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铅冶炼过程中余热利用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余热利用
,具体是涉及一种再生铅冶炼过程中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冷却机的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的设计仅仅基于对矿渣冷却的单体作用,而几乎没有考虑对铅矿渣显热的回收利用;换言之,目前冷却机的结构和操作参数已经很难适应铅矿渣显热的高效回收与利用,冷却机在显热回收与利用上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弊端,冷却机漏风的存在使得铅渣显热大量散失,同时使得用于鼓风冷却的鼓风机电耗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铅冶炼过程中余热利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再生铅冶炼过程中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反应箱;所述反应箱一侧表面固定有竖板,相对的另一侧表面开有第三圆形通孔,顶面开有第四圆形通孔,沿第四圆形通孔均布有条形槽;所述竖板表面固定有内齿圈,竖板端面活动安装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一端通过摆臂活动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内齿圈啮合;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齿轮之间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通过第一连接轴与第一按压轴铰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杆通过第二连接轴与第二按压轴铰接连接;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铅冶炼过程中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箱(1);所述反应箱(1)侧表面固定有竖板(101),顶面滑动安装有滑块(404);所述竖板(101)上固定有内齿圈(201),端面活动安装有主动轴(202),所述主动轴(202)一端通过摆臂(203)活动安装有齿轮(204),所述齿轮(204)与内齿圈(201)啮合;所述反应箱(1)侧表面活动安装有第一锥齿轮(401),顶面活动安装有第二锥齿轮(402),所述第一锥齿轮(401)与第二锥齿轮(402)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401)表面开有第一转动通孔,所述第二锥齿轮(402)底面固定有螺盘(403);所述反应箱(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铅冶炼过程中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箱(1);所述反应箱(1)侧表面固定有竖板(101),顶面滑动安装有滑块(404);所述竖板(101)上固定有内齿圈(201),端面活动安装有主动轴(202),所述主动轴(202)一端通过摆臂(203)活动安装有齿轮(204),所述齿轮(204)与内齿圈(201)啮合;所述反应箱(1)侧表面活动安装有第一锥齿轮(401),顶面活动安装有第二锥齿轮(402),所述第一锥齿轮(401)与第二锥齿轮(402)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401)表面开有第一转动通孔,所述第二锥齿轮(402)底面固定有螺盘(403);所述反应箱(1)侧表面固定有阀门安装盘(501),所述阀门安装盘(501)上活动安装有阀门(502)、第三锥齿轮(503)和第四锥齿轮(504),所述第三锥齿轮(503)和第四锥齿轮(504)啮合;所述第四锥齿轮(504)上开有第二转动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铅冶炼过程中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101)上固定有T形架(102),所述T形架(102)一端竖直固定有方形凸起,相对设置的两个方形凸起之间固定有内齿圈(2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铅冶炼过程中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202)端面固定有摆臂(203),所述摆臂(203)上活动安装有齿轮(204),所述主动轴(202)与电机输出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铅冶炼过程中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箱(1)顶面开有第四圆形通孔,沿第四圆形通孔均布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404);所述螺盘(403)活动安装于第四圆形通孔内,所述螺盘(403)上开有螺旋槽,所述螺盘(403)和第二锥齿轮(402)上均开有物料进孔,所述滑块(404)端面固定有三角形凸起,滑块(404)上固定有螺旋状啮合齿,所述螺旋状啮合齿与螺旋槽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铅冶炼过程中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502)截面为扇形,阀门(502)周侧穿置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活动安装于阀门安装盘(5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磊,王脐君,曹睿,蔡以辉,王振飞,
申请(专利权)人:骆驼集团安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