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不锈钢换热盘管高频连续制管的新型阻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7249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换热盘管高频制管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不锈钢换热盘管高频连续制管的新型阻抗器。冷却水进水管连接分流铜套头的内腔,冷却水出水管连接分流铜套头的回水孔,分流铜套头的内腔连接前分流接头的内腔,前分流接头外表面的凹槽连接分流铜套头的回水孔,前分流接头连接磁芯,磁芯连接后分流接头;铜丝头与铜接头连接后套接于分流铜套头外部,瓷管与铜接头连接并套接于前分流接头、磁芯、后分流接头外部,铜堵头连接于瓷管的尾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阻抗器外壳耐高温耐磨,内部磁芯磁通量高,效率高又节能,整个阻抗器结构紧凑,适用于不锈钢高频焊接中的应用。

A New Impedance Applied to High Frequency Continuous Tube Making of Stainless Steel Heat Exchange C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不锈钢换热盘管高频连续制管的新型阻抗器
本技术属于换热盘管高频制管工艺
,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不锈钢换热盘管高频连续制管的新型阻抗器。
技术介绍
高频制管机组在生产不锈钢钢管过程中,阻抗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不锈钢高频制管机组中的阻抗器必须是闭式结构的。但是目前的多数阻抗器在应用过程中并不能完全达到使用需求,一方面不锈钢高频制管过程中温度较高,焊筋硬度大,因此对闭式阻抗器的外部壳体要求也比较高,另一方面特别是针对小管径的不锈钢高频制管,闭式阻抗器的设计难度较大,既要满足尺寸要求,又要满足磁芯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针对流体冷却塔、蒸发式冷凝器以及蓄冰设备上使用的Φ26.7不锈钢钢管在高频焊接过程中使用的阻抗器。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应用于不锈钢换热盘管高频连续制管的新型阻抗器,其特征在于:冷却水进水管连接分流铜套头的内腔,冷却水出水管连接分流铜套头的回水孔,分流铜套头的内腔连接前分流接头的内腔,前分流接头外表面的凹槽连接分流铜套头的回水孔,前分流接头连接磁芯,磁芯连接后分流接头;铜丝头与铜接头连接后套接于分流铜套头外部,瓷管与铜接头连接并套接于前分流接头、磁芯、后分流接头外部,铜堵头连接于瓷管的尾端。所述磁芯为IPHZRS15X200磁芯,包括位于中心的内腔及均布于外表面的凹槽,所述内腔与前分流接头的内腔连通,所述凹槽分别与后分流接头、前分流接头的表面凹槽连通。所述分流铜套头与前分流接头之间、前分流接头与磁芯之间、磁芯与后分流接头之间均通过密封圈连接。所述冷却水进水管、分流铜套头、铜丝头、铜接头、铜堵头均为黄铜材质。所述冷却水进水管与冷却水出水管的外径均为6mm,壁厚为1mm。所述密封圈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前分流接头与后分流接头的材质为硅胶。所述瓷管采用97陶瓷制作而成,外径为20mm,壁厚为2mm。本技术应用时,冷却水通过循环泵由冷却水进水管进入,由分流铜套头中心内腔,直接进入前分流接头的内腔,再进入磁芯内腔冷却,然后通过后分流接头,由内腔进入磁芯外表面的凹槽,回流至磁芯表面,继续冷却磁芯,升温后的冷却水再由前分流接头外表面的凹槽通过,进入分流铜套头的回水孔,由冷却水出水管返回。本技术阻抗器外壳耐高温耐磨,内部磁芯磁通量高,效率高又节能,整个阻抗器结构紧凑,适用于不锈钢高频焊接中的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各结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的阻抗器内部冷却水流动方向示意图。图中:1、冷却水进水管;2、分流铜套头;3、密封圈;4、前分流接头;5、磁芯;6、后分流接头;7、冷却水出水管;8、铜丝头;9、铜接头;10、瓷管;11、铜堵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实施例如图2所示,应用于不锈钢换热盘管高频连续制管的新型阻抗器,冷却水进水管1连接分流铜套头2的内腔,冷却水出水管7连接分流铜套头2的回水孔,分流铜套头2的内腔连接前分流接头4的内腔,前分流接头4外表面的凹槽连接分流铜套头2的回水孔,前分流接头4连接磁芯5,磁芯5连接后分流接头6;铜丝头8与铜接头9连接后套接于分流铜套头2外部,瓷管10与铜接头9连接并套接于前分流接头4、磁芯5、后分流接头6外部,铜堵头11连接于瓷管10的尾端。所述磁芯5为IPHZRS15X200磁芯,包括位于中心的内腔及均布于外表面的凹槽,所述内腔与前分流接头4的内腔连通,所述凹槽分别与后分流接头6、前分流接头4的表面凹槽连通。所述分流铜套头2与前分流接头4之间、前分流接头4与磁芯5之间、磁芯5与后分流接头6之间均通过密封圈3连接。所述冷却水进水管1、分流铜套头2、铜丝头8、铜接头9、铜堵头11均为黄铜材质。所述冷却水进水管1与冷却水出水管7的外径均为6mm,壁厚为1mm。所述密封圈3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前分流接头4与后分流接头6的材质为硅胶。所述瓷管10采用97陶瓷制作而成,外径为20mm,壁厚为2mm。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冷却水通过循环泵由冷却水进水管1进入,由分流铜套头2中心内腔,直接进入前分流接头4的内腔,再进入磁芯5内腔冷却,然后通过后分流接头6,由内腔进入磁芯5外表面的凹槽,回流至磁芯5表面,继续冷却磁芯5,升温后的冷却水再由前分流接头4外表面的凹槽通过,进入分流铜套头2的回水孔,由冷却水出水管7返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不锈钢换热盘管高频连续制管的新型阻抗器,其特征在于:冷却水进水管(1)连接分流铜套头(2)的内腔,冷却水出水管(7)连接分流铜套头(2)的回水孔,分流铜套头(2)的内腔连接前分流接头(4)的内腔,前分流接头(4)外表面的凹槽连接分流铜套头(2)的回水孔,前分流接头(4)连接磁芯(5),磁芯(5)连接后分流接头(6);铜丝头(8)与铜接头(9)连接后套接于分流铜套头(2)外部,瓷管(10)与铜接头(9)连接并套接于前分流接头(4)、磁芯(5)、后分流接头(6)外部,铜堵头(11)连接于瓷管(10)的尾端。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不锈钢换热盘管高频连续制管的新型阻抗器,其特征在于:冷却水进水管(1)连接分流铜套头(2)的内腔,冷却水出水管(7)连接分流铜套头(2)的回水孔,分流铜套头(2)的内腔连接前分流接头(4)的内腔,前分流接头(4)外表面的凹槽连接分流铜套头(2)的回水孔,前分流接头(4)连接磁芯(5),磁芯(5)连接后分流接头(6);铜丝头(8)与铜接头(9)连接后套接于分流铜套头(2)外部,瓷管(10)与铜接头(9)连接并套接于前分流接头(4)、磁芯(5)、后分流接头(6)外部,铜堵头(11)连接于瓷管(10)的尾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不锈钢换热盘管高频连续制管的新型阻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5)为IPHZRS15X200磁芯,包括位于中心的内腔及均布于外表面的凹槽,所述内腔与前分流接头(4)的内腔连通,所述凹槽分别与后分流接头(6)、前分流接头(4)的表面凹槽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不锈钢换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晗刘永哲于钟艺
申请(专利权)人:BAC大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