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防撞梁下横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7721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汽车前防撞梁下横梁。该汽车前防撞梁下横梁包括外板和内板,外板为中间前凸、两边对称的弧形结构,具体包括前板及连接在前板两翼的上板和下板,形成C形槽,上板设置有与前板表面平行的上翻边;内板为弧形平板,所述的内板下设置有下翻边;所述的内板和外板固定连接,内板设置在外板的后侧,外板左侧设置有左安装支架,外板右侧设置有右安装支架,左安装支架上设置有长圆孔,所述的右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圆孔,外板两端前侧还设置有吸能盒,吸能盒由吸能盒左板和吸能盒右板组成的带有底面的柱体结构。该防撞梁强度高,防撞性能好,有效预防碰撞后横梁断裂对前防撞梁造成机构破坏,安全性高。

Front anti-collision beam of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前防撞梁下横梁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件
,具体涉及汽车前防撞梁下横梁。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安全性能正在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如何在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乘员的安全、减少汽车重要部件的损坏成为各汽车厂家努力的方向。防撞梁作为汽车被动安全系统的重要部件,其性能直接关系到驾驶员的安全。在对防撞梁进行正面碰撞实验时发现,其横梁中间位置出现断裂现象,这不仅破坏了防撞梁自身结构,而且碰撞力不能通过横梁传递到吸能盒上,吸能盒没有起到吸能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前防撞梁下横梁,强度高,防撞性能好,有效预防碰撞后横梁断裂对前防撞梁造成机构破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汽车前防撞梁下横梁,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的外板为中间前凸、两边对称的弧形结构,具体包括前板及连接在前板两翼的上板和下板,所述的前板与上板、下板形成C形槽,所述的上板设置有与前板表面平行的上翻边;所述的内板为弧形平板,所述的内板下设置有下翻边;所述的内板和外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内板设置在外板的后侧,所述的外板左侧设置有左安装支架,所述的左安装支架为U形槽结构,左安装支架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左翻边和第一右翻边,所述的外板右侧设置有右安装支架,所述的右安装支架为U形槽结构,所述的右安装支架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左翻边和第二右翻边;所述的外板两端前侧还设置有吸能盒。该下横梁通过内板和外板固定连接,对横梁整体右加强作用,下横梁强度高,防撞性能好,有效预防碰撞后横梁断裂对前防撞梁造成机构破坏;吸能盒的设置在碰撞过程中起到吸能作用,可以在碰撞的时候起到吸收碰撞产生的力量,尽量避免伤及纵梁等重要部位。进一步的,所述的上翻边两侧设置有上延伸板;所述的下板两侧设置有下延伸板,通过上延伸板和下延伸板将该汽车前防撞梁下横梁与车架固定连接,连接时具有力的作用点,横梁与车架连接强度高。进一步的,所述的内板上边缘设置有若干第一凸板,所述的下翻边边缘设置有若干第二凸板,所述的内板根据第一凸板和第二凸板设置的位置与外板点焊固定,点焊时加热时间短,焊接速度快,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在保证焊接强度的前提下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进一步的,所述的左安装支架上设置有长圆孔,所述的右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圆孔,长圆孔的设置,便于在装配中冷器过程中起到支撑作用及调节作用,圆孔的设置在装配中冷器过程中起到支撑作用及定位作用。进一步的,所述的长圆孔设置有朝向下方的第一圆孔翻边,所述的圆孔设置有朝向下方的第二圆孔翻边,第一圆孔翻边和第二圆孔翻边增加了装配中冷器时的接触面,增加支撑强度。进一步的,所述的吸能盒由吸能盒左板和吸能盒右板组成的带有底面的柱体结构,所述的吸能盒左板由左侧板、左上板、左下板、左前板形成截面为U形的凹槽;所述的吸能盒右板由右侧板、右上板、右下板、右前板形成截面为U形的凹槽,所述的吸能盒左板的左前板与吸能盒右板的右前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吸能盒左板的左上板与吸能盒右板的右上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吸能盒左板的左下板与吸能盒右板的右下板固定连接,该种结构的吸能盒结构简单,抗压能力较高,在碰撞时较好的吸收碰撞产生的力量,达到对车辆的保护,从而保障驾驶人员及乘坐人员的安全。进一步的,所述的吸能盒左板左侧板开口方向边缘还设置有与外板固定面平行的吸能盒左翻边,所述的吸能盒右板右侧板开口方向边缘还设置有与外板固定面平行的吸能盒右翻边,吸能盒左翻边和吸能盒右翻边在将吸能盒固定在外板上时具有定位作用,且焊接平整、牢固,连接强度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该下横梁通过内板和外板固定连接,对横梁整体右加强作用,下横梁强度高,防撞性能好,有效预防碰撞后横梁断裂对前防撞梁造成机构破坏;吸能盒的设置在碰撞过程中起到吸能作用,可以在碰撞的时候起到吸收碰撞产生的力量,尽量避免伤及纵梁等重要部位;内板根据第一凸板和第二凸板设置的位置与外板点焊固定,点焊时加热时间短,焊接速度快,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在保证焊接强度的前提下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长圆孔便于在装配中冷器过程中起到支撑作用及调节作用,圆孔的设置在装配中冷器过程中起到支撑作用及定位作用,第一圆孔翻边和第二圆孔翻边增加了装配中冷器时的接触面,增加支撑强度;该方案中采用的吸能盒结构简单,抗压能力较高,在碰撞时较好的吸收碰撞产生的力量,达到对车辆的保护,从而保障驾驶人员及乘坐人员的安全。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技术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图1为本技术正视角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后视角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左安装支架立体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右安装支架立体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吸能盒立体结构图;其中:1为外板,11为前板,12为上板,13为下板,14为上翻边,15为上延伸板,16为下延伸板,2为内板,21为下翻边,22为第一凸板,23为第二凸板,3为左安装支架,31为第一左翻边,32为第一右翻边,33为长圆孔,34为第一圆孔翻边,4为右安装支架,41为第二左翻边,42为第二右翻边,43为圆孔,44为第二圆孔翻边,5为吸能盒,51为吸能盒左板,52为吸能盒右板,511为左侧板,512为左上板,513为左下板,514为左前板,515为吸能盒左翻边,521为右侧板,522为右上板,523为右下板,524为右前板,525为吸能盒右翻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至图4所示,汽车前防撞梁下横梁,包括外板1和内板2,所述的外板1为中间前凸、两边对称的弧形结构,具体包括前板11及连接在前板两翼的上板12和下板13,所述的前板11与上板12、下板13形成C形槽,所述的上板12设置有与前板11表面平行的上翻边14,所述的上翻边14两侧设置有上延伸板15;所述的下板13两侧设置有下延伸板16;所述的内板2为弧形平板,所述的内板2下设置有下翻边21,所述的内板2上边缘设置有若干第一凸板22,所述的下翻边21边缘设置有若干第二凸板23,所述的内板2根据第一凸板22和第二凸板23设置的位置与外板1点焊固定,所述的内板2设置在外板1的后侧,所述的外板1左侧设置有左安装支架3,所述的左安装支架3为U形槽结构,左安装支架3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左翻边31和第一右翻边32,所述的外板1右侧设置有右安装支架4,所述的右安装支架4为U形槽结构,所述的右安装支架4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左翻边41和第二右翻边42,所述的左安装支架3上设置有长圆孔33,所述的右安装支架4上设置有圆孔43,所述的长圆孔33设置有朝向下方的第一圆孔翻边34,所述的圆孔43设置有朝向下方的第二圆孔翻边44;所述的外板1两端前侧还设置有吸能盒5。参照图5所示,所述的吸能盒5由吸能盒左板51和吸能盒右板52组成的带有底面的柱体结构,所述的吸能盒左板51由左侧板511、左上板512、左下板513、左前板514形成截面为U形的凹槽;所述的吸能盒右板52由右侧板521、右上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前防撞梁下横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的外板为中间前凸、两边对称的弧形结构,具体包括前板及连接在前板两翼的上板和下板,所述的前板与上板、下板形成C形槽,所述的上板设置有与前板表面平行的上翻边;所述的内板为弧形平板,所述的内板下设置有下翻边;所述的内板和外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内板设置在外板的后侧,所述的外板左侧设置有左安装支架,所述的左安装支架为U形槽结构,左安装支架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左翻边和第一右翻边,所述的外板右侧设置有右安装支架,所述的左安装支架为U形槽结构,所述的右安装支架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左翻边和第二右翻边;所述的外板两端前侧还设置有吸能盒。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前防撞梁下横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的外板为中间前凸、两边对称的弧形结构,具体包括前板及连接在前板两翼的上板和下板,所述的前板与上板、下板形成C形槽,所述的上板设置有与前板表面平行的上翻边;所述的内板为弧形平板,所述的内板下设置有下翻边;所述的内板和外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内板设置在外板的后侧,所述的外板左侧设置有左安装支架,所述的左安装支架为U形槽结构,左安装支架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左翻边和第一右翻边,所述的外板右侧设置有右安装支架,所述的左安装支架为U形槽结构,所述的右安装支架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左翻边和第二右翻边;所述的外板两端前侧还设置有吸能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防撞梁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翻边两侧设置有上延伸板;所述的下板两侧设置有下延伸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防撞梁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板上边缘设置有若干第一凸板,所述的下翻边边缘设置有若干第二凸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前防撞梁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板根据第一凸板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彬陈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瑞普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