一种电动单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2607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单车,包括底架、底架左右两侧通过轮毂电机驱动的车轮、电池和控制器,底架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升降端固定连接车体外罩框架,升降机构连通电池,车体外罩框架通过升降机构整体升降,车体外罩框架下降到最低端时接触地面,控制器连通电池、轮毂电机和升降机构。该电动单车的车体外罩框架可通过控制升降机构来实现整体升降,这样在车体停放或启动时就可以稳停后上下车,克服如平衡车上下车时的不稳定状态和恐惧心理;该电动单车采用电磁感应充电,相比现有车辆电磁感应充电,缩短与地面感应线圈的距离,充电时可以减少电力损耗;该电动单车可实现精确控制走向和自动对位停车和充电。

An Electric Bi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单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行车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单车。
技术介绍
现有电动单车,都是前后两轮设置,占地面积大,使用时转向拐弯距离大;且如现有的共享单车,停放混乱,充电困难,需要回收充电,成本高。当然现有平衡车已广泛应用,它通过采用轮毂电机驱动左右两轮来实现前进和转向,转向拐弯距离小,但平衡车由于不能稳停上下车,且直立行车只能较短距离使用,也不是像共享单车一样可以大规模推广使用的单车,且平衡车的停放充电也不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电动单车。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单车,包括底架、底架左右两侧通过轮毂电机驱动的车轮、电池和控制器,底架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升降端固定连接车体外罩框架,升降机构连通电池,车体外罩框架通过升降机构整体升降,车体外罩框架下降到最低端时接触地面,控制器连通电池、轮毂电机和升降机构。作为优选,所述底架左右两侧轮毂电机驱动的车轮采用平行双轮陀螺仪系统驱动。作为优选,所述车体外罩框架内底部设置有电磁感应接收线圈,电磁感应接收线圈连通电磁,电磁感应接收线圈连通控制器。车体外罩框架下降到最低端接触地面时接触地面的电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单车,包括底架、底架左右两侧通过轮毂电机驱动的车轮、电池和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底架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升降端固定连接车体外罩框架,升降机构连通电池,车体外罩框架通过升降机构整体升降,车体外罩框架下降到最低端时接触地面,控制器连通电池、轮毂电机和升降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单车,包括底架、底架左右两侧通过轮毂电机驱动的车轮、电池和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底架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升降端固定连接车体外罩框架,升降机构连通电池,车体外罩框架通过升降机构整体升降,车体外罩框架下降到最低端时接触地面,控制器连通电池、轮毂电机和升降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单车,其特征是,所述底架左右两侧轮毂电机驱动的车轮采用平行双轮陀螺仪系统驱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单车,其特征是,所述车体外罩框架内底部设置有电磁感应接收线圈,电磁感应接收线圈连通电磁,电磁感应接收线圈连通控制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单车,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马达、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传动齿轮和齿条,马达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玉峰刘胧姚子颖李悦田小婉聂子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同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