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动式磨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7349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被动式磨削装置,包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旋转组件和磨削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转动杆和旋转电机,所述转动杆竖直布置,且所述转动杆的上端传动连接有支承盘,下端都传动连接有从动带轮,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主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和所述主动带轮之间绕设有传动带,所述磨削组件包括气缸和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可拆卸连接有磨盘。通过气缸将磨头压紧在位于支承盘上的石材上,由于摩擦力的存在,支承盘转动的同时会通过石材与磨头之间的摩擦力带动磨头转动,当磨头达到一定的转速时,其与石材之间会产生相对运动,进而实现对石材的磨削加工,磨削量与磨头的进给量无关,对石材的尺寸精度影响相对较小。

A Passive Grin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被动式磨削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石材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被动式磨削装置。
技术介绍
石材产品的表面通常需要进行磨削加工处理,相对于切削,磨削处理不仅可以使得石材获得平整度和光泽度相对较好的表面,还可以使得石材的内在颜色、环纹和光泽充分显露出来。传统生产中通常采用人工打磨的方式对石材进行磨削处理,工人劳动强度相对较大,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攀升以及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的石材生产中通常采用自动磨削机对石材进行磨光处理,然而,现有的自动磨削机等石材加工设备,通常是通过控制磨头的进给量来控制磨削量,一旦进给量太大,容易影响石材的尺寸精度。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磨削装置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石材的尺寸精度影响相对较小的被动式磨削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被动式磨削装置,包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旋转组件和位于所述旋转组件上方或侧放的磨削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转动杆和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旋转电机,所述转动杆竖直布置,且所述转动杆的上端传动连接有支承盘,下端都传动连接有从动带轮,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主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和所述主动带轮之间绕设有传动带,所述磨削组件包括气缸和转动连接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可拆卸连接有磨盘。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支撑座,所述转动杆穿插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支承盘位于所述支撑座上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转动杆为空心杆,该空心杆的内孔上端设置有用于吸附石材的吸盘,所述吸盘上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从该空心杆的内孔下端穿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气管上安装有电磁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块的转动轴与所述转动杆的转动轴错位布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磨盘的径向截面在与所述磨盘的加工面对应位置处的线条形状与被加工石材的径向截面在与该被加工石材的被加工面对应位置处的线条形状相匹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气缸将磨头压紧在位于支承盘上的石材上,由于摩擦力的存在,支承盘转动的同时会通过石材与磨头之间的摩擦力带动磨头转动,当磨头达到一定的转速时,其与石材之间会产生相对运动,进而实现对石材的磨削加工,磨削量与磨头的进给量无关,对石材的尺寸精度影响相对较小。2、通过设置吸盘,便于对石材进行固定,通知可以避免工装夹具损伤石材表面,加工质量相对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回转式石材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回转式石材加工设备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的磨盘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部分零部件,图中标示对应如下:10-基座;11-支架;20-转盘;21-固定杆;30-旋转组件;31-转动杆;32-支承盘;33-从动带轮;34-支撑座;35-吸孔;40-磨削组件;41-气缸;42-磨盘:50-旋转电机;51-主动带轮;52-传动带;60-被加工石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回转式石材加工设备,包基座10,基座10上转动连接有转盘20,转盘20水平布置,且转盘20上设置有固定连接在基座10上的旋转电机50以及多个以转盘20的转动轴为中心匀布的旋转组件30,优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回转式石材加工设备还包括设置在基座10上或设置在基座10旁的上下料机械手(图中未示出),上下料机械手为可从市场上直接购买获得的机械手,如多关节串联机械手等,并非本实施例的重点,此处不再详述。此外,转盘20的上方和/或侧方设置有多个分别与各旋转组件30配合的磨削组件40,即磨削组件40也有多个,各磨削组件分别位于转盘20的径向上,且各磨削组件40依次呈环形绕转盘20的转动轴等间距布置,该环形具有开口,即该环形并非圆环形,当旋转组件30运动到与该环形的开口对应的位置时,上下料机械手可将放置在旋转组件30上已经加工完成的石材卸载下来,或者往旋转组件30上装载待加工的石材,旋转组件30通过下文将会提及的支承盘32来放置作为工件的石材。以各旋转组件30与转盘20的转动轴之间的连线为第一连线,以磨削组件40与转盘20之间的连线为第二连线,相邻两条第一连线之间的夹角与相邻两条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不含上述环形的开口两侧的连线之间的夹角)相同,这样,每个磨削组件40的位置可形成一个加工工位。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0上固定连接有支架11,各磨削组件40分别安装在支架11上。旋转组件30包括转动连接在转盘20上的转动杆31,各旋转组件30的转动杆31都竖直布置,且各转动杆31的上端都传动连接有支承盘32,下端都传动连接有从动带轮33,且支承盘32和带轮33分别位于转盘20的上下两侧。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旋转组件30还包括固定连接在转盘上的支撑座34,转动杆31穿插在支撑座34上,而支承盘32位于支撑座34上方。这样可以在不增加转盘20的厚度的情况下,对转动杆31提供更好的支撑,当然,转动杆31和支撑座34之间需要设置轴承,该轴承结构为常规的结构,应用于各类机械设备中,此处不再详述。此外,旋转组件30还包括设置在转盘20和支承盘32之间的防护罩(图中未示出),防护罩转动连接在转动杆31上,这样可以避免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屑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旋转电机50为可从市场上直接购买获得的电机,其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主动带轮51,主动带轮51和各从动带轮33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部分从动带轮33和主动带轮51之间绕设有传动带52,且各从动带轮33和各主动带轮51都位于传动带52所围成的空间内,即部分从动带轮33与传动带52接触,另一部分从动带轮33不与传动带52接触。此外。旋转电机50位于与各磨削组件40排列所形成的环形的开口对应的位置处。使用时,主动带轮51在旋转电机50的驱动下转动,并通过传动带52带动与该传动带52接触从动带轮33转动,进而带动放置在对应的支承盘32上的被加工石材转动,实现被加工石材的自转,而不与传动带52接触的从动带轮32不会转动,对应的支承盘32也不会转动,可以进行装卸石材的动作;同时,由于传动带52和与之接触的从动带轮33之间会产生切向力(即摩擦力,且摩擦力的方向与从动带轮33相切),多个切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在没有其他阻力的情况下,转盘20会产生转动。为了确保石材能够被固定在支承盘32上,通常需要在支承盘32上设置装夹机构,然而这会导致旋转组件30的结构复杂化,同时也会增加旋转电机50的负载,为此,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杆31为空心杆,该空心杆的内孔上端设置有用于吸附石材的吸盘(图中未示出),当然,支承盘32在于吸盘对应的位置处需要开设有吸孔35,吸盘可以完全位于空心杆的内孔中,也可以同时穿插在吸孔35中。吸盘上连接有气管,气管从空心杆的内孔下端穿出,并从开设在转盘20上的穿孔(图中未示出)穿出到转盘20的上方,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转动杆31有多个,气管也有多个。此外,转盘20的上表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与转盘20转动连接的固定杆21,固定杆21上安装有旋转接头(图中未示出),旋转接头的转动端同时与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被动式磨削装置,包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旋转组件和位于所述旋转组件上方或侧放的磨削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转动杆和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旋转电机,所述转动杆竖直布置,且所述转动杆的上端传动连接有支承盘,下端都传动连接有从动带轮,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主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和所述主动带轮之间绕设有传动带,所述磨削组件包括气缸和转动连接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可拆卸连接有磨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被动式磨削装置,包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旋转组件和位于所述旋转组件上方或侧放的磨削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转动杆和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旋转电机,所述转动杆竖直布置,且所述转动杆的上端传动连接有支承盘,下端都传动连接有从动带轮,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主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和所述主动带轮之间绕设有传动带,所述磨削组件包括气缸和转动连接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可拆卸连接有磨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式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支撑座,所述转动杆穿插在所述支撑座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聪陈慧聪陈锡奎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佳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