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马达和送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5736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6:00
定子、马达和送风机。该定子用于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的外转子型马达,定子具有:定子铁芯,其由多个电磁钢板层叠而成;绝缘体,其覆盖定子铁芯的至少一部分;线圈,其由隔着绝缘体而卷绕于定子铁芯的导线构成;连接基板,其连接着线圈的导线端部;引线,其与连接基板连接。定子铁芯具有:铁芯背部,其以旋转轴线为中心轴线呈环状包围中心轴线;多个齿,它们从铁芯背部沿径向延伸。绝缘体具有:齿绝缘部,其覆盖齿;铁芯背部绝缘部,其位于齿绝缘部的铁芯背部侧,覆盖铁芯背部的至少一部分。铁芯背部绝缘部具有:多个基板保持部,它们对连接基板进行保持;引线保持部,其对引线进行保持。从连接基板引出的引线的一部分保持于引线保持部。

Stator, motor and bl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子、马达和送风机
本技术涉及定子、马达和送风机。
技术介绍
例如公知有日本公开公报特开2007-259595号公报所记载的磁铁发电机。在日本公开公报特开2007-259595号公报的马达中,在将各相的引出线16和输出引线分别电连接之后,分别插入至第1保护管19。为了确保引出线16的耐振性,被第1保护管19包覆的引出线16被树脂带23向发电线圈主体15的端面侧按压。与电气设备(未图示)连接的输出引线的端部被第2保护管20包覆。输出引线经由第2保护管20而被引线夹21固定。引线夹21通过螺钉22固定于定子铁心9。但是,根据日本公开公报特开2007-259595号公报的马达,将输出引线固定于与发电线圈体重叠的位置,因此在对输出引线进行固定时,有可能使线圈发电线圈体损伤。另外,磁铁发电机的高度增高,从而在小型化方面,将输出引线配置于与发电线圈体重叠的位置成为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例示的实施方式鉴于上述问题点,其目的在于防止基板与引线的断线。本技术例示的实施方式是定子,其用于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的外转子型马达,所述定子具有:定子铁芯,其由多个电磁钢板层叠而成;绝缘体,其覆盖所述定子铁芯的至少一部分;线圈,其由隔着所述绝缘体而卷绕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导线构成;连接基板,其连接着所述线圈的导线端部;以及引线,其与所述连接基板连接。所述定子铁芯具有:铁芯背部,其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轴线呈环状包围所述中心轴线;以及多个齿,它们从所述铁芯背部沿径向延伸。所述绝缘体具有:齿绝缘部,其覆盖所述齿;以及铁芯背部绝缘部,其位于所述齿绝缘部的所述铁芯背部侧,覆盖所述铁芯背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铁芯背部绝缘部具有:多个基板保持部,它们对所述连接基板进行保持;以及引线保持部,其对所述引线进行保持。从所述连接基板引出的所述引线的一部分保持于所述引线保持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引线保持部具有:主体部,其从所述铁芯背部绝缘部沿轴向延伸;径向支承部,其从所述主体部沿径向延伸;以及轴向支承部,其从所述径向支承部的端部沿轴向延伸,所述引线保持部形成由所述主体部、所述径向支承部和所述轴向支承部包围的引线插通部,所述引线保持于所述引线插通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引线保持部中,所述主体部位于比所述轴向支承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部具有从所述径向支承部侧朝向所述铁芯背部绝缘部侧扩展的肋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铁芯背部绝缘部具有引线引导部,所述引线引导部位于所述引线保持部与所述连接基板之间,从所述铁芯背部绝缘部沿轴向延伸。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定子具有多个所述引线引导部。在所述引线保持部与所述连接基板之间,所述引线引导部的至少一个位于比所述引线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并且,所述引线引导部的至少一个位于比所述引线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基板保持部具有:第1基板保持部,其在轴向上对所述连接基板进行支承;以及第2基板保持部,其在径向上对所述连接基板进行支承。所述第2基板保持部中的至少一个配置于所述连接基板的缘部中的引出有所述引线的一面侧。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2基板保持部在轴向端部具有沿径向延伸的爪部。所述连接基板的轴向端面与所述爪部接触而固定。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引线的端部具有与所述连接基板连接的引线连接部。所述引线连接部配置于所述铁芯背部绝缘部与所述连接基板之间的轴向间隙中。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铁芯背部绝缘部具有多个导线引导部,所述多个导线引导部沿轴向延伸并且沿周向排列而配置。从所述线圈引出的所述导线的一部分经由所述导线引导部而与所述连接基板连接。本技术例示的实施方式的马达具有:上述定子;转子,其配置于比所述定子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并且具有与所述定子对置的磁铁;轴,其对所述定子的径向内端进行支承,在所述中心轴线上沿轴向延伸;以及托架,其支承于所述轴的一端,与所述定子在轴向上对置。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托架具有在与所述中心轴线交叉的方向上扩展的托架基座部。所述托架基座部的外缘部具有向径向内侧凹陷的插入部。所述引线的一部分收纳于所述插入部,而且,所述引线的一部分在所述托架基座部上被保持部件保持。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入部位于比所述引线保持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入部相对于连结所述中心轴线和所述引线保持部的假想线配置在从所述连接基板引出有所述引线的所述连接基板的端部所处的一侧的周向位置。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入部相对于连结所述中心轴线和所述引线保持部的假想线配置在与从所述连接基板引出有所述引线的所述连接基板的端部所处的一侧相反的另一侧的周向位置。本技术例示的实施方式的送风机具有:上述马达;以及多个叶片,它们设置于所述转子,通过所述马达的驱动而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根据本技术例示的实施方式,能够防止基板与引线的断线。另外,马达具有上述定子,因此在马达中,也能够防止基板与引线的断线。另外,送风机具有上述马达,因此在送风机中,也能够防止基板与引线的断线。由以下的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送风机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纵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定子铁芯和绝缘体的俯视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定子铁芯和绝缘体的仰视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定子的从轴向观察的仰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定子铁芯、绝缘体、连接基板和引线的侧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定子和托架的从轴向观察的仰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定子和托架的从轴向观察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例示的实施方式的送风机100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技术的范围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本技术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任意进行变更。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为了容易理解各结构,有时使各构造中的比例尺或数量等与实际的构造不同。在本说明书中,在搭载于送风机100的马达10中,将与马达10的中心轴线J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与马达10的中心轴线J垂直的方向称为“径向”,将沿着以马达10的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称为“周向”。同样地,在送风机100中,在组装有马达10的状态下也将与马达10的轴向、径向和周向一致的方向分别简称为“轴向”、“径向”和“周向”。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马达10中,将轴向作为上下方向,相对于定子22将轴承部40侧作为上方而对各部的形状或位置关系进行说明。上下方向仅是用于说明的名称,不限定马达10在使用状态下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送风机100的立体图。例如本技术的送风机100例如是吊扇。送风机100具有马达10和多个叶片101。多个叶片101设置于后述的马达10的转子30,通过马达10的驱动而绕中心轴线J旋转。即,送风机100具有:马达10;以及多个叶片101,它们设置于转子30,通过马达10的驱动而绕中心轴线J旋转。马达10的轴21沿着中心轴线J进行配置。作为吊扇的送风机100例如设置于室内的顶棚,多个叶片101通过绕中心轴线J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子,其用于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的外转子型马达,所述定子具有:定子铁芯,其由多个电磁钢板层叠而成;绝缘体,其覆盖所述定子铁芯的至少一部分;线圈,其由隔着所述绝缘体而卷绕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导线构成;连接基板,其连接着所述线圈的导线端部;以及引线,其与所述连接基板连接,所述定子铁芯具有:铁芯背部,其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轴线呈环状包围所述中心轴线;以及多个齿,它们从所述铁芯背部沿径向延伸,所述绝缘体具有:齿绝缘部,其覆盖所述齿;以及铁芯背部绝缘部,其位于所述齿绝缘部的所述铁芯背部侧,覆盖所述铁芯背部的至少一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背部绝缘部具有:多个基板保持部,它们对所述连接基板进行保持;以及引线保持部,其对所述引线进行保持,从所述连接基板引出的所述引线的一部分保持于所述引线保持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1.29 JP 2018-0130441.一种定子,其用于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的外转子型马达,所述定子具有:定子铁芯,其由多个电磁钢板层叠而成;绝缘体,其覆盖所述定子铁芯的至少一部分;线圈,其由隔着所述绝缘体而卷绕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导线构成;连接基板,其连接着所述线圈的导线端部;以及引线,其与所述连接基板连接,所述定子铁芯具有:铁芯背部,其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轴线呈环状包围所述中心轴线;以及多个齿,它们从所述铁芯背部沿径向延伸,所述绝缘体具有:齿绝缘部,其覆盖所述齿;以及铁芯背部绝缘部,其位于所述齿绝缘部的所述铁芯背部侧,覆盖所述铁芯背部的至少一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背部绝缘部具有:多个基板保持部,它们对所述连接基板进行保持;以及引线保持部,其对所述引线进行保持,从所述连接基板引出的所述引线的一部分保持于所述引线保持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保持部具有:主体部,其从所述铁芯背部绝缘部沿轴向延伸;径向支承部,其从所述主体部沿径向延伸;以及轴向支承部,其从所述径向支承部的端部沿轴向延伸,所述引线保持部形成由所述主体部、所述径向支承部和所述轴向支承部包围的引线插通部,所述引线保持于所述引线插通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线保持部中,所述主体部位于比所述轴向支承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具有从所述径向支承部侧朝向所述铁芯背部绝缘部侧扩展的肋部。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背部绝缘部具有引线引导部,所述引线引导部位于所述引线保持部与所述连接基板之间,从所述铁芯背部绝缘部沿轴向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具有多个所述引线引导部,在所述引线保持部与所述连接基板之间,所述引线引导部的至少一个位于比所述引线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并且,所述引线引导部的至少一个位于比所述引线靠径向内侧的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基板保持部具有:第1基板保持部,其在轴向上对所述连接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仓本聪内野乔志白石有贵延大山诚一小野真彦津江佑哉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