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佳朋专利>正文

一种金属卷筒机生产设备和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9361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卷筒机生产领域。一种金属卷筒机生产设备,包括金属板定位装置和焊接机器人;所述的金属板定位装置包括支撑轴、筒体、多个固定环和驱动组件;所述的多个固定环规则排列套设在支撑轴上;每个固定环的外圈上均设置有固定环开口,任意相邻两个固定环的外圈之间设置有多根连接杆,每根连接杆均与主轴平行设置,且多根连接杆以主轴为圆心规则排列呈圆形,所述的驱动组件安装在连接杆上;驱动组件用于带动固定环开口两侧的自由端合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便于使金属薄板的两个自由边拉近定位,从而更好的进行焊接,提升焊接精度和提升焊接质量。

A Production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Metal Drum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卷筒机生产设备和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卷筒机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卷筒机生产设备和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卷筒机在日常生产加工的过程中使用的频率比较高,然而在卷筒生产加工过程中,大多都是将水平的金属材料通过卷筒机卷成圆筒状,然后通过人工手动用焊接枪将连接处进行焊接,这样对于工人手动焊接的手艺要求非常高,人工成本也非常高,通过手动加工效率比较低,同时成型出来的卷筒机无法保证一致性并且成型效果比较差。目前也有些设备在进行卷筒加工时直接进行焊接,但在焊接过程中会出现由于加工前金属材料为平面状,随着滚筒旋转将平面状的金属材料转为圆筒状,但在进行焊接时,由于圆筒状的两个连接边无法紧密的贴合,焊接定位不够精准,导致经常会出现焊接错位或者焊接不牢固的现象,影响整体的卷筒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通过金属板定位装置使金属材料的两个自由边拉近贴合,实现精准定位,便于更好的进行焊接,提升焊接精度以及提升卷筒焊接效率的金属卷筒机生产设备和生产方法。为本专利技术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金属卷筒机生产设备,包括金属板定位装置和焊接机器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卷筒机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板定位装置(1)和焊接机器人(2);所述的金属板定位装置(1)包括支撑轴、筒体(15)、多个固定环(14)和驱动组件(3);所述的多个固定环(14)规则排列套设在支撑轴上;每个固定环(14)的外圈上均设置有固定环开口(141),任意相邻两个固定环(14)的外圈之间设置有多根连接杆(16),每根连接杆均与主轴平行设置,且多根连接杆以主轴为圆心规则排列呈圆形,所述的驱动组件(3)安装在连接杆(16)上;驱动组件(3)用于带动固定环开口(141)两侧的自由端拉近定位;所述的筒体(15)套设在每个固定环(14)上,筒体(15)上设有筒体开口(151),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卷筒机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板定位装置(1)和焊接机器人(2);所述的金属板定位装置(1)包括支撑轴、筒体(15)、多个固定环(14)和驱动组件(3);所述的多个固定环(14)规则排列套设在支撑轴上;每个固定环(14)的外圈上均设置有固定环开口(141),任意相邻两个固定环(14)的外圈之间设置有多根连接杆(16),每根连接杆均与主轴平行设置,且多根连接杆以主轴为圆心规则排列呈圆形,所述的驱动组件(3)安装在连接杆(16)上;驱动组件(3)用于带动固定环开口(141)两侧的自由端拉近定位;所述的筒体(15)套设在每个固定环(14)上,筒体(15)上设有筒体开口(151),即筒体(15)截面呈C形,筒体开口(151)位置与固定环开口(141)对应,且筒体(15)的一个自由边上设置有向内倾斜的防错位侧条(152);所述的焊接机器人(2)位置对应筒体开口(151)的外侧,焊接机器人(2)将筒体上的截面呈C形的金属薄板两个自由端焊接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卷筒机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上每相隔一根连接杆(16)上设置有一个所述的驱动组件(3),且驱动组件(3)设置在连接杆(16)的内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卷筒机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组件(3)包括铰接块(31)、气缸(32)、铰接头(33)、铰接杆(34)、第一铰接片(35)、第二铰接片(36)、第三铰接片(37);所述的铰接块(31)设置连接杆(16)的内侧壁上,所述的气缸(32)的固定部与铰接块(31)连接;所述的气缸(32)的移动部与铰接头(33)连接;所述的铰接杆(34)的一端与铰接头(33)连接,铰接杆(34)的另一端的一面与第一铰接片(35)连接,第一铰接片(35)铰接有第一铰接固定块(351),所述的第一铰接固定块(351)与一侧固定环开口边固定连接;铰接杆(34)的另一端的另一面与第二铰接片(36)连接;所述的第三铰接片(37)连接在第二铰接片(36)上,第三铰接片(37)、第一铰接片(35)和铰接杆(34)形成Y字形,第三铰接片(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佳朋董伶俐曹星
申请(专利权)人:林佳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