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夹心保温板的双层承重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361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夹心保温板的双层承重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所述双层承重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包括第一墙模板、第二墙模板和内置夹心保温板。由于采用内置的夹心保温板以及双层承重混凝土剪力墙构件,使得保温板安装方便、安装后结构牢靠、阻燃性能极大提高,并且能够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墙体和整体建筑的力学性能。

A Double-deck Bearing Concrete Shear Wall Structure with Inserted Sandwich Insulation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夹心保温板的双层承重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物及其建造
,涉及钢结构建筑,尤其涉及一种内置夹心保温板的双层承重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钢结构建筑中的承重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工程。传统钢结构建筑中使用的承重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存在保温板与墙体外表构件连接构造问题,以及包括保温板容易松脱以及阻燃方面的隐患。为了克服传统承重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上述缺点和不足之处,需要在结构工艺和施工方法上寻求更为合理的方案,从而形成加工和施工方便、构造合理以及安全可靠的承重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夹心保温板的双层承重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建造方法。本专利技术在现有承重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基础上,对墙体结构进行了改进,采用了内置夹心保温板的双层承重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结构更为合理、并使得相应的墙体结构更为安全可靠。本专利技术还改进了传统承重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建造方法,本专利技术具有加工和安装方便、易于标准化和推广等优点。在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夹心保温板的双层承重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包括:第一墙模板,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夹心保温板的双层承重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墙模板(110),其包括第一外面板构件、第一内面钢筋框架(114)和第一钢筋笼构件(115),其中所述第一外面板构件包括第一外板材(111)、紧贴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外板材(111)之一面的第一外面钢筋框架(112)以及与所述第一外面钢筋框架(112)接合的第一桁架构件(113);第二墙模板(120),其包括第二外面板构件、第二内面钢筋框架(124)和第二钢筋笼构件(125),其中所述第二外面板构件包括第二外板材(121)、紧贴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外板材(121)之一面的第二外面钢筋框架(122)以及与所述第二外面钢筋框架(1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夹心保温板的双层承重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墙模板(110),其包括第一外面板构件、第一内面钢筋框架(114)和第一钢筋笼构件(115),其中所述第一外面板构件包括第一外板材(111)、紧贴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外板材(111)之一面的第一外面钢筋框架(112)以及与所述第一外面钢筋框架(112)接合的第一桁架构件(113);第二墙模板(120),其包括第二外面板构件、第二内面钢筋框架(124)和第二钢筋笼构件(125),其中所述第二外面板构件包括第二外板材(121)、紧贴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外板材(121)之一面的第二外面钢筋框架(122)以及与所述第二外面钢筋框架(122)接合的第二桁架构件(123);保温板(130),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墙模板(110)的所述第一内面钢筋框架(114)和所述第二墙模板(120)的所述第二内面钢筋框架(124)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墙模板(110)和所述第二墙模板(120)分别设置在所述保温板(130)的两侧,组合形成所述保温板(130)两侧并分别以所述第一外板材(111)和所述第二外板材(121)为外侧的第一墙体空间和第二墙体空间;所述第一钢筋笼构件(115)和所述第二钢筋笼构件(125)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墙体空间和所述第二墙体空间;所述第一桁架构件(113)和所述第二桁架构件(123)在长度上是分别顺着所述第一外板材(111)和所述第二外板材(121)的纵向设置;并且在与所述第一外板材(111)和所述第二外板材(121)垂直的横向高度分别与所述第一内面钢筋框架(114)和所述第一外面钢筋框架(112)之间的安装间距以及所述第二内面钢筋框架(124)和所述第二外面钢筋框架(122)之间的安装间距相等;从而,所述第一墙模板(110)、所述第二墙模板(120)和所述保温板(130)组合形成内置夹心保温板的双层承重混凝土剪力墙的空间模板体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钢筋笼构件(115)和所述第二钢筋笼构件(125)各自为矩形钢筋笼构件,并且各自的厚度分别小于所述第一内面钢筋框架(114)和所述第一外面钢筋框架(112)之间的安装间距以及所述第二内面钢筋框架(124)和所述第二外面钢筋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建群
申请(专利权)人:中清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侯建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