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停同步控制吊轨式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991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起停同步控制吊轨式制动器,适用于轨道式运输设备的制动系统,目的是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具有起停同步控制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同步控制机构和液压锁紧机构;同步控制机构包括手压泵、换向阀、截止阀、单向阀、溢流阀、单作用油缸、双作用油缸;单作用油缸的进、出油口分别与截止阀及双作用油缸的有杆腔相连,截止阀的进油口与手压泵相连;液压锁紧机构包括耳环连接板、支撑架、方刚体、销轴、传动板、传动轴、摩擦块、弹簧、弹簧挡板、支撑轴、螺母、限位板、滚轮、轴承;双作用油缸的无杆腔耳环通过销轴连接在耳环连接板上;方刚体通过销轴连接传动板,传动板通过销轴连接传动轴,摩擦块通过圆锥销安装在传动轴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起停同步吊轨式安全制动保护装置。技术背景已有的吊轨式制动器大多采用两种方式,机械式吊轨制动器和液压式吊轨制动器。 机械式吊轨制动器结构庞大,虽然制动力矩较大,但是制动过程比较短,易产生较大的 冲击,造成制动不够平稳,易发生安全事故。液压式吊轨制动器虽然制动过程较机械式 平稳,能够实现制动过程中无级调速,但液压系统中液压元件种类繁多,导致液压系统 过于复杂,操作比较繁琐,同时液压制动系统采用开放式系统,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油液污染后,经常导致整个系统(特别是重要阀件)不能正常工作。这两种方式均不能 实现起停同步,而目前很多运输设备在工作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下坡工况下,由于物料 的重力产生的下滑力,大大超过了运行阻力,停车制动时,下滑力全部作用在制动装置 上,造成运输设备加速度突然增大,易导致制动装置失灵产生飞车,造成伤人等事故。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运输设备的速度能够根据具体工作环境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即 制动和起动与动力设备同步进行,以达到安全高效生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具有起停 同步控制功能的吊轨式制动器。本专利技术包括同步控制机构和液压锁紧机构;同步控制机构包括手压泵、换向阀、截止阀、单向阀、溢流阀、单作用油缸、双作用油缸;单作用油缸的进、出油口分别与截止阀及双作用油缸的有杆腔相连,截止阀的进油口与手压泵相连,双作用油缸的进油口通过溢流阀及单向阀与该双作用油缸的出油口相连;手压泵的出油口与换向阀的进油口 (P 口)相连,而换向阀的回油口 (T 口)与手压泵的油箱相连,截止阀通过液压管路 与换向阀的出油口 (A口)相连;液压锁紧机构包括耳环连接板、支撑架、方刚体、销 轴、传动板、传动轴、摩擦块、弹簧、弹簧挡板、支撑轴、螺母、限位板、滚轮、轴承;耳环连接板是一个方形板,中间开一个圆孔;双作用油缸的无杆腔耳环通过销轴连接在 耳环连接板上;限位板上有两个限位孔,该限位板通过圆锥销将支撑轴定位连接于支撑 架上;支撑架是一个"U"型构件,在其底部焊接了两组耳环连接板,在两组耳环连接 板中间焊接有方刚体;方刚体通过销轴连接传动板,传动板通过销轴连接传动轴,摩擦 块通过圆锥销安装在传动轴上。在双作用油缸与单作用油缸相连的油路上接有压力表。弹簧挡板是一种中间开有圆孔的钢板。摩擦块采用耐磨材料加工而成。支撑轴是一 种阶梯轴,其作用是支撑承载轮及相关零件。限位板是起限定位置的钢板,通过该限位 板,可将支撑轴以确定的方位定位于支撑架上。承载轮的作用是使整个设备滚动于轨道 上。支撑架底部有两组耳环连接板,通过销轴将双作用油缸的无杆腔耳环连接于任意一 组耳环连接板上。方刚体是一个长方体的焊接件,其作用是连接传动板,使传动板能绕 与方刚体连接的销轴旋转;传动板是一个由三段圆弧构成的钢板,主要作用是传递力, 即将弹簧的弹簧力传递给传动轴。截止阀开启时,手压泵通过单向阀、换向阀向双作用油缸的有杆腔注入压力油;截 止阀关闭时,双作用油缸与单作用油缸构成一个液压式连通器,双作用油缸的无杆腔通 过单向阀及溢流阀进入该液压循环系统中。在工作过程中,当需要运输设备动作时,可 将足够的力作用于双作用油缸的耳环上,通过力的传递使双作用油缸动作,再通过双作 用油缸与单作用油缸的连通状态,将力传递到液压锁紧机构的单作用油缸上,单作用油 缸在压力油的作用下克服弹簧的弹簧力,通过传动板将力传递到由传动轴连接的摩擦块 上,即将摩擦块拉开,实现该制动装置的"开闸起动"动作,当需要运输设备制动时, 可将作用于双作用油缸耳环上的力卸除,单作用油缸里的油液将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被压 回到双作用油缸的无杆腔中,同时,传动板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将由传动轴连接的摩擦块 压紧在轨道上,实现"抱闸制动"动作。本专利技术适用于轨道式运输设备的制动系统,可满足有一定坡度的运输工况要求,与 现有的技术相比较,可有效的避免由于物料重力产生过大下滑力导致相应的制动装置失 控飞车,可成功的降低相关事故的发生率。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手压泵能够及时给整个液压回路补油,保证回路的恒定压力;双作用油缸通过单向阀及溢流阀能够实现运输设备的制 动力从液压力向机械力的平稳转移,以达到本制动器与动力设备同步起停的目的。本发 明重量轻、结构简单,易安装布置,能够实现轨道式运输设备的起停同步自动控制。 附图说明图l是液压系统原理图。图2是机械锁紧结构主视图。图3是图2中机械锁紧结构的左侧视图。图4是滚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箱,2单向阀,3、手压泵,4、单向阀,5、换向阀,6、单作用油 缸,7、截止阈,8、压力表,9、单向阀,10、溢流阀,11、双作用油缸,12、耳环连 接板,13、方刚体,14、承载轮,15、限位板,16、支撑架,17、传动板,18、传动轴, 19、 20、 21、销轴,22、油缸有杆腔耳环,23、弹簧挡板,24、进油口, 25、油缸无杆 腔耳环,26、圆锥销,27、摩擦块,28、弹簧,29、油缸油杆,30、轴承,31、支撑轴, 32、螺母,33、圆锥销,34、轴承端盖,35、弹性挡圈,36、滚轮,37、轴承滚子。具体实施方式滚轮36在轴承30配合作用下围绕支撑轴31转动,轴承端盖34在弹性挡圈35 的配合作用下压紧在轴承30上,限位板15上有两个圆形孔,限位板15的作用是用圆 锥销33将该支撑轴31定位于支撑架16上,支撑架16是一个"U"型焊接件,在支撑 架16的底部焊接了两组耳环连接板12,耳环连接板12的作用是连接双作用油缸11, 用销轴19将双作用油缸11连接在耳环连接板12上,在两组耳环连接板12中间焊接了 一个用于连接传动板17的方刚体13。首先,手压泵3的进油口、出油口分别与单向阀2、 4相连接,换向阀5的进油 口与单向阀4相连,构成整个液压回路的供油及补油机构,保证了根据具体工况整个液 压回路能够随时泄油,确保生产工作的安全进行;截止阀7、压力表8与换向阀5的出 油口相连后接入单作用油缸6的有杆腔及双作用油缸11的有杆腔;双作用油缸11的有杆腔与单作用油缸6的进(出)油口相连,单向阀9与溢流阀IO并联后接入双作用油 缸11的无杆腔。其次,通过手压泵3向双作用油缸11的有杆腔注入压力油,当压力表 8显示达到预定值后,停止注油,并将截止阀7关闭,此时,整个液压回路已经建立。 本专利技术的工作状况取决于整个运输设备的工作状态。当运输设备开始移动时,外 负载作用于双作用油缸11有杆端的圆形耳环上,给双作用油缸11的活塞施加足够大的 机械力,使有杆腔中的部分压力油在外载荷的作用下被压縮到单作用油缸6中,单作用 油缸6克服弹簧28的弹簧力,在传动板17的传动作用下将传动轴18带动摩擦块27向 左右两边拉开,此时解除制动,使整个运输系统进入工作状态,实现了系统的起动同步; 在外力的继续作用下,双作用油缸11的活塞会继续向外移动,而此时的溢流阀10在足 够的液体压力作用下被打开,使双作用油缸11有杆腔的液压油回到其无杆腔,此时, 双作用油缸11自身构成一个液压回路,直到有杆腔剩余的液压油全部进入其无杆腔, 该过程是液体压力向机械力转换的过程,整个转换过程比较平稳,且不会因为过大的外 负载作用造成整个液压系统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停同步控制吊轨式制动器,其特征是包括同步控制机构和液压锁紧机构;同步控制机构包括手压泵、换向阀、截止阀、单向阀、溢流阀、单作用油缸、双作用油缸;单作用油缸的进、出油口分别与截止阀及双作用油缸的有杆腔相连,截止阀的进油口与手压泵相连,双作用油缸的进油口通过溢流阀及单向阀与该双作用油缸的出油口相连;手压泵的出油口与换向阀的进油口相连,而换向阀的回油口与手压泵的油箱相连,截止阀通过液压管路与换向阀的出油口相连;液压锁紧机构包括耳环连接板、支撑架、方刚体、销轴、传动板、传动轴、摩擦块、弹簧、弹簧挡板、支撑轴、螺母、限位板、滚轮、轴承;耳环连接板是一个方形板,中间开一个圆孔;双作用油缸的无杆腔耳环通过销轴连接在耳环连接板上;限位板上有两个限位孔,该限位板通过圆锥销将支撑轴定位连接于支撑架上;支撑架是一个“U”型构件,在其底部焊接了两组耳环连接板,在两组耳环连接板中间焊接有方刚体;方刚体通过销轴连接传动板,传动板通过销轴连接传动轴,摩擦块通过圆锥销安装在传动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子明吴娟卫进张延军寇保福李奇张静王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