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花碱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6935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泡花碱搅拌装置,属于泡花碱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架、盛料桶、桶盖、传动组件、支撑组件、第一搅拌组件、第二搅拌组件和加热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位于安装架的上方且传动组件与安装架相连接,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均位于盛料桶内且第二搅拌组件位于第一搅拌组件的内部,所述支撑组件位于第一搅拌组件的上方且支撑组件与第一搅拌组件转动配合,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支撑组件的上方且加热组件与桶盖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传动组件带动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可对盛料桶内的原料进行搅拌,通过加热组件可对原料进行加热,提高原料的混合速度。

A Stirring Device for Soda Alkal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泡花碱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泡花碱
,尤其是涉及一种泡花碱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硅酸钠又名泡花碱、水玻璃,无色、青绿色或棕色的固体或粘稠液体。硅酸钠是由硅石(石英砂)、纯碱(或土碱)在熔化窖炉中共熔,冷却粉碎制得,其燃料为煤、天然气、煤气均可,泡花碱的用途非常广泛,遍及各个领域,在化工系统被用来制造硅胶、白炭黑、沸石分子筛、偏硅酸钠、硅溶胶、层硅及速溶粉状泡花碱、硅酸钾钠等各种硅酸盐类产品,是硅化合物的基本原料;在轻工业中是洗衣粉、肥皂等洗涤剂中不可缺少的原料,也是水质软化剂、助沉剂;在纺织工业中用于助染、漂白和浆纱;在机械行业中广泛用于铸造、砂轮制造和金属防腐剂等;在建筑行业中用于制造快干水泥、耐酸水泥防水油、土壤固化剂、耐火材料等;在农业方面可制造硅素肥料;另外泡花碱作为粘合剂,广泛应用于纸板(瓦楞纸)纸箱的粘合剂,泡花碱生产时需要对原料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液体泡花碱,但是现有的搅拌装置在搅拌原料时容易出现混合不均匀、搅拌效率低、耗能大等缺陷,如果搅拌时搅拌速度过快还会引起温度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泡花碱搅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搅拌装置容易导致搅拌不均匀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泡花碱搅拌装置,包括安装架、盛料桶、桶盖、传动组件、支撑组件、第一搅拌组件、第二搅拌组件和加热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位于安装架的上方且传动组件与安装架相连接,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均位于盛料桶内且第二搅拌组件位于第一搅拌组件的内部,所述支撑组件位于第一搅拌组件的上方且支撑组件与第一搅拌组件转动配合,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支撑组件的上方且加热组件与桶盖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第一皮带轮、连接带、传动座、传动轴、第二皮带轮和蜗杆,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架上且驱动电机呈水平状态设置,所述第一皮带轮位于驱动电机的旁侧且第一皮带轮与驱动电机的主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座位于安装架上且传动座的底部与安装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位于传动座上且传动轴与传动座转动配合,所述第二皮带轮位于传动座的旁侧且第二皮带轮套设在传动轴上,所述连接带位于安装架的旁侧且皮带的一端套设在第一皮带轮上,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二皮带轮上,所述蜗杆位于传动轴上且蜗杆呈水平状态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和四个支撑柱,所述支撑座位于盛料桶的上方,四个所述支撑柱均位于盛料桶上且四个支撑柱的一端均与盛料桶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均与支撑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包括转动杆、第一齿盘、第二齿盘、连接座、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限位盘,所述转动杆位于支撑座的下方且转动杆的顶部与支撑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盘位于支撑座的下方且第一齿盘套设在转动杆上,所述第二齿盘位于第一齿盘的下方且第二齿盘套设在转动杆上,所述连接座位于第二齿盘的下方且连接座套设在转动杆的底部,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均位于连接座上且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转动轴位于第一套管上且第一转动轴与第一套管插接配合,所述第二转动轴位于第二套管上且第二转动轴与第二套管插接配合,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第一转动轴的端部,所述第二齿轮套设在第二转动轴的端部,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与第二齿盘相啮合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呈倾斜状态设置,所述限位盘位于转动杆的下方且限位盘的内侧壁与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搅拌组件包括第三套管、第四套管和若干搅拌叶片,所述第三套管位于第一转动轴上且第三套管与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套管位于第二转动轴上且第四套管与第二转动轴固定连接,若干所述搅拌叶片分别位于第三套管和第四套管上。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四个加热管,四个所述加热管均位于桶盖上且四个加热管围绕着桶盖的轴线均匀设置,四个所述加热管均呈水平状态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盛料桶上设有卡接块和出料管,所述卡接块的一端与盛料桶固定连接且卡接块上设有通孔,所述出料管的一端插接在盛料桶上,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穿过卡接块。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管为软管。进一步的,所述桶盖上设有与蜗杆相对应的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大于蜗杆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本技术通过安装架上的传动组件带动支撑组件上的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通过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可对盛料桶内盛放的原料进行搅拌,可防止只使用单一部件搅拌的装置搅拌不充分的问题,通过桶盖上的加热组件可对原料进行加热,加快原料混合的速度。其二,本技术中设置有传动组件、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带动连接带,连接带带动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带动传动座上的传动轴,传动轴带动蜗杆,蜗杆带动位于转动杆上的第一齿盘,第一齿盘带动转动杆和第二齿盘,第二齿盘带动与其相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带动第一连接轴、第一套管和第三套管,第二齿轮带动第二连接轴、第二套管和第四套管,第三套管和第四套管分别带动位于这两个套管上的若干搅拌叶片,可对盛料桶内的原料进行搅拌,防止搅拌不均匀。其三,本技术中设置有加热组件,在传动组件带动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对盛料桶内的原料进行搅拌时,四个加热管可对原料进行加热,加快原料的混合速度。其四,本技术中设置有出料管和卡接块,在盛料桶内的原料被搅拌加热成液体泡花碱后,可将出料管从卡接块上取下,将出料管的管口对应放置到指定的位置,将盛料桶内的液体泡花碱通过出料管输送到相应的位置,而且出料管是软管,不会在弯曲或拉扯中被扯裂或是扯断。其五,本技术中的桶盖上设置有圆孔,圆孔的直径大于蜗杆的直径,本装置使用时,桶盖还能保证盛料桶内的温度,同时也不会影响到延伸至盛料桶内的蜗杆进行传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桶盖和加热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安装架1,盛料桶2,卡接块2a,出料管2b,桶盖3,传动组件4,驱动电机4a,第一皮带轮4b,连接带4c,传动座4d,传动轴4e,第二皮带轮4f,蜗杆4g,支撑组件5,支撑座5a,支撑柱5b,第一搅拌组件6,转动杆6a,第一齿盘6b,第二齿盘6c,连接座6d,第一套管6e,第二套管6f,第一转动轴6g,第二转动轴6h,第一齿轮6i,第二齿轮6j,限位盘6k,第二搅拌组件7,第三套管7a,第四套管7b,搅拌叶片7c,加热组件8,加热管8a。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泡花碱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盛料桶(2)、桶盖(3)、传动组件(4)、支撑组件(5)、第一搅拌组件(6)、第二搅拌组件(7)和加热组件(8),所述传动组件(4)位于安装架(1)的上方且传动组件(4)与安装架(1)相连接,所述第一搅拌组件(6)和第二搅拌组件(7)均位于盛料桶(2)内且第二搅拌组件(7)位于第一搅拌组件(6)的内部,所述支撑组件(5)位于第一搅拌组件(6)的上方且支撑组件(5)与第一搅拌组件(6)转动配合,所述加热组件(8)位于支撑组件(5)的上方且加热组件(8)与桶盖(3)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花碱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盛料桶(2)、桶盖(3)、传动组件(4)、支撑组件(5)、第一搅拌组件(6)、第二搅拌组件(7)和加热组件(8),所述传动组件(4)位于安装架(1)的上方且传动组件(4)与安装架(1)相连接,所述第一搅拌组件(6)和第二搅拌组件(7)均位于盛料桶(2)内且第二搅拌组件(7)位于第一搅拌组件(6)的内部,所述支撑组件(5)位于第一搅拌组件(6)的上方且支撑组件(5)与第一搅拌组件(6)转动配合,所述加热组件(8)位于支撑组件(5)的上方且加热组件(8)与桶盖(3)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花碱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4)包括驱动电机(4a)、第一皮带轮(4b)、连接带(4c)、传动座(4d)、传动轴(4e)、第二皮带轮(4f)和蜗杆(4g),所述驱动电机(4a)固定安装在安装架(1)上且驱动电机(4a)呈水平状态设置,所述第一皮带轮(4b)位于驱动电机(4a)的旁侧且第一皮带轮(4b)与驱动电机(4a)的主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座(4d)位于安装架(1)上且传动座(4d)的底部与安装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4e)位于传动座(4d)上且传动轴(4e)与传动座(4d)转动配合,所述第二皮带轮(4f)位于传动座(4d)的旁侧且第二皮带轮(4f)套设在传动轴(4e)上,所述连接带(4c)位于安装架(1)的旁侧且连接带(4c)的一端套设在第一皮带轮(4b)上,所述连接带(4c)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二皮带轮(4f)上,所述蜗杆(4g)位于传动轴(4e)上且蜗杆(4g)呈水平状态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花碱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5)包括支撑座(5a)和四个支撑柱(5b),所述支撑座(5a)位于盛料桶(2)的上方,四个所述支撑柱(5b)均位于盛料桶(2)上且四个支撑柱(5b)的一端均与盛料桶(2)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支撑柱(5b)的另一端均与支撑座(5a)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泡花碱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组件(6)包括转动杆(6a)、第一齿盘(6b)、第二齿盘(6c)、连接座(6d)、第一套管(6e)、第二套管(6f)、第一转动轴(6g)、第二转动轴(6h)、第一齿轮(6i)、第二齿轮(6j)和限位盘(6k),所述转动杆(6a)位于支撑座(5a)的下方且转动杆(6a)的顶部与支撑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建东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