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送风机以及电动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130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电动送风机、以及具备该电动送风机的电动吸尘器,根据该电动送风机,能够抑制电动机大型化、且实现高输出化,并且能够容易地将绕线卷绕在成对的绕线保持部。成对的线圈(35、35)通过通用的1根绕线(58)形成。绕线(58)的一端侧被配置成卷绕在成对的绕线保持部(51)的一方上的状态,中间部(58b)被配置成钩挂于倚靠部(54)的状态,另一端侧被配置成卷绕于成对的绕线保持部(51)的另一方上的状态。端子保持部(52)相对于倚靠部(54)的切线(L)而言位于倚靠部(54)相反侧,该倚靠部(54)的切线(L)通过绕线保持部(51)的齿牙(42)的根端侧的位置。

Electric blower and vacuum clea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送风机以及电动吸尘器
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具有具备成对的线圈的定子的电动送风机以及具备该电动送风机的电动吸尘器。
技术介绍
以往,例如,电动吸尘器的电动送风机等所使用的电动机亦即无刷电机具备:外周具有多个成对的磁极的转子、所具有的成对线圈呈相互对置并产生使转子旋转的力的定子、以及对转子的旋转位置进行检测的霍尔IC等位置检测单元,根据由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出的转子的旋转位置而对流向线圈的电流的方向进行切换,来使转子旋转。这样的结构中所使用的定子具有:形成为大致U字状(大致C字状)的定子铁心,定子铁心具备相互大致平行的1对齿牙,在各齿牙的周围呈梭芯状地形成绝缘体的绕线保持部,在该绕线保持部上卷绕绕线,来构成线圈。此时,通过使用1根绕线来形成1对线圈,从而实现自动绕线机进行绕线的高效化,并能够抑制与绕线连接的端子数。近年来,上述无刷电机由于寻求进一步的高输出化,因而出现了增加定子的极数的需求。另一方面,为了即使增加极数也要抑制大型化,而优选将定子铁心制成圆形状,并将齿牙配置成放射状。在这样地将齿牙配置成放射状的情况下,在以1根绕线形成1对线圈时,为了不使绕线的中间部在齿牙间的空间浮起而形成桥状,希望将该中间部暂时倚靠在定子铁心上的绝缘体。此外,即使是这样构成为使绕线的中间部倚靠在绝缘体,也希望能够利用自动绕线机来进行绕线。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4249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电动机的大型化且实现高输出化,并能够容易地将绕线卷绕于成对的绕线保持部的电动送风机以及具备该电动送风机的电动吸尘器。实施方式的电动送风机是:具备风扇和使该风扇旋转的电动机的电动送风机。电动机具备转子和定子。转子连接于风扇而被配置成旋转自如,构成固定磁极。定子被配置在转子的周围。该定子具备定子铁心、绝缘体、线圈以及端子。定子铁心具有成对的齿牙以及轭部。齿牙以朝向中央侧突出的方式被配置成放射状。轭部将齿牙连结起来。绝缘体具有:筒状的绕线保持部、倚靠部以及端子保持部。绕线保持部被各个齿牙插通。倚靠部在绕线保持部间被配置于轭部且朝向与齿牙交叉的方向突出。端子保持部对应于绕线保持部地被配置于轭部且朝向与倚靠部相同侧突出。线圈配置于各绕线保持部,在齿牙的前端部侧形成固定磁极。端子分别电连接于线圈且被配置在端子保持部。成对的线圈通过通用的1根绕线形成。绕线的一端侧配置成:被卷绕在成对的绕线保持部的一方上的状态,中间部以钩挂于倚靠部的状态配置,另一端侧被配置成:卷绕在成对的绕线保持部的另一方上的状态。端子保持部相对于倚靠部的切线而言位于倚靠部相反侧的位置,该倚靠部的切线通过绕线保持部的齿牙的根端部侧的位置。根据上述构成,能够节省空间且使定子的极数增加,从而能够抑制电动机大型化。另外,绕线时不会产生绕线不良、破损等,能够容易地将绕线卷绕于绕线保持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电动送风机的定子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该定子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该电动送风机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将该电动送风机进行局部切割所表示出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具备该电动送风机的电动吸尘器的立体图。符号说明11电动送风机13电动机14作为风扇的离心风扇21转子22定子33定子铁心34作为绝缘体的定子绝缘部35线圈36端子41作为轭部的背轭42齿牙51绕线保持部52端子保持部54倚靠部58绕线91电动吸尘器92吸尘器主体L切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一实施方式的构成进行说明。在图3以及图4中,11表示电动送风机。该电动送风机11具备电动机13。另外,该电动送风机11具备:作为风扇的离心风扇14。并且,该电动送风机11具备作为整流体(整流板)的扩散器15。此外,该电动送风机11具备风扇罩16。而且,该电动送风机11被未图示的控制电路控制驱动。电动机13既可以是整流子电机也可以是无刷电机,但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单相4极的无刷电机。而且,该电动机13具备转子21。另外,该电动机13具备定子22。并且,该电动机13具备传感器基板23。此外,该电动机13具备机架24。另外,以下,将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作为电动送风机11的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将电动送风机11的轴向的电动机13侧作为后方向(图4等所示的箭头RR侧),将离心风扇14侧作为前方向(图4等所示的箭头FR侧),进行说明。转子21形成旋转磁极。该转子21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是永磁铁型转子,但在电动机13是整流子电机的情况下,也可以是绕线型转子。该转子21具备传动轴26。此外,该转子21具备磁铁部27。并且,该转子21还可以具备至少1个套筒28。而且,该转子21经由一对轴承30而旋转自如地被保持于机架24。传动轴26是:作为电动机13的输出轴的旋转轴。该传动轴26连接有离心风扇14。具体而言,该传动轴26在从机架24突出的前端侧连接有离心风扇14。磁铁部27形成为圆形筒状,其中央部固定安装有传动轴26。在该磁铁部27形成有:在旋转方向(周向)上具有相互不同极性的且相邻接的磁极(旋转磁极)。因此,在该磁铁部27上,在旋转方向上N极与S极成对地依次交替地配置。套筒28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一对,与磁铁部27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相邻地被固定于传动轴26。其中,该套筒28并非是必须的构成要件。轴承30被安装于传动轴26的一端侧以及另一端侧,并分别被固定于机架24,并将转子21以旋转自如的方式保持于机架24。图2~图4所示的定子22构成:使转子21旋转的固定磁极。该定子22具备定子铁心33。此外,该定子22具备:作为绝缘体的定子绝缘部34。并且,该定子22具备线圈35。另外,该定子22具备端子36。定子铁心33形成为:层叠电磁钢板等薄板状的磁性体而具有大致恒定厚度的板状。该定子铁心33具备:作为轭部的圆形环状(圆形筒状)的背轭41。此外,该定子铁心33具备:4以上的偶数的齿牙42,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有4个齿牙42。并且,该定子铁心33具备机架安装部43。此外,该定子铁心33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分割部44上下二分割成各大致半圆弧状。背轭41将齿牙42间相互连结起来,形成出:通过卷绕于成对的齿牙42、42上的线圈35、35而产生的将固定磁极间磁(通过磁通)耦合的磁路。该背轭41形成为圆形弧状。齿牙42通过线圈35而形成固定磁极。这些齿牙42中,位于左右的齿牙42、42为磁性成对。此外,这些齿牙42从背轭41的内周部朝向中心方向、即转子21侧分别突出设置。即,该齿牙42沿着背轭41(或者说定子铁心33)的径向形成为长条状,根端部与背轭41连结,前端部呈:朝向定子铁心33的中央侧(中心侧)突出成自由端状的棱柱状。因此,齿牙42配置成放射状,在齿牙42与背轭41之间形成出扇形状的空间S。此外,在各齿牙42的前端部,构成有:与转子21的磁铁部27的外周面对置的磁作用面42c。该磁作用面42c用于使通过线圈35形成于各齿牙42的固定磁极作用于转子21的磁铁部27,且与转子21的磁铁部27的外周面隔着少许的间隙而分离。机架安装部43用于将定子铁心33(或者说定子22)固定于机架24。该机架安装部43在背轭41的外侧(外周侧)突出设置成四边形状,并被配置在各齿牙42各自的根端部附近。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送风机,是具备风扇和使该风扇旋转的电动机的电动送风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动机具备:转子,其与上述风扇连接而配置成旋转自如,构成旋转磁极;以及定子,其配置在该转子的周围,上述定子具备:定子铁心,其具有以向中央侧突出的方式呈放射状配置的成对的齿牙、以及将这些齿牙连接起来的轭部;绝缘体,其具备供上述齿牙分别插通的筒状的绕线保持部、在这些绕线保持部间配置于上述轭部且朝向与上述齿牙交叉的方向突出的倚靠部、以及与上述绕线保持部对应地配置在上述轭部且朝向与上述倚靠部相同侧突出的端子保持部;线圈,其配置于上述各绕线保持部,在上述齿牙的前端部侧形成固定磁极;以及端子,其与这些线圈分别电连接地配置在上述端子保持部,成对的上述线圈通过通用的1根绕线形成,上述绕线如下配置,即,一端侧被配置成:卷绕在成对的上述绕线保持部的一方的状态,中间部被配置成:钩挂于上述倚靠部的状态,另一端侧被配置成:卷绕于成对的上述绕线保持部的另一方的状态,上述端子保持部相对于上述倚靠部的切线而言,位于上述倚靠部相反侧,上述倚靠部的切线通过上述绕线保持部的上述齿牙的根端部侧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2.15 JP 2018-0254821.一种电动送风机,是具备风扇和使该风扇旋转的电动机的电动送风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动机具备:转子,其与上述风扇连接而配置成旋转自如,构成旋转磁极;以及定子,其配置在该转子的周围,上述定子具备:定子铁心,其具有以向中央侧突出的方式呈放射状配置的成对的齿牙、以及将这些齿牙连接起来的轭部;绝缘体,其具备供上述齿牙分别插通的筒状的绕线保持部、在这些绕线保持部间配置于上述轭部且朝向与上述齿牙交叉的方向突出的倚靠部、以及与上述绕线保持部对应地配置在上述轭部且朝向与上述倚靠部相同侧突出的端子保持部;线圈,其配置于上述各绕线保持部,在上述齿牙的前端部侧形成固定磁极;以及端子,其与这些线圈分别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原谅哉加藤胜英押切刚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