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申景专利>正文

线性位移轴承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7287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轴承的新设计,特别是指一种具有横向移动功能的线性位移轴承构造。其主要是由内套筒以及外套筒所组成,所述的内、外套桶都为稀土类材质制成,而具有较佳的磁性,且内、外套筒都为同一极性,因此会产生一相斥的力量。位于内、外套筒结合处是形成有一极小的间隙,凭借相斥的力量恒保持所述的间隙,使内外套筒可以产生转动以及横移动作,达到轴承可以产生位移的目的,而能适用于更多结构装置的需要,且利用磁力作用,适合高速转动,完全不会产生磨损,且不必添加任何油类或润滑剂,显然较传统轴承进步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一种轴承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机械装置中,结合在转轴将其支撑并能使转轴产生旋转,即所谓的轴 承,且主要是滚珠轴承(如图1所示),所述的滚珠轴承1主要是由一内环11、 一外环12、数滚J朱13以及保持器14所组成。所述的内环11的环体110外侧中 央处开设有凹环槽111;而外环12的环体120内侧中央处,则对应开设有凹环 槽121;至于保持器14是一环体14,其顶端向内突设有环缘141,且所述的环 体等距设置有数个凹弧槽142。组装时,先将内环11置入外环12的环体内,然 后将滚珠13置入内环11的环体110外侧中央的凹环槽111以及外环12的环体 120中段的凹环槽121间,最后将保持器14的环体140上开设的凹弧槽142对 准滚珠13套入并压掣定位,使滚珠13容置在保持器14的凹弧槽142内,即为 传统滚珠轴承的结构。其虽能通过滚珠13的转动,使内环11与外环12转动时 不相互干扰,然而滚珠13的转动会产生磨损,而润滑度则会影响到转动的顺畅 度,因此容易造成滚珠轴承1的损坏,且添加了润滑油容易堆积灰尘、污垢, 乃传统滚珠轴承的最大缺失。较进步的轴承构造,则如图2所示,所述的轴承2的结构主要是由本体20 以及外环体21所組成,所述的本体20具有一内圈201、 一外圏202、 一保持器 203以及数滚珠204,位于内圈201的外侧中央处开有凹沟2011 (配合参阅图3 所示),而外圈202的内侧中央处,也对应i殳置有凹沟2021,且所述的外圈202 的外侧是设为一球弧面2022;而保持器203是一环状,顶端形成有多数个珠槽 2031,所述的珠槽2031是由二孤形夹片所形成,以供将滚珠204夹持在保持器 203的珠槽内,然后已结合滚珠204的保持器203置在外圈202内,并令每一滚 珠204置在外圈202内侧的凹沟2021,而内圈201也置在外圈202内,且使保 持器203恰放置在内圈201与外圈202间,所述的滚珠204的另 一端正好抵在内圈201外侧的凹沟2011。至于外环体21是配合轴承本体20大小而设置的环圈,所述的外环体21的 内环面是配合本体20的外圈202外侧的球弧面2022,也为一球弧面211。组合 时,是将外环体21与本体20 二者垂直放置,使本体20凭借外环体21的二凹 槽212的空间置入外环体21中,再由本体20上端施力,令本体20完全嵌合在 外环体21,使本体20外圈202的球弧面2022与外环体21内侧的球弧面211完 全密合。上述的轴承构造,虽已较传统轴承进步,但都仅限于转轴旋转的功能,而 无法具备有横向位移的功能,专利技术设计人是专门从事在开发设计的工作,针对 轴承只适用于旋转功能使用,显然不能满足所需,于是乃萌发改革的决心,并 凭借本身的专业以及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极力苦思解决之道,终于在历经数次 的试验、修正与改进后,而由本专利技术的诞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位移轴承构造, 利用磁石的磁性作用,不仅能够高速转动,完全不会产生磨损,且不必添加任 何油类或润滑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性位移轴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是由内套筒以及外套筒 所组成,并具有相同极性的磁力,所述的内套筒是可穿透于外套筒,并凭借内、 外套筒同极性相斥的力,使内、外套筒间产生一间隙,则内、外套筒不会直接 接触,可凭借外力令内套筒产生旋转或位移。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内、外套筒结合后,会在 内、外套筒间形成有一极小的间隙,并凭借相斥的力量,使内、外套筒间恒保 持所述的间隙,除能产生转动更能具有横向位移动作,达到利用轴承产生位移 的目的,而能适用于更多结构装置的需要,且利用磁石的磁性作用,不仅能够 高速转动,完全不会产生磨损,且不必添加任何油类或润滑剂等,显然已较传 统轴承进步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轴承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另一现有轴承的立体图; 图3是另 一现有轴承的剖视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组装时的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i兌明1、 2-轴浑义;ll-内环;110、 120、 140-环体;111、 121-凹环 槽;12-外环;14、 203-保持器;13、 204-滚珠;141-环缘;142-凹弧槽;20-本 体;201-内圈;2011、 2021-凹沟;202-外圈;211、 2022-球弧面;2031-J朱槽; 21-外环体;3-轴承;31-内套筒;310-外环面;311-端缘;32-外套筒;320-内环 面;33-飞库仑。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请参阅图4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主要是由内套筒31以及 外套筒32所组成,所述的内、外套筒31、 32是以稀土类材质为最佳,而能具 备较佳的磁性。所述的内套筒31是中空,其外环面310是较传统轴承3的宽度 为宽;而外套筒32的宽度配合内套筒31也适度加宽,使内套筒31能穿透外套 筒32内,并产生一定距离的横移,且所述的内套筒31的一边是设有一较宽的 端缘311,当内套筒31置入外套筒32后,凭借端缘311可抵在外套筒32的端 边;另外,所述的外套筒32的内环面320是略大于内套筒31的外环面310,因 此当内套筒31置入外套筒32的内环面320时,会产生极小的间隙,使内套筒 31的外环面310能在外套筒32的内环面320内转动以及进行横移动作。其次,请参阅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内、外套筒31、 32进行组装时,是凭借 外环面310与内环面320的间隙,利用机械装置压迫置入,或者将内、外套筒 31、 32先不设置磁力,当组装后再同时进行充磁,使内、外套筒具有磁力,且 是同一极性的磁力,因此内、外套筒31、 32利用同性相斥的原理,相互产生顶 推排斥的力,即能凭借所述的极小间隙产生旋转以及横移动作。至于本专利技术使 用时,利用穿透于外套筒32的内环面320的内套筒31,并在其凸伸的一端固设 有转轴或飞轮33,因此可随着转轴或飞轮33的转动进行旋转,尤其所述的内、 外套筒31、 32完全不接触,而不会因摩擦产生磨损,非常适宜极高速的转动。 另外,本专利技术除当轴承转动外,另具有传统轴承所无法达到的横移动作,且所述的内套筒31凭借凸伸在外套筒32的距离,可因机械装置的需要,随着转轴 或飞轮33产生横向移动,而具有位移的功能,当然所述的移动的距离是根据内 套筒31的宽度而定,且回复后凭借端缘311贴掣在外套筒32的端边。接着,请继续参阅图6所示,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所述的飞轮 33也可直接固设在外套筒32上,而同样当飞轮33转动时,凭借内、外套筒31、 32同极性相斥的力,利用所述的间隙使内、外套筒31、 32进行旋转,完全不会 接触,因而不会摩擦产生磨损,且除具轴承转动功能外,更可凭借外套筒32在 内套筒31上做横移动作,而其移动距离也是随着内套筒31的宽度而定,并利 用端缘311避免外套32横移时脱落。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轴承3除了内、外套筒31、 32外,没有其他的配件,可以 有效降低制作成本,且使用时更不会产生磨损,尤其凭借磁力使内外套筒31、 32产生间隙,进行转动或位移动作,因此不必添加润滑剂,除能保持轴承清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性位移轴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是由内套筒以及外套筒所组成,并具有相同极性的磁力,所述的内套筒是可穿透于外套筒,并凭借内、外套筒同极性相斥的力,使内、外套筒间产生一间隙,则内、外套筒不会直接接触,可凭借外力令内套筒产生旋转或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申景
申请(专利权)人:黄申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