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换摩擦面的转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7325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转换摩擦面的转轴结构,包括一心轴上套设第一、二包覆件,且第一、二包覆件的开口方向相同,以达到将扭力摩擦面由第二包覆件转换至第一包覆件的目的,而延长使用寿命,且更进一步,可形成四段不同扭力值的摩擦面,以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可转换摩擦面的转轴结构,尤指一种适用于包覆件的转轴结构。
技术介绍
习知技术如本案申请人所拥有并公告于2007年01月01日的中国台湾专利第M304197号"转轴结构(十一)",其是于轴接件1上反向设置两套接件2,当两套接件2于轴柱11同歩旋转时,使一套筒2对轴柱11施予的扭力差,可经由另一呈反向设置的套筒2对轴柱11施予相反的扭力差,从而获得扭力平衡。但是该习知技术的轴接件1在旋转时,两套接件2尽能在轴柱11上形成同步旋转的摩擦面,若欲将摩擦面进行转换以延长使用寿命,则仍有可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所以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转换摩擦面的转轴结构,包括一心轴上套设第一、二包覆件,并可将扭力摩擦面由第二包覆件转换至第一包覆件。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转换摩擦面的转轴结构,包括一心轴,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及止档部;一第一包覆件,是套设于该心轴的第一端部,具有一开口与一凸部;及一第二包覆件,是套设于该心轴的第二端部,具有一开口与一凸部,且该第一、二包覆件的开口方向相同;其中该第二包覆件由初始位置旋转至,就虫该止档部时,该第一包覆件的凸部抵住该止档部而限制该心轴的旋转,且该第二包覆件于该心轴的第二端部上旋转而形成低扭力的摩擦面;该第二包覆件鄉虫该止档部旋转至a点时,该第二包覆件的凸部推动该止档部,使心轴同转,且该心轴的第一端部于该第一包覆件内旋转而形成高扭力的摩擦面;该第二包覆件由a点的位置旋转回复至该止档部时,该第二包覆件夹紧该心轴4的第二端部,使心轴同转,且该心轴的第一端部于该第一包覆件内旋转而形成低扭力的摩擦面;该第二包覆件由该止文件部的位置旋转回复至初始^立置时,该第一包覆件的凸部抵住该心轴的止档部而限制该心轴的旋转,且该第二包覆件于该心轴的第二端部上旋转而形成高扭力的摩擦面。其中,该止档部可为两凸块或两定位梢。其中,该第一包覆件具有两包覆片,且该第二包覆^f牛具有两包覆片。其中,该第二包覆件的初始位置至该止文件部的角度以90度为较佳值。其中,该止档部至该a点的角度以90度为较佳值。其中,该第一包覆件至少具有两固定孔,且该第二包覆件至少具有两固定孔。一种可转换摩擦面的转轴结构,包括一第一包覆件,具有一开口;一第二包覆件,具有一开口,且该第一、二包覆件的开口方向相同;及一心轴,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及止档部,且第一端部可套设该第一包覆件,第二端部可套设该第二包覆件,该止档部并位于该第一、二包覆件之间;其中该第二包覆件由初始位置旋转至a点时,该第一包覆件夹紧该心轴的第一端部,而限制该心轴的旋转,且该第二包覆件于该心轴的第二端部上旋转而形成摩擦面;该第二包覆件由该a点的位置旋转回复至初始位置时,该第二包覆件夹紧该心轴的第二端部,使该心轴同转,且该心轴的第一端部于该第一包覆件内旋转而形成摩擦面o其中,该第一包覆件具有两包覆片,且该第二包覆件具有两包覆片。其中,该心轴的第一端部可套设两个第一包覆件,且该心轴的第二端部可套设两个第二包覆件。其中,该第二包覆件的初始位置至该a点的角度以170度至190度之间为较佳值。其中,该第一包覆件至少具有两固定孔,且该第二包覆件至少具有两固定孔。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可藉由将扭力摩擦面由第二包覆件转换至第一包覆件,以延长使用寿命;再者,本专利技术亦可藉由将扭力摩擦面由第二包覆件转换至第一包覆件,并形成四段不同扭力值的摩擦面,以符合使用者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具体功能、以及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立体图;图2 A是图2的A-A剖面图;图2 B是图2的B-B剖面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动作示意图(一);图3 A是图3的C-C剖面图;图3B是图3的D-D剖面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动作示意图(二);图4 A是图4的E-E剖面图;图4B是图4的F-F剖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动作示意图(三);图5 A是图5的G-G剖面图;图5 B是图5的H-H剖面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动作示意图(四);图6 A是图6的I-I剖面图;图6 B是图6的J-J剖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立体图;图7 A是图7的K-K剖面图;图7 B是图7的L-L剖面图;图7C是图7A的动作示意图(一);图7D是图7B的动作示意图(一);图7 E是图7 A的动作示意图(二);图7F是图7B的动作示意图(二);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倉腿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成的具体功能,兹列举较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在较佳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转轴结构可设置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座体及盖体(图未出示)之间,包括第一包覆件IO、第二包覆件20及心轴30;其中,心轴30具有第一端部31、第二端部32及止挡部33:第一包覆件10是套设于心轴30的第一端部31,第一包覆件10还具有开口 11与凸部12;第二包覆件20是套设于心轴30的第二端部32,第二包覆件20具有开口 21与凸部22,且第一、二包覆件10, 20的开口 11, 21方向相同。如图2、 2A、 2B及图3、 3A、 3 B所示,当第二包覆件20由初始位置旋转至 止文件部33时,第一包覆件10的凸部12抵住止挡部33而限制心轴30的旋转,第二包覆件20即于心轴30的第二端部32上旋转而形成摩擦面23,此时,第二包覆件20的旋转方向与包覆方向相同,且在开口21的作用下,第二包覆件20于第二端部32上旋转所形成的摩擦面23为低扭力的摩擦面。如图4、 4A、 4B所示,当第二包覆件20^M止档部33旋转至a点时,第二包覆件20的凸部22推动止档部33,使心轴30同转,心轴30的第一端部31即于第一包覆件10内旋转而形成摩擦面13,此时,心轴30的旋转方向与第一包覆件10的包覆方向相同,第一端部31于第一包覆件10内旋转所形成的摩檫面13为高扭力的摩擦面。如图5、 5A、 5B戶万示,当第二包覆件20由a点的位置旋转回复至止档部33时,第二包覆件20夹紧心轴30的第二端部32,使心轴30同转,心轴30的第一端部31于第一包覆件10内旋转而形成摩擦面13a,此时,心轴30的旋转方向与第一包覆件10的包覆方向相反,且在开口 11的作用下,第一端部31于第一包覆件10内旋转所形成的摩擦面13a为低扭力的摩擦面。如图6、 6A、 6B所示,当第二包覆件20由止挡部33的位置旋转回复至初始位置时,第一包覆件10的凸部12抵住心轴30的止挡部33而限制心轴30的旋转,第二包覆件20于心轴30的第二端部32上旋转而形成摩擦面23a,此时,第二包覆件20的旋转方向与包覆方向相反,第二包覆件20于第二端部32上旋转所形成的摩擦面23a为高扭力的摩擦面。本专利技术转轴结构的较佳实施例亦可有以下的实施方式,例如止挡部33可为一凸块或两凸i央,再者,止档部33亦可为一定位梢或两定位梢。第一包覆件10可具有一包覆片14或两包覆片14,再者,第二包覆件20亦可具有一包覆片24或两包覆片24。第二包覆件20的初始位置至止文件部33的角度以90度为较佳值,或者以80度至90度之间为较佳值;再者,^M止档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转换摩擦面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心轴,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及止档部; 一第一包覆件,是套设于该心轴的第一端部,具有一开口与一凸部;及 一第二包覆件,是套设于该心轴的第二端部,具有一开口与一凸部,且该第一 、二包覆件的开口方向相同;其中: 该第二包覆件由初始位置旋转至抵触该止档部时,该第一包覆件的凸部抵住该止档部而限制该心轴的旋转,且该第二包覆件于该心轴的第二端部上旋转而形成低扭力的摩擦面; 该第二包覆件抵触该止档部旋转至α点时, 该第二包覆件的凸部推动该止档部,使心轴同转,且该心轴的第一端部于该第一包覆件内旋转而形成高扭力的摩擦面; 该第二包覆件由α点的位置旋转回复至该止档部时,该第二包覆件夹紧该心轴的第二端部,使心轴同转,且该心轴的第一端部于该第一包覆件内旋 转而形成低扭力的摩擦面; 该第二包覆件由该止文件部的位置旋转回复至初始位置时,该第一包覆件的凸部抵住该心轴的止档部而限制该心轴的旋转,且该第二包覆件于该心轴的第二端部上旋转而形成高扭力的摩擦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家汉
申请(专利权)人: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