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夹具第六固定支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气动夹具第六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在对汽车部件焊接时,需要将工件固定后,通过机械臂对工件进行加工焊接,但目前的固定支架固定效果固定较差,容易产生工件松动,从而使工件不符合规定,并且在夹具对工件固定时,如果没对准工件通孔,容易压坏工件,导致浪费材料,降低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气动夹具第六固定支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气动夹具第六固定支架,包括第五托架、第六托架、第十气缸和第十一气缸,所述第十气缸和第十一气缸均为二级伸缩气缸,所述第十气缸固定设于所述第五托架上,所述第十一气缸固定设于所述第六托架上,所述第十气缸和所述第十一气缸的一级活塞杆大于第一工件的通孔,所述第十气缸和所述第十一气缸的二级活塞杆小于第一工件的通孔,所述第十气缸的动力输出端和所述第十一气缸的动力输出端相对设置,所述第十气缸的二级活塞杆内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所述第十一气缸的二级活塞杆内设有与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相配合的第二红外传感器。本技术所述的气动夹具第六固定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夹具第六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五托架、第六托架、第十气缸和第十一气缸,所述第十气缸和第十一气缸均为二级伸缩气缸,所述第十气缸固定设于所述第五托架上,所述第十一气缸固定设于所述第六托架上,所述第十气缸和所述第十一气缸的一级活塞杆大于第一工件的通孔,所述第十气缸和所述第十一气缸的二级活塞杆小于第一工件的通孔,所述第十气缸的动力输出端和所述第十一气缸的动力输出端相对设置,所述第十气缸的二级活塞杆内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所述第十一气缸的二级活塞杆内设有与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相配合的第二红外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夹具第六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五托架、第六托架、第十气缸和第十一气缸,所述第十气缸和第十一气缸均为二级伸缩气缸,所述第十气缸固定设于所述第五托架上,所述第十一气缸固定设于所述第六托架上,所述第十气缸和所述第十一气缸的一级活塞杆大于第一工件的通孔,所述第十气缸和所述第十一气缸的二级活塞杆小于第一工件的通孔,所述第十气缸的动力输出端和所述第十一气缸的动力输出端相对设置,所述第十气缸的二级活塞杆内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所述第十一气缸的二级活塞杆内设有与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相配合的第二红外传感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夹具第六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设于所述第十气缸的二级活塞杆的边缘处,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设于所述第十一气缸的二级活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永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禾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