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节能住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68506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4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节能住宅,包括住宅楼地平面,以及设置在住宅楼地平面下的雨水收集系统,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安全分流井、截污井、雨水弃流井,所述安全分流井通过管道与截污井连接,所述截污井通过管道同雨水弃流井连接,所述安全分流井还连接有暴雨超越管道,所述暴雨超越管道的管口位于安全分流井的井口与管道的上外管壁之间,所述截污井内设置有成品截污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上不能自行在小区内实现雨水再利用的不足,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来完成在小区内雨水再处理,回收二次用水的功能,达到节约给水,降低整体能耗的目的,整个结构具有科学实用、设计合理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节能住宅
本技术涉及住宅建筑领域,具体的说,是新型节能住宅。
技术介绍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又是一个建筑大国,每年新建房屋面积高达17-18亿平 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每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中国既有的近400亿平方米建筑,仅有 1%为节能建筑。建筑耗能总量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份额已超过27%,逐渐接近三成,我 国民用住宅户型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各种类型,包括公寓、洋房、别墅以及高层住宅等多 种类型,住宅建筑的排水设置中,雨水通过雨水管道进入城市雨水处理系统中,不能达到将 雨水在小区内自行再利用,节约给水的目的,增加整体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节能住宅,解决现有技术上不能自行在小区内实 现雨水再利用的不足,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来完成在小区内雨水再处理,回收二次用水的功 能,达到节约给水,降低整体能耗的目的,整个结构具有科学实用、设计合理的特点。 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新型节能住宅,包括住宅楼地平面,以及设置 在住宅楼地平面下的雨水收集系统,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安全分流井、截污井、雨水弃流 井,所述安全分流井通过管道与截污井连接,所述截污井通过管道同雨水弃流井连接,所述 安全分流井还连接有暴雨超越管道,所述暴雨超越管道的管口位于安全分流井的井口与管 道的上外管壁之间,所述截污井内设置有成品截污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上不能自行在小区 内实现雨水再利用的不足,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来完成在小区内雨水再处理,回收二次用水 的功能,达到节约给水,降低整体能耗的目的,整个结构具有科学实用、设计合理的特点。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截污井上部的井外壁设置有护套管,在 护套管与截污井上部的井外壁之间设置有聚氨酯胶泥,在护套管外壁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 碎石垫层、混凝土基础层,在混凝土基础层上部设置有井盖座和井圈,所述井圈置于井盖座 外壁,在所述截污井的井口设置有内井盖,所述井圈的底部和井盖座的底部与内井盖的顶 部齐平,在所述安全分流井的井口和内井盖上设置有井盖。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井圈采用混凝土井圈或铸铁井圈,所述 混凝土基础层采用C20细混凝土。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还包括雨水弃流井排污管,所述雨水弃流井 排污管的管口水平置于雨水弃流井内,在所述雨水弃流井井口设置有检修口。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雨水弃流井排污管采用DN100管道。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管道采用DN300管道。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成品截污装置采用JZJW - 300加高型 截污挂篮。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上不能自行在小区内实现雨水再利用的不足,利用 雨水收集系统来完成在小区内雨水再处理,回收二次用水的功能,达到节约给水,降低整体 能耗的目的,整个结构具有科学实用、设计合理的特点。 (2)本技术能够通过污水处理装置进行二次用水的回收利用,达到绿色节能 环保,减少雨水的排放量,使干旱,紧急情况(如火灾)能有水可取。 ( 3)本技术能够将处理后回收的二次用水用作生活中的杂用水,节约自来水, 减少水处理的成本,大大降低整个住宅的能耗量。 (4)本技术在出现暴雨天气时,能及时将积水从暴雨超越管道内排出,使得小 区内不会出现内涝现象。 (5)本技术所述截污井经多层处理,当内部污水截污处理时,不会出现泄露现 象,影响小区环境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立面图。 图2为本技术的截污井设置立面图。 其中,1-管道、2-暴雨超越管道、3-安全分流井、4-住宅楼地平面、5-井盖、6-成 品截污装置、7-截污井、8-检修口、9-雨水弃流井、10-出水口、11-雨水弃流井排污管、 12-内井盖、13-井盖座、14-井圈、15-混凝土基础层、16-碎石垫层、17-护套管、18-聚氨酯 胶泥、19-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 限于此。 实施例1 : 新型节能住宅,如图1、图2所示,包括住宅楼地平面4,以及设置在住宅楼地平面 4下的雨水收集系统,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安全分流井3、截污井7、雨水弃流井9,所述安 全分流井3通过管道1与截污井7连接,所述截污井7通过管道1同雨水弃流井9连接,所 述安全分流井3还连接有暴雨超越管道2,所述暴雨超越管道2的管口位于安全分流井3的 井口与管道1的上外管壁之间,所述截污井7内设置有成品截污装置6。 在使用时,雨水通过进水口 19经管道1流入安全分流井3中,当没有出现水量溢 出暴雨超越管道2的情况时,雨水将直接通过截污井7内的成品截污装置6将一应污泥、杂 草等污物截断,后经雨水弃流井9通过排水口 10流入雨水蓄水池备用;当出现雨水漫溢到 暴雨超越管道2中的情况时,漫溢的水将通过暴雨超越管道2排放到市政雨水系统中,避免 出现小区内涝的情况发生,解决现有技术上不能自行在小区内实现雨水再利用的不足,利 用雨水收集系统来完成在小区内雨水再处理,回收二次用水的功能,达到节约给水,降低整 体能耗的目的,整个结构具有科学实用、设计合理的特点。 实施例2 :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 新型,如图1、图2所示,所述截污井7上部的井外壁设置有护套管17,在护套管17与截污 井7上部的井外壁之间设置有聚氨酯胶泥18,在护套管17外壁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碎石垫 层16、混凝土基础层15,在混凝土基础层15上部设置有井盖座13和井圈14,所述井圈14 置于井盖座13外壁,在所述截污井7的井口设置有内井盖12,所述井圈14的底部和井盖座 13的底部与内井盖12的顶部齐平,在所述安全分流井3的井口和内井盖12上设置有井盖 5 〇 实施例3 :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 新型,如图1、图2所示,所述井圈15采用混凝土井圈或铸铁井圈,所述混凝土基础层15采 用C20细混凝土。 实施例4 :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 新型,如图1所示,还包括雨水弃流井排污管11,所述雨水弃流井排污管11的管口水平置于 雨水弃流井9内,在所述雨水弃流井9井口设置有检修口 8。 实施例5 :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 新型,如图1、图2所示,所述雨水弃流井排污管11采用DN100管道。 实施例6 :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 新型,如图1、图2所示,所述管道1采用DN300管道。 实施例7 :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 新型,如图1、图2所示,所述成品截污装置6采用JZJW - 300加高型截污挂篮。 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上不能自行在小区内实现污水或雨水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节能住宅,其特征在于:包括住宅楼地平面(4),以及设置在住宅楼地平面(4)下的雨水收集系统,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安全分流井(3)、截污井(7)、雨水弃流井(9),所述安全分流井(3)通过管道(1)与截污井(7)连接,所述截污井(7)通过管道(1)同雨水弃流井(9)连接,所述安全分流井(3)还连接有暴雨超越管道(2),所述暴雨超越管道(2)的管口位于安全分流井(3)的井口与管道(1)的上外管壁之间,所述截污井(7)内设置有成品截污装置(6)。

【技术特征摘要】
1. 新型节能住宅,其特征在于:包括住宅楼地平面(4),以及设置在住宅楼地平面(4) 下的雨水收集系统,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安全分流井(3)、截污井(7)、雨水弃流井(9), 所述安全分流井(3 )通过管道(1)与截污井(7 )连接,所述截污井(7 )通过管道(1)同雨水 弃流井(9 )连接,所述安全分流井(3 )还连接有暴雨超越管道(2 ),所述暴雨超越管道(2 )的 管口位于安全分流井(3)的井口与管道(1)的上外管壁之间,所述截污井(7)内设置有成品 截污装置(6)。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节能住宅,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污井(7)上部的井外壁设 置有护套管(17),在护套管(17)与截污井(7)上部的井外壁之间设置有聚氨酯胶泥(18), 在护套管(17)外壁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碎石垫层(16)、混凝土基础层(15),在混凝土基础 层(15)上部设置有井盖座(13)和井圈(14),所述井圈(14)置于井盖座(13)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可周静波张世文彭增亮赵晖高晓旭王伟康卓杨志刚李大龙李麒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巴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