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商洛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路面环保节能吨加气铁尾矿型行道砖的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6577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面环保节能吨加气铁尾矿型行道砖的制造装置。其包括主箱体、加工机体、升降机体和输出平台,所述主箱体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工机体,所述输出平台固定连接在所述主箱体左端底部,所述主箱体内设有运转腔,所述运转腔后端设有第一传动腔,所述运转腔与所述第一传动腔之间转动连接有左右对称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传动腔后端内壁内嵌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前端输出端末端与右端所述第一转轴后端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位于所述运转腔内的第一滚筒,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内的第二滚筒。

A Manufacturing Device for Pavement Environment-friendly and Energy-saving Tons of Air-filled Iron Tailings Type Roadway Brick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面环保节能吨加气铁尾矿型行道砖的制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材加工制造
,具体是一种路面环保节能吨加气铁尾矿型行道砖的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加气块是以硅质材料(砂、粉煤灰及含硅尾矿等)和钙质材料(石灰、水泥)为主要原料,掺加发气剂(铝粉),通过配料、搅拌、浇注、预养、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过程制成的轻质多孔硅酸盐制品。因其经发气后含有大量均匀而细小的气孔,故名混凝土加气块。然而现有的加气砖制造装置是采用大型工厂,流水线的加工方式,将搅拌、浇注、蒸压和出料等过程一一实现,但是此种制造方式不仅占用较大的厂房面积,前期投入成本较大,制造成本较大,生产效率低,操作复杂,完成工序时间较长,而且由于流水线的成产制造方式,物料的撒漏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路面环保节能吨加气铁尾矿型行道砖的制造装置,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加气砖制造装置体型较大、操作复杂、加工效率较低、加工效果较差、流水线较长等问题,其具有操作便利、集中化功能区、加工效果较好等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路面环保节能吨加气铁尾矿型行道砖的制造装置,其包括主箱体、加工机体、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面环保节能吨加气铁尾矿型行道砖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箱体(100)、加工机体(131)、升降机体(121)和输出平台(106),所述主箱体(100)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工机体(131),所述输出平台固定连接在所述主箱体(100)左端底部,所述主箱体(100)内设有运转腔(101),所述运转腔(101)后端设有第一传动腔(141),所述运转腔(101)与所述第一传动腔(141)之间转动连接有左右对称的第一转轴(112),所述第一传动腔(141)后端内壁内嵌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前端输出端末端与右端所述第一转轴(112)后端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12)上设有位于所述运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面环保节能吨加气铁尾矿型行道砖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箱体(100)、加工机体(131)、升降机体(121)和输出平台(106),所述主箱体(100)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工机体(131),所述输出平台固定连接在所述主箱体(100)左端底部,所述主箱体(100)内设有运转腔(101),所述运转腔(101)后端设有第一传动腔(141),所述运转腔(101)与所述第一传动腔(141)之间转动连接有左右对称的第一转轴(112),所述第一传动腔(141)后端内壁内嵌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前端输出端末端与右端所述第一转轴(112)后端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12)上设有位于所述运转腔(101)内的第一滚筒(111),所述第一转轴(112)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141)内的第二滚筒(164),所述的两个第一滚筒(111)之间动力连接有第一输送履带(109),所述运转腔(101)内转动连接有水平等距分布并且位于所述的两个第一滚筒(111)之间的第一支撑滚筒(110),所述第一输送履带(109)外侧端面上设有中心对称的定位砖模具组件,所述的两个第二滚筒(164)上动力连接有第二输送履带(143),所述第一传动腔(141)内转动连接有水平等距分布并且位于所述的两个第而滚筒(164)之间的第二支撑滚筒(142),所述第二输送履带(143)外侧端面上设有中心对称的推力凸出部组件,所述加工机体(131)内自右而左依次设有搅拌定量浇注一体化装置、夯实装置和蒸压装置,其中,所述搅拌定量浇注一体化装置设置在升降机体(121)和加工机体(131)之间,其包括开口向上设置在所述加工机体(131)顶部内的搅拌腔(115),所述搅拌腔(115)底部中心连通设有与所述运转腔(101)连通的浇注道(113),所述升降机体(121)内设有第二传动腔(122),所述第二传动腔(122)底部壁体内转动连接有左右对称的升降螺杆(120),所述升降螺杆(120)顶部伸进所述第二传动腔(122)内并且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165),所述升降螺纹杆(120)底部伸进所述加工机体(131)内部并且与之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腔(122)顶部内壁内嵌设有第二电机(123),所述第二电机(123)底部输出端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124),所述第二带轮(124)与所述第一带轮(165)之间动力连接有皮带(125),所述升降机体(121)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椎塞所述搅拌腔(115)的密封圈(118),所述升降机体(121)底部端面内嵌设有位于所述浇注道(113)顶部的第三电机(119),所述第三电机(119)底部输出端末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116),所述搅拌轴(116)外侧周向设有用于在所述搅拌腔(115)内搅拌的搅拌桨(117),所述搅拌轴(116)底部伸进所述浇注道(113)内并且在其上设有与所述浇注道(113)内壁滑动连接的螺旋纹(114);所述夯实装置包括开凿在所述加工机体(131)内并且与所述运转腔(101)相通的第一滑槽(138),所述第一滑槽(138)内滑动连接有重锤(140),所述重锤(140)顶部铰接连接有承重杆(139),所述第一滑槽(138)内转动连接有位于所述重锤(140)顶部的曲轴(137),所述曲轴(137)与所述承重杆(139)顶部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滑槽(138)后端设有用于受所述推力凸出部组件控制的定位启动动力源装置;所述蒸压装置包括开凿在所述加工机体(131)内位于所述第一滑槽(138)左端的第二滑槽(135),所述第二滑槽(135)顶部嵌设有强力电磁器(132),所述强力电磁器(132)顶部设有缓冲腔(128),所述缓冲腔(128)内滑动连接有蒸压盒(134),所述蒸压盒(134)顶部设有用于与所述强力电磁器(132)磁力连接的永磁铁(133),所述蒸压盒(134)顶部中心贯穿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钢管(126),所述钢管(126)贯穿所述永磁铁(133)和强力电磁器(132)并且伸进所述缓冲腔(128)内,所述钢管(126)顶部末端密封连接有连接件(12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绪旺
申请(专利权)人:商洛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