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质与气体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123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杂质与气体分离器,涉及流体脱气除污领域,解决了现有供热和供冷系统中,水中含有的气体和固体颗粒不易清除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筒体、固定连接在筒体内壁上的挡板、固定连接在挡板底部与筒体同轴的引导管、固定连接在引导管外壁上并且螺旋设置的引导板、固定连接在过滤网顶部的支撑杆以及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上的螺旋板;引导板引导水流向下螺旋流动,水从直径较小的进水管进入筒体中使得流速降低,使得固体杂质在螺旋流动过程中沉降到筒底由排污阀排出,水经过过滤网之后沿螺旋方向向上流动,在螺旋流动的过程中水与气体逐渐分离,使得气体聚集在筒体顶部,由自动排气阀排出。

Impurity and Gas Sepa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杂质与气体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暖通管道脱气除污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杂质与气体分离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供热以及供冷系统在长期运行的过程当中,系统中的水容易夹杂空气以及固体颗粒,这些空气和固体颗粒会对系统内的水造成污染,被污染的水在系统当中流动的过程当中会对管道的内壁产生磨损和腐蚀,从而导致系统出现故障频发的问题。现有的供热和供冷系统当中都采用设置自动排气阀的方式将水中的空气排出,用于对供热和供冷的能源转换系统进行维护,但是由于系统当中的水的流速是比较快的,采用自动排气阀不容易将水中的气体排出,并且无法将水中的固体颗粒排出,现在亟需一种能够将水中的气体和固体颗粒同时排出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杂质与气体分离器,其通过引导板引导水流向下螺旋流动,水从直径较小的进水管进入筒体中使得流速降低,使得固体杂质在螺旋流动过程中沉降到筒底由排污阀排出,水经过过滤网之后沿螺旋方向向上流动,在螺旋流动的过程中水与气体逐渐分离,使得气体聚集在筒体顶部,由自动排气阀排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杂质与气体分离器,包括呈圆筒状设置的筒体、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杂质与气体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筒状设置的筒体(1)、固定连接在筒体(1)一侧的进水管(11)、固定连接在筒体(1)相对于进水管(11)的另一侧的出水管(12)、固定连接在筒体(1)内壁上并且倾斜设置的挡板(5)、固定连接在挡板(5)底部与筒体(1)同轴的引导管(6)、固定连接在引导管(6)外壁上并且螺旋设置的引导板(61)、固定连接在引导管(6)底部的过滤网(62)、开设在挡板(5)上与引导管(6)相连通的让位孔(51)、固定连接在过滤网(62)顶部并且与筒体(1)同轴的支撑杆(7)、固定连接在支撑杆(7)上的螺旋板(71)、固定连接在筒体(1)顶部的自动排气阀(2)以及固定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杂质与气体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筒状设置的筒体(1)、固定连接在筒体(1)一侧的进水管(11)、固定连接在筒体(1)相对于进水管(11)的另一侧的出水管(12)、固定连接在筒体(1)内壁上并且倾斜设置的挡板(5)、固定连接在挡板(5)底部与筒体(1)同轴的引导管(6)、固定连接在引导管(6)外壁上并且螺旋设置的引导板(61)、固定连接在引导管(6)底部的过滤网(62)、开设在挡板(5)上与引导管(6)相连通的让位孔(51)、固定连接在过滤网(62)顶部并且与筒体(1)同轴的支撑杆(7)、固定连接在支撑杆(7)上的螺旋板(71)、固定连接在筒体(1)顶部的自动排气阀(2)以及固定连接在筒体(1)底部的排污阀(3);挡板(5)的顶部位于进水管(11)上方,底部位于出水管(12)下方,螺旋板(71)的外侧与引导管(6)的内壁相互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质与气体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围绕筒体(1)内壁螺旋向下设置的引导槽(13),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孟轲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开发区亨通制冷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