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太阳能原位底泥消减净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0614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移动式太阳能原位底泥消减净水装置,包含浮体、固定桩杆,浮体可以绕固定桩杆进行往返循回运动,浮体由多个浮箱组成,浮箱之间均通过锁紧件固定于浮体连接支架,浮体连接支架的顶部通过支撑立杆固定有太阳能光伏板,浮体连接支架中部的镂空区间安装有底部撑座,底部撑座的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传动轴连接推流曝气叶轮,推流曝气叶轮包含有旋转产生水体流体的叶片,可应用于供电不便的池塘、河道、湖泊等水体,水体的曝气和底泥消减,有效减少水体清淤次数,投资预算小,减少设备投入量,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案,很有市场推广前景。

A Mobile Solar Energy in-situ Sediment Reduction and Water Purific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太阳能原位底泥消减净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式太阳能原位底泥消减净水装置。
技术介绍
底泥消减能降低底泥深度,减少河道底泥清淤的次数,节省大量的工程费用;底泥氧化层的形成对维持底泥好氧微生物区系和其他底栖生物多样性十分重要,底泥好氧层一方面可分解底泥深层厌氧层,不断渗出的有机质和其它污染物,隔阻有毒耗氧物质向河道水体扩散,另一方面分解来自河道污染物、浮游动植物残体,提高河道自净能力。底泥生物氧化消减是河道生物修复和生态恢复的必要技术手段。河道底泥生物氧化消减工艺由人工导流技术、生物促生技术、土著微生物定向扩增技术、靶向给药技术以及河道浅层混合曝气技术等水处理方式组成,适合于城市河道、湖泊生物修复和生态恢复治理。水处理中通过曝气设备向水中输入氧气,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提高水中微生物活性及水体自净能力,进而达到水治理目的,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方法。大多数曝气设备均为定位式安装,水治理的范围和面积受安放位置限制,要想加大水处理面积,只能提高电机功率或者投入更多的设备,造成初期投资过高。对于水域较大的湖泊、水库、河道等,供电也成为瓶颈,因而寻求一种更为可靠的新能源曝气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另外大多数曝气设备叶轮转动所形成的水体流向有纵向朝上或者朝下的,也有横向侧推的,功能明确,要达到上述三种功能的需求,往往要配置三种不同类型的曝气推动装置,局限性比较大,存在着不足,不能满足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移动式太阳能原位底泥消减净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实际中的使用,本技术提出一种移动式太阳能原位底泥消减净水装置,设计新颖,可应用于供电不便的池塘、河道、湖泊等水体,有效减少水体清淤次数,实用性能优,已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移动式太阳能原位底泥消减净水装置,包含浮体、固定桩杆,浮体可以绕固定桩杆进行往返循回运动,浮体由多个浮箱组成,浮箱之间均通过锁紧件固定于浮体连接支架,浮体连接支架的顶部通过支撑立杆固定有太阳能光伏板,浮体连接支架中部的镂空区间安装有底部撑座,底部撑座的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传动轴连接推流曝气叶轮,推流曝气叶轮包含有旋转产生水体流体的叶片。在本技术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的数量为三个,太阳能光伏板之间均匀分布。在本技术所述底部撑座倾斜放置。进一步,所述叶片的数量为三片,叶片的形状呈圆弧状,驱动电机的侧边设置有电控箱。进一步,所述的浮体绕固定桩杆做往复运动时,固定桩杆的数量为二个,固定桩杆之间设置有钢索,浮体连接支架表面固定的连动杆,连动杆通过顶部设置的滑环连接钢索。进一步,所述浮体绕固定桩杆做往圆周运动时,固定桩杆的数量为一个,浮体连接支架表面固定的连动杆,连动杆通过顶部设置的滑环连接固定桩杆。进一步,所述浮体连接支架采用钢构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新颖,处理效率高,可应用于供电不便的池塘、河道、湖泊等水体,水体的曝气和底泥消减,有效减少水体清淤次数,投资预算小,减少设备投入量,一台设备当多台设备使用,实用性能优,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案,很有市场推广前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泥消减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直线移动式状态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圆周运动式状态结构图;图中1-太阳能光伏板,2-驱动电机,3-电控箱,4-底部撑座,5-浮体,6-传动轴,7-推流曝气叶轮,8-浮体连接支架,9-支撑立杆,10-固定桩杆,11-钢索,12-连动杆,13-滑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图2,一种移动式太阳能原位底泥消减净水装置,包含浮体5、固定桩杆10,浮体5可以绕固定桩杆10进行往返循回运动,浮体5由多个浮箱组成,浮箱之间均通过锁紧件固定于浮体连接支架8,浮体连接支架8的顶部通过支撑立杆9固定有太阳能光伏板1,浮体5连接支架中部的镂空区间安装有底部撑座4,底部撑座4的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的传动轴6连接推流曝气叶轮7,推流曝气叶轮7包含有旋转产生水体流体的叶片。另外,太阳能光伏板1的数量为三个,太阳能光伏板1之间均匀分布,底部撑座4倾斜放置。叶片的数量为三片,叶片的形状呈圆弧状,驱动电机2的侧边设置有电控箱3,浮体连接支架8采用钢构件。河道底泥主要由无机矿物、有机物和流动相组成,河道底泥、特别是黑臭河道底泥有机物含量通常为2-10%,是底泥流动相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河道底泥体积膨胀、淤积的主要因素。底泥有机物主要由难降解的腐殖质和具有强烈耗氧作用的可降解有机物组成,前者主要分布于深层底泥,后者分布于流动相和表层底泥。底泥生物氧化消减是通过硝化和反硝化原理,在河道水体中人为的形成强烈的硝化环境,底泥中形成强烈的反硝化环境,通过相互耦合的硝化和反硝化过程,除去底泥和水体中的氨氮和耗氧有机物,同时在河道泥水界面形成一层棕色氧化层,通过富集于底泥氧化层的底栖微型动物食物链的转换作用,快速消减底泥。本技术所采用的推流曝气叶轮成倾斜角度安装摆放,从力学原理分析,推流曝气叶轮旋转所产生的轴向推动力和径向搅拌力所形成的水体流动,直接冲击和搅拌河床底泥层,使底泥变成气、水、泥三者混合体,从而在富氧、兼氧的条件下激活底泥活性,分解水体中污染物,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使底泥得到逐步消减,从而减少清淤次数和清淤量。本技术由于采用了移动式特点,可选择不同的安装方式:直线往返型和圆周运动型。一台设备等同于多台设备投入使用,设备不停移动的过程中,不断搅拌河床底泥,制造复氧活水流,一台设备的水域处理面积扩大了数倍甚至数十倍。有效节省初期投入资金和日常运营管理成本。太阳能板发电系统利用太阳能板固定架安装在浮体的上方;浮体通过连接支架将数个浮箱组装固定一起;太阳能发电系统通过连接电缆、电控箱与驱动电机相连供给电源;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轴驱动推流曝气叶轮旋转,产生水流体。驱动电机、传动轴、推流曝气叶轮组成的动力系统,与水面成倾斜角度安放,推流曝气叶轮转动所产生的轴向推动力和径向搅拌力所形成的水体流动直接冲击和搅拌河床底泥,然后根据力学的原理成相应的反射角度将底泥混合体推向上富氧扰动水体,分解水中的污染物,与溶解氧超饱和的表面水体形成复氧对流交换,形成造流循环,达到消减底泥、水体自净的目的,从而减少水体清淤次数。作为优选,驱动电机、传动轴、推流曝气叶轮组成的动力系统,与水面成倾斜角度安放,推流曝气叶轮产生的推力使设备在水体中产生移动。不断的搅拌河床底泥,制造复氧活水流,增加了水体治理的区域和范围,有效节省资金的投入和后续的管理维护成本。参见图3,浮体5绕固定桩杆10做往复运动时,固定桩杆10的数量为二个,固定桩杆10之间设置有钢索11,浮体连接支架5表面固定的连动杆12,连动杆12通过顶部设置的滑环13连接钢索11。滑环套在钢索上往复直线移动,这种安装方式适合狭长河道的曝气和底泥消减。参见图4,浮体5绕固定桩杆10做往圆周运动时,固定桩杆10的数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太阳能原位底泥消减净水装置,包含浮体、固定桩杆,其特征在于:浮体可以绕固定桩杆进行往返循回运动,浮体由多个浮箱组成,浮箱之间均通过锁紧件固定于浮体连接支架,浮体连接支架的顶部通过支撑立杆固定有太阳能光伏板,浮体连接支架中部的镂空区间安装有底部撑座,底部撑座的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传动轴连接推流曝气叶轮,推流曝气叶轮包含有旋转产生水体流体的叶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太阳能原位底泥消减净水装置,包含浮体、固定桩杆,其特征在于:浮体可以绕固定桩杆进行往返循回运动,浮体由多个浮箱组成,浮箱之间均通过锁紧件固定于浮体连接支架,浮体连接支架的顶部通过支撑立杆固定有太阳能光伏板,浮体连接支架中部的镂空区间安装有底部撑座,底部撑座的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传动轴连接推流曝气叶轮,推流曝气叶轮包含有旋转产生水体流体的叶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式太阳能原位底泥消减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的数量为三个,太阳能光伏板之间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式太阳能原位底泥消减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撑座倾斜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欧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