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套管全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869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灌注桩施工工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全套管全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面开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尺寸与钻孔装置的外径相同,所述基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钻机,所述钻机和中心孔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钢护筒,所述第一钢护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刃刀,所述第一钢护筒圆周外表面的顶部开设有限位孔。该种全套管全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工法,通过钻机将钢护筒送入地下,在钻孔后利用钢护筒对孔进行固定,在钢护筒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对外侧的土壤和岩层进行搅碎和挤压,使之形成护壁,相比于人工挖孔桩的方式来说效率较高,且安全性有保障,成型护壁的稳定性较好。

A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Full Rotary Bored Pile with Full Ca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套管全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灌注桩施工工艺
,具体为一种全套管全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灌注桩是一种先对施工地面进行钻孔,再向孔内灌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并使之凝固而制成的桩。常见的施工工艺有人工挖孔桩和泥浆护壁成孔等,由于施工的地区主要为杂填土、卵石地区、松散砂层、细角砾石层、流沙层、厚淤泥层、岩溶地层、地下水丰富砂层、回填土层等不稳定岩层,具有岩层不稳定、容易坍塌、不易成孔的特点,因而采用人工挖孔桩的工艺具有噪音,对于不稳定的岩层其成孔效率较低,由于需要人工进行挖孔,因而安全系数较低,护壁的稳定性一般,而采用泥浆护壁成孔的方式,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泥浆,不利于后续的清渣和灌浆,对于不稳定的岩层其成孔效率依然较低,由于采用机械成孔,因而其安全系数一般,护壁的稳定性也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套管全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具备全套管全回转钻孔装置成孔效率高、成孔稳定、安全性高、便于清渣灌浆等优点,解决了常见的灌注桩施工工艺由于岩层不稳定而成孔困难、护壁稳定性较低、人工挖孔安全性不高、泥浆护壁成孔不利于清渣灌浆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套管全回转钻孔机,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面开设有中心孔(101),所述中心孔(101)的尺寸与钻孔装置的外径相同,所述基座(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钻机(2),所述钻机(2)和中心孔(10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钢护筒(3),所述第一钢护筒(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刃刀(301),所述第一钢护筒(3)圆周外表面的顶部开设有限位孔(302),所述限位孔(302)在第一钢护筒(3)的顶部呈均匀分布,所述第一钢护筒(3)的顶面开设有卡槽(303),所述第一钢护筒(3)的顶部固定套接有后续钢护筒(4),所述后续钢护筒(4)的底部开设有固定孔(401)和螺栓孔(402),所述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套管全回转钻孔机,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面开设有中心孔(101),所述中心孔(101)的尺寸与钻孔装置的外径相同,所述基座(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钻机(2),所述钻机(2)和中心孔(10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钢护筒(3),所述第一钢护筒(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刃刀(301),所述第一钢护筒(3)圆周外表面的顶部开设有限位孔(302),所述限位孔(302)在第一钢护筒(3)的顶部呈均匀分布,所述第一钢护筒(3)的顶面开设有卡槽(303),所述第一钢护筒(3)的顶部固定套接有后续钢护筒(4),所述后续钢护筒(4)的底部开设有固定孔(401)和螺栓孔(402),所述固定孔(401)的尺寸与限位孔(302)的尺寸相同,所述后续钢护筒(4)圆周外表面的底部且位于固定孔(401)的上方位置处设有卡销(403),所述固定孔(401)和限位孔(30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套管全回转钻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机(2)由支腿(201)、机架(202)、操作杆(203)、楔形夹紧装置(204)、挡脚板(205)和扶手(206)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套管全回转钻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201)的底面与基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支腿(20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腿(201)在基座(1)的顶面呈均匀分布,所述支腿(201)通过气缸与机架(202)固定连接,所述机架(202)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操作杆(203),所述操作杆(203)的输出端与气缸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楔形夹紧装置(204)固定安装在机架(202)的上部,所述挡脚板(205)的底面与机架(202)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扶手(206)的底面与挡脚板(205)的顶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套管全回转钻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刃刀(301)的截面形状为底边倾斜的矩形,所述刃刀(301)在第一钢护筒(3)的底部呈均匀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套管全回转钻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30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卡槽(303)在第一钢护筒(3)的顶面呈对称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套管全回转钻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销(403)的数量和位置均与卡槽(303)的数量和位置相同,所述卡销(403)的尺寸与卡槽(303)的尺寸相适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套管全回转钻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由限位块(501)和内六角螺栓(502)组成,所述限位块(501)的外径与固定孔(401)的外径相同,所述限位块(501)的内径与螺栓孔(402)的内径相同,所述内六角螺栓(502)与螺栓孔(402)之间螺纹连接。8.一种全套管全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工作流程:S1、场地平整:首先用挖掘机对安装场地进行清理、平整,使地面达到安装设备的要求;S2、测量定位:按照设计图上孔桩的坐标,用全站仪定位孔桩中心点,吊装基座(1),根据中心孔(101)调整基座,偏差控制在两厘米以内;S3、安置钻机:用履带吊吊装钻机(2),并将其安置在已定位的基座(1)上,钻机(2)安置好后,通过调整侧面的操作杆(203)使钻机(2)整体水平,从而保证支腿(201)上方装置的水平,开启设备液压动力站,使设备通电,并调试其各项性能;S4、安装、转入第一节钢护筒:在楔形夹紧装置(204)完全打开的情况下,使用履带吊把第一钢护筒(3)吊装到基座(1)上,在吊放第一钢护筒(3)的过程中,应保证操作过程平稳缓慢,避免其与钻机(2)产生碰撞,安置第一钢护筒(3)后使其底部刃刀(301)的刃尖与地面之间留有作业空间(十五厘米左右),调整钻机(2)上的楔形夹紧装置(204)使其夹紧第一钢护筒(3),并使第一钢护筒(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沛王亚雄全昭立王佳宇吴友邡王杰周光福李兴王礼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建工梵净山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