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平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2164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2:51
一种电动平衡车,属于电动车及机械技术领域。左电机与左轮毂是一体化,形成左电机车轮装置;右电机与左轮毂是一体化,形成右电机车轮装置;左M8内六角螺柱与左侧电机轴压块连接固定,右M8内六角螺柱与右侧电机轴压块连接固定,手抓柄为后手提橡胶套、前手提橡胶套;车架面板有左触点固定板凹腔、右触点固定板凹腔、后手提橡胶套凹腔及前手提橡胶套凹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合理、简单实用。

An Electric Balancing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平衡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平衡车,属于电动车及机械

技术介绍
电动平衡车,又称体感车,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电动平衡车,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利用车体内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姿态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平衡车。一种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左电机与左轮毂是一体化,形成左电机车轮装置;右电机与左轮毂是一体化,形成右电机车轮装置;左M8内六角螺柱与左侧电机轴压块连接固定,右M8内六角螺柱与右侧电机轴压块连接固定,手抓柄为后手提橡胶套、前手提橡胶套;车架面板有左触点固定板凹腔、右触点固定板凹腔、后手提橡胶套凹腔及前手提橡胶套凹腔,车架面板的左侧连接左电机车轮装置、左挡泥板,左触点固定板有中心轴孔、前型腔和后型腔,后型腔中的结构为:后型腔固定左硅胶感应触点,左感应固定垫通过左4.2自攻螺丝与左硅胶感应触点固定连接,前型腔中的结构与后型腔中的结构相同,左触点固定板嵌入左触点固定板凹腔中,左方向固定轴插进车架面板的左侧孔、左触点固定板的中心轴孔及车架面板的另一侧孔,左触点固定板能够以左方向固定轴为轴心前后摆动,左脚踏感应板连接在左触点固定板的下部,左电机轴压块连接在左脚踏感应板上,左脚踏复位弹簧安装在左电机轴压块与左触点固定板之间,左脚踏平衡板盖在左触点固定板和车架面板上,左椽胶脚踏板连接在左脚踏平衡板上,车架面板的右侧连接右电机车轮装置、右挡泥板,右触点固定板有中心轴孔、前型腔和后型腔,后型腔中的结构为:后型腔固定右硅胶感应触点,右感应固定垫通过右4.2自攻螺丝与右硅胶感应触点固定连接,右触点固定板嵌入右触点固定板凹腔中,右方向固定轴插进车架面板的右侧孔、右触点固定板的中心轴孔及车架面板的另一侧孔,右触点固定板能够以右方向固定轴为轴心前后摆动,右脚踏感应板连接在右触点固定板的下部,右电机轴压块连接在右脚踏感应板上,右脚踏复位弹簧安装在右电机轴压块与右触点固定板之间,右脚踏平衡板盖在右触点固定板和车架面板上,右椽胶脚踏板连接在右脚踏平衡板上,车架面板的中部连接电源开关,底盖板通过下M5十字固定螺丝与车架面板连接,锂电池放入底盖板的一侧型腔中,控制主板放入底盖板的另一侧型腔中,车架面板的后手提橡胶套凹腔镶嵌后手提橡胶套,车架面板的前手提橡胶套凹腔镶嵌前手提橡胶套。电源开关的两侧分别安装左电量指示灯及右电量指示灯。前型腔中的结构与后型腔中的结构相同。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合理、简单实用,车架安装左右相对两侧电机车轮,包括左右触感通过两根轴传动,控制于两个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和电机车轮分别连接,车架部分包括上下连接壳,上下壳中间形成容置内部空间,放置的左右触感传动和的驱动装置;车体电机设置在车架的两侧,在车架的底部放置左右的前后二个触点支架,通过车架底部左右的两根轴来固定触点支架,再用触点支架前后摆动。控制部分安装在上壳连接触点支架前后摆动,摆动触点支架用于脚踩新型,脚新型设置在车架上方。驱动部分安装在上下壳的中间,驱动包括触点控制前后摆动,车体骑行时电机传动的控制器,控制器链接电机。触点支架前后摆动支架,左右脚踏前后摆动,触点支架摆动通过控制器分别对应左右两侧电机。附图说明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技术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显然,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为便于对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平衡车,含有三孔航空充电口1、底盖板2、锂电池3、后手提橡胶套10、前手提橡胶套11、电源开关33、控制主板36、下M5十字固定螺丝37,车架面板12,左脚踏感应板4、左电机轴压块6、左脚踏复位弹簧8、左电机车轮装置13、左挡泥板15、左方向固定轴17、左M8内六角螺柱19、左4.2自攻螺丝21、左感应固定垫23、左触点固定板25、左脚踏平衡板27、左椽胶脚踏板29、左硅胶感应触点31、左电量指示灯35,右脚踏感应板5、右电机轴压块7、右脚踏复位弹簧9、右电机车轮装置14、右挡泥板16、右方向固定轴18、右M8内六角螺柱20、右4.2自攻螺丝22、右感应固定垫24、右触点固定板26、右脚踏平衡板28、右椽胶脚踏板30、右硅胶感应触点32、右电量指示灯34。左电机车轮装置13:左电机与左轮毂是一体化,形成左电机车轮装置13;右电机车轮装置14:右电机与左轮毂是一体化,形成右电机车轮装置14;左M8内六角螺柱与左侧电机轴压块6连接固定,右M8内六角螺柱与右侧电机轴压块7连接固定,手抓柄为后手提橡胶套10、前手提橡胶套11。车架面板12有左触点固定板凹腔、右触点固定板凹腔、后手提橡胶套凹腔及前手提橡胶套凹腔,车架面板12的左侧连接左电机车轮装置13、左挡泥板15,左触点固定板25有中心轴孔、前型腔和后型腔,后型腔中的结构为:后型腔固定左硅胶感应触点31,左感应固定垫23通过左4.2自攻螺丝21与左硅胶感应触点31固定连接,前型腔中的结构与后型腔中的结构相同,左触点固定板25嵌入左触点固定板凹腔中,左方向固定轴17插进车架面板12的左侧孔、左触点固定板25的中心轴孔及车架面板12的另一侧孔,左触点固定板25能够以左方向固定轴17为轴心前后摆动,左脚踏感应板4连接在左触点固定板25的下部,左电机轴压块6连接在左脚踏感应板4上,左脚踏复位弹簧8安装在左电机轴压块6与左触点固定板25之间,左脚踏平衡板27盖在左触点固定板25和车架面板12上,左椽胶脚踏板29连接在左脚踏平衡板27上,车架面板12的右侧连接右电机车轮装置14、右挡泥板16,右触点固定板26有中心轴孔、前型腔和后型腔,后型腔中的结构为:后型腔固定右硅胶感应触点32,右感应固定垫24通过右4.2自攻螺丝22与右硅胶感应触点32固定连接,前型腔中的结构与后型腔中的结构相同,右触点固定板26嵌入右触点固定板凹腔中,右方向固定轴18插进车架面板12的右侧孔、右触点固定板26的中心轴孔及车架面板12的另一侧孔,右触点固定板26能够以右方向固定轴18为轴心前后摆动,右脚踏感应板5连接在右触点固定板26的下部,右电机轴压块7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左电机与左轮毂是一体化,形成左电机车轮装置;右电机与左轮毂是一体化,形成右电机车轮装置;左M8内六角螺柱与左侧电机轴压块连接固定,右M8内六角螺柱与右侧电机轴压块连接固定,手抓柄为后手提橡胶套、前手提橡胶套;车架面板有左触点固定板凹腔、右触点固定板凹腔、后手提橡胶套凹腔及前手提橡胶套凹腔,车架面板的左侧连接左电机车轮装置、左挡泥板,左触点固定板有中心轴孔、前型腔和后型腔,后型腔中的结构为:后型腔固定左硅胶感应触点,左感应固定垫通过左4.2自攻螺丝与左硅胶感应触点固定连接,前型腔中的结构与后型腔中的结构相同,左触点固定板嵌入左触点固定板凹腔中,左方向固定轴插进车架面板的左侧孔、左触点固定板的中心轴孔及车架面板的另一侧孔,左触点固定板能够以左方向固定轴为轴心前后摆动,左脚踏感应板连接在左触点固定板的下部,左电机轴压块连接在左脚踏感应板上,左脚踏复位弹簧安装在左电机轴压块与左触点固定板之间,左脚踏平衡板盖在左触点固定板和车架面板上,左椽胶脚踏板连接在左脚踏平衡板上,车架面板的右侧连接右电机车轮装置、右挡泥板,右触点固定板有中心轴孔、前型腔和后型腔,后型腔中的结构为:后型腔固定右硅胶感应触点,右感应固定垫通过右4.2自攻螺丝与右硅胶感应触点固定连接,右触点固定板嵌入右触点固定板凹腔中,右方向固定轴插进车架面板的右侧孔、右触点固定板的中心轴孔及车架面板的另一侧孔,右触点固定板能够以右方向固定轴为轴心前后摆动,右脚踏感应板连接在右触点固定板的下部,右电机轴压块连接在右脚踏感应板上,右脚踏复位弹簧安装在右电机轴压块与右触点固定板之间,右脚踏平衡板盖在右触点固定板和车架面板上,右椽胶脚踏板连接在右脚踏平衡板上,车架面板的中部连接电源开关,底盖板通过下M5十字固定螺丝与车架面板连接,锂电池放入底盖板的一侧型腔中,控制主板放入底盖板的另一侧型腔中,车架面板的后手提橡胶套凹腔镶嵌后手提橡胶套,车架面板的前手提橡胶套凹腔镶嵌前手提橡胶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左电机与左轮毂是一体化,形成左电机车轮装置;右电机与左轮毂是一体化,形成右电机车轮装置;左M8内六角螺柱与左侧电机轴压块连接固定,右M8内六角螺柱与右侧电机轴压块连接固定,手抓柄为后手提橡胶套、前手提橡胶套;车架面板有左触点固定板凹腔、右触点固定板凹腔、后手提橡胶套凹腔及前手提橡胶套凹腔,车架面板的左侧连接左电机车轮装置、左挡泥板,左触点固定板有中心轴孔、前型腔和后型腔,后型腔中的结构为:后型腔固定左硅胶感应触点,左感应固定垫通过左4.2自攻螺丝与左硅胶感应触点固定连接,前型腔中的结构与后型腔中的结构相同,左触点固定板嵌入左触点固定板凹腔中,左方向固定轴插进车架面板的左侧孔、左触点固定板的中心轴孔及车架面板的另一侧孔,左触点固定板能够以左方向固定轴为轴心前后摆动,左脚踏感应板连接在左触点固定板的下部,左电机轴压块连接在左脚踏感应板上,左脚踏复位弹簧安装在左电机轴压块与左触点固定板之间,左脚踏平衡板盖在左触点固定板和车架面板上,左椽胶脚踏板连接在左脚踏平衡板上,车架面板的右侧连接右电机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朗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