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人脸数据库的快速交叉识别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5652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5: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人脸识别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海量人脸数据库的快速交叉识别技术。海量人脸数据库的快速交叉识别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手段:通过基站获取的手机IMEI信息,检索到基站覆盖区域范围内的所有机主的身份证信息,通过基站检索获取的身份证信息,比对本地人脸数据库,将目标人脸识别范围缩小到基站内机主的人脸子集,提高人脸识别速度。通过机主的身份证信息,检索国家人口信息系统,通过检索国家人口信息系统,获取系统中机主的人脸信息,和摄像头获取的人脸信息以及本地人脸数据库的信息进行交叉对比识别,提高识别精度。

Fast Cross Recognition Technology for Massive Face Datab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量人脸数据库的快速交叉识别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人脸识别的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海量人脸数据库的快速交叉识别技术
技术介绍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聚类分析又称群分析,它是研究(样品或指标)分类问题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同时也是数据挖掘的一个重要算法。聚类(Cluster)分析是由若干模式(Pattern)组成的,通常,模式是一个度量(Measurement)的向量,或者是多维空间中的一个点。聚类分析以相似性为基础,在一个聚类中的模式之间比不在同一聚类中的模式之间具有更多的相似性。聚类分析具有以下要求:可伸缩性许多聚类算法在小于200个数据对象的小数据集合上工作得很好;但是,一个大规模数据库可能包含几百万个对象,在这样的大数据集合样本上进行聚类可能会导致有偏的结果。我们需要具有高度可伸缩性的聚类算法。不同属性许多算法被设计用来聚类数值类型的数据。但是,应用可能要求聚类其他类型的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海量人脸数据库的快速交叉识别技术,其特征在于海量人脸数据库的快速交叉识别技术通过基站获取的手机IMEI信息,检索到基站覆盖区域范围内的所有机主的身份证信息,通过基站检索获取的身份证信息,比对本地人脸数据库,将目标人脸识别范围缩小到基站内机主的人脸子集,提高人脸识别速度;通过机主的身份证信息,检索国家人口信息系统,通过检索国家人口信息系统,获取系统中机主的人脸信息,和摄像头获取的人脸信息以及本地人脸数据库的信息进行交叉对比识别,提高识别精度;海量人脸数据库的快速交叉识别技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根据手机IMEI信息检索机主身份证信息,形成检索目标人群子集。一部手机IMEI信息对应唯一的机...

【技术特征摘要】
1.海量人脸数据库的快速交叉识别技术,其特征在于海量人脸数据库的快速交叉识别技术通过基站获取的手机IMEI信息,检索到基站覆盖区域范围内的所有机主的身份证信息,通过基站检索获取的身份证信息,比对本地人脸数据库,将目标人脸识别范围缩小到基站内机主的人脸子集,提高人脸识别速度;通过机主的身份证信息,检索国家人口信息系统,通过检索国家人口信息系统,获取系统中机主的人脸信息,和摄像头获取的人脸信息以及本地人脸数据库的信息进行交叉对比识别,提高识别精度;海量人脸数据库的快速交叉识别技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根据手机IMEI信息检索机主身份证信息,形成检索目标人群子集。一部手机IMEI信息对应唯一的机主身份证信息,基站覆盖范围内所有IMEI信息对应的所有机主身份证信息形成目标人群子集S1。第二部:根据机主身份证信息,检索本地数据库,和S1进行与运算形成包含M张人脸图像的集合S。每张图像可以转换成一个N维的向量,然后把这M个向量放到一个集合S里。第三步:在获取到人脸向量集合S后,计算得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投信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