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轧制接合体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制接合体及其制造方法。进一步地,还涉及由该轧制接合体制作的成型品。
技术介绍
金属材料被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作为移动电子设备等电子设备中的集成电路用屏蔽罩等内部保护部件而被使用。这些金属材料要求有高强度和成形加工性。不锈钢作为这样的金属材料被广泛使用。另外,层叠2种以上的金属板或金属薄片而成的轧制接合体(金属层叠材料、包层材料)也已知是可以利用的其它金属材料。轧制接合体是具有从单独材料所不能得到的复合特性的高功能性金属材料,例如,以提高热传导性为目的,由不锈钢和铜层叠而成的轧制接合体正在被研究。作为现有的轧制接合体,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及2所公开的轧制接合体。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底座板及其制作方法,底座板由包层材料构成,包层材料由第1层、第2层和第3层轧制接合而成,第1层由奥氏体不锈钢形成,第2层由铜或铜合金形成并层叠于所述第1层,第3层由奥氏体不锈钢形成并层叠于所述第2层的与所述第1层的相反一侧,所述第2层的厚度占所述包层材料厚度的15%以上。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铜-不锈钢包层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轧制接合体,是由2层以上的金属层构成的轧制接合体,其中,最表层厚度的标准偏差σ与所述轧制接合体的厚度T之比σ/T为0~4.0%,且所述厚度T在2mm以内,所述厚度T的偏差为4.0%以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2.07 JP 2017-0205511.一种轧制接合体,是由2层以上的金属层构成的轧制接合体,其中,最表层厚度的标准偏差σ与所述轧制接合体的厚度T之比σ/T为0~4.0%,且所述厚度T在2mm以内,所述厚度T的偏差为4.0%以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制接合体,其中,最表层厚度的标准偏差σ为小于4.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轧制接合体,其中,2层以上的金属层分别独立地为选自由Al、Cu、Mg、Fe及Ti组成的群中的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贞木功太,黑川哲平,桥本裕介,畠田贵文,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钢钣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