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件冲切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323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板件冲切模具,上模的水平截面呈U型,下模具有与上模对应的U型模孔,所述上模位于下模正上方并使得上模下移时正好插入下模的U型模孔内以冲压出U型件;上模和下模都设有若干个且数量一致,上模的T型滑块与压梁内沿上模排列的直线方向布置的滑槽滑动配合,且T型滑块的顶面与滑槽的槽底之间留有一段行程间距,所有下模通过调节机构可以调节彼此间的间距,所述下模的上端为平面,下端为倾斜面且朝U型模孔的U型结构的开口一侧斜向下倾斜,在所述倾斜面的下方还与之平行地设有传送板,在传送板底部的输出端处具有一个沿所述U型件传输方向开设的条形缺口。该模具冲切和转运成品的效率高,对材料利用充分。

Punching Die for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件冲切模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冲压
,尤其涉及一种U型板件的冲压工装。
技术介绍
在电梯的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一种类似U型结构的U型件,目前对于该类零件通常是单件冲切,冲切效率低下,冲切后对U型件的收集全是集中落料成堆后人工集中装运,费时费力,且由于板材厚度不同,每块板在冲切时U型件的冲切间隔最好是不同,否则会造成冲切后的U型件边缘溃卷、拉毛不平等,而且料板长度不一,经常造成冲切后料头剩余过多,对板料利用不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板件冲切模具,该板件冲切模具有效地解决了效率低下,板料利用不充分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板件冲切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的水平截面呈U型,下模具有与上模对应的U型模孔,所述上模位于下模正上方并使得上模下移时正好插入下模的U型模孔内以冲压出U型件;上模和下模都设有若干个且数量一致,上模的顶端固接有一个T型滑块,T型滑块与压梁内沿上模排列的直线方向布置的滑槽滑动配合,且T型滑块的顶面与滑槽的槽底之间留有一段行程间距,丝杆穿过所有T型滑块并与之螺纹连接,相邻两T型滑块所配合的丝杆段上的螺纹旋向相反,以使得丝杆旋转时相邻两T型滑块相互靠近/远离;在所述压梁的底部还固接有呈前后对称布置的若干对压块,丝杆从每对压块之间的间隙穿过,所述行程间距的大小须保证所述压块与下模上端相接时T型滑块顶面不与所述滑槽槽底接触;所有下模通过调节机构可以调节彼此间的间距,以与所述上模一一对应,所述下模的上端为平面,下端为倾斜面且朝U型模孔的U型结构的开口一侧斜向下倾斜,在所述倾斜面的下方还与之平行地设有传送板,在传送板底部的输出端处具有一个沿所述U型件传输方向开设的条形缺口,该条形缺口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支撑件,当U型件从传送板上滑下时U型件的开口端刚好套在支撑件伸出条形缺口的上端部分,支撑U型件的所述支撑件沿条形缺口朝前继续移动时,进入到前方固定设置的取件板上,所述取件板也具有一个U型的缺口且缺口开口方向与支撑件相对设置,以使得支撑件进入取件板的U型缺口后再朝下移动时将U型件留在取件板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成一条直线排列设置的上模或下模来实现一次多个U型件的同时冲切,且冲切后的U型件可以自动落入到传送板上并传输至支撑件上,通过支撑件与取料板的配合实现U型件的取拿提留。另外,丝杆控制的上模和调节机构控制的下模,使得冲压的U型件的间隔可调,这就使得对于不同板厚时可以灵活选择冲压间距,获得更好的U型件,例如厚U型件可以选择大间隔冲压间距,并且对于一块料板,可以根据加工的实时情况,调节好合适间隔后充分对余下的板料进行冲切,最大限度获得更多的U型件,这些措施都使得料板的使用更为充分,利用率极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冲压时的板料上的压痕示意图。图3为T型滑块与压梁滑动连接的端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压梁冲压上模时压梁与T型滑块的端面结构位置示意图。图5为图1中的支撑件在支撑放置U型件时的俯视图。图6为图1中的取料板的俯视图。元件标号说明:上模1、下模2、压梁3、T型滑块4、丝杆5、压块6、传送板7、支撑件8、支撑部9、取料板10、调节机构11、U型件a、待冲切的板料b、相邻两U型件的间隔D、行程间距H、相邻两下模的间距K。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板件冲切模具,主要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的水平截面呈U型,下模2具有与上模1对应的U型模孔,所述上模1位于下模2正上方并使得上模1下移时正好插入下模2的U型模孔内以冲压出U型件a。上模1和下模2都设有若干个且数量一致,上模1的顶端固接有一个T型滑块4,T型滑块4与压梁3内沿上模1排列的直线方向布置的滑槽滑动配合,且T型滑块4的顶面与滑槽的槽底之间留有一段行程间距H,丝杆5穿过所有T型滑块4并与之螺纹连接,相邻两T型滑块4所配合的丝杆5段上的螺纹旋向相反,以使得丝杆5旋转时相邻两T型滑块4相互靠近/远离。在所述压梁3的底部还固接有呈前后对称布置的若干对压块6,丝杆5从每对压块6之间的间隙穿过,所述行程间距H的大小须保证所述压块6与下模2上端相接时T型滑块4顶面不与所述滑槽槽底接触,以保证在冲压时,横梁是通过压块6对上模1进行传力,而非通过T型滑块4,这样可以保证T型滑块4和丝杆5,该处设计参数尤为重要,在具体实施时必须保证。所有下模2通过调节机构11可以调节彼此间的间距,以与所述上模1一一对应,调节机构11可以是液压杆或者其他可以驱动下模2整体移动以实现不同相邻两下模2的间距K的机构,该K值还需根据下模2的实际形状大小加以适应性确定。所述下模2的上端为平面,下端为倾斜面且朝U型模孔的U型结构的开口一侧斜向下倾斜,在所述倾斜面的下方还与之平行地设有传送板7,以上之所以设计下模2底端为倾斜面且倾斜方向与U型模孔的缺口方向有关,是为了充分保证每处下模2根据其距离倾斜的传送板7的间距保持一定或足够小,避免所有下模2底端高度一致时,其U型模孔的出口距离传送板7高度不一致,过高的高度将直接导致U型件a在下落时因为没有U型模孔的限制而倾斜过度甚至翻转方向,从而使得U型件a落出时姿势不能尽量保证一致,传输收集就会有困难,该处结构设计也同样重要,具体实施时当务必满足。在传送板7底部的输出端处具有一个沿所述U型件a传输方向开设的条形缺口,该条形缺口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支撑件8,当U型件a从传送板7上滑下时U型件a的开口端刚好套在支撑件8伸出条形缺口的上端部分,支撑U型件a的所述支撑件8沿条形缺口朝前继续移动时,进入到前方固定设置的取件板上,所述取件板也具有一个U型的缺口且缺口开口方向与支撑件8相对设置,以使得支撑件8进入取件板的U型缺口后再朝下移动时将U型件a留在取件板上。对于支撑件8的驱动机构,可以是电气控制的液压杆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直接采用的现有元件实现,此处不做赘述,支撑件8的每个转运U型件a的动作间隔当使得其后一个U型件a到达之间完成,在实施时,可以采用诸如传感器等元件来检测U型件a是否滑到传送板7的底端既定位置处,以使得支撑件8可以灵活地及时回到传送板7底部的U型缺口内待用,这些自动控制动作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本实施例不加以详述。在工作时,将上模1之间、下模2之间的位置调整到位,并使得上模1可以插入到下模2内,实现冲切成型,得到U型件a,待U型件a从U型模孔内落下后,躺在传送板7上,使得U型件a自动地套在支撑件8上,并由支撑件8的支撑部9带入取料板10的U型缺口内,并在支撑件8整体下移时,U型件a与取料板10的缺口边缘接触,使得U型件a被取料板10撸下而留在取料板10上,以备后用。以上实施例在具体制作时,所述传送板7在需要的时候宜为皮带传输结构,以使得传输更为顺畅、快速。而所述压块6宜位于上模1的U型缺口的两侧靠底部处,以尽量保证下模2平稳受力。而对于支撑件8,其上端为支撑部9,所述支撑部9的水平面轮廓线呈U型且U型的缺口处通过直线封闭连接,所述水平面轮廓线至下而上逐步缩小以令支撑件8上端在竖直方向上形成一定的拔模锥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件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的水平截面呈U型,下模具有与上模对应的U型模孔,所述上模位于下模正上方并使得上模下移时正好插入下模的U型模孔内以冲压出U型件;上模和下模都设有若干个且数量一致,上模的顶端固接有一个T型滑块,T型滑块与压梁内沿上模排列的直线方向布置的滑槽滑动配合,且T型滑块的顶面与滑槽的槽底之间留有一段行程间距,丝杆穿过所有T型滑块并与之螺纹连接,相邻两T型滑块所配合的丝杆段上的螺纹旋向相反,以使得丝杆旋转时相邻两T型滑块相互靠近/远离;在所述压梁的底部还固接有呈前后对称布置的若干对压块,丝杆从每对压块之间的间隙穿过,所述行程间距的大小须保证所述压块与下模上端相接时T型滑块顶面不与所述滑槽槽底接触;所有下模通过调节机构可以调节彼此间的间距,以与所述上模一一对应,所述下模的上端为平面,下端为倾斜面且朝U型模孔的U型结构的开口一侧斜向下倾斜,在所述倾斜面的下方还与之平行地设有传送板,在传送板底部的输出端处具有一个沿所述U型件传输方向开设的条形缺口,该条形缺口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支撑件,当U型件从传送板上滑下时U型件的开口端刚好套在支撑件伸出条形缺口的上端部分,支撑U型件的所述支撑件沿条形缺口朝前继续移动时,进入到前方固定设置的取件板上,所述取件板也具有一个U型的缺口且缺口开口方向与支撑件相对设置,以使得支撑件进入取件板的U型缺口后再朝下移动时将U型件留在取件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件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的水平截面呈U型,下模具有与上模对应的U型模孔,所述上模位于下模正上方并使得上模下移时正好插入下模的U型模孔内以冲压出U型件;上模和下模都设有若干个且数量一致,上模的顶端固接有一个T型滑块,T型滑块与压梁内沿上模排列的直线方向布置的滑槽滑动配合,且T型滑块的顶面与滑槽的槽底之间留有一段行程间距,丝杆穿过所有T型滑块并与之螺纹连接,相邻两T型滑块所配合的丝杆段上的螺纹旋向相反,以使得丝杆旋转时相邻两T型滑块相互靠近/远离;在所述压梁的底部还固接有呈前后对称布置的若干对压块,丝杆从每对压块之间的间隙穿过,所述行程间距的大小须保证所述压块与下模上端相接时T型滑块顶面不与所述滑槽槽底接触;所有下模通过调节机构可以调节彼此间的间距,以与所述上模一一对应,所述下模的上端为平面,下端为倾斜面且朝U型模孔的U型结构的开口一侧斜向下倾斜,在所述倾斜面的下方还与之平行地设有传送板,在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先金
申请(专利权)人:施密特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