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麦青汁生产用压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3485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麦青汁生产用压榨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一侧通过支撑柱连接有入料筒,所述入料筒内壁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外侧固接有初压辊,所述转轴一端穿过所述入料筒一侧外壁并连接有被动齿轮,所述被动齿轮外侧绕接有传动链,所述传动链一侧绕接在主动轮上,所述入料筒外侧还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轮一侧中心处固接,所述底板顶部中心处设有压榨筒,所述压榨筒内设有压榨腔与电机腔,所述压榨腔与电机腔之间设有分隔板,所述电机腔内横向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顶部输出端连接驱动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高榨取效果,使压榨更加彻底,且可以方便的收集大麦青。

A Pressing Device for Barley Green Juic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麦青汁生产用压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麦青汁生产用压榨装置,属于大麦青汁制取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大麦若叶青汁是一种均衡含有人体所需六大基本营养素及几十种微量元素、具有显著排毒功效,并可营养细胞的高碱性纯天然健康食品,大麦若叶青汁,原材料是大麦生长到20~30公分的幼苗,因为此时期的幼苗所含各种营养素最为丰富,所以只选用此时期的幼苗为原料。在大麦青汁制取过程中,需要对大麦若叶进行清洗、烘干、打汁、脱水等处理,由于大麦若叶为细长的叶片状,厚度较其他的作物要薄,在现有的打汁过程中,设备多通过两个压辊平行对切,使得大麦若叶的青汁榨取不彻底,压榨效果不高,因此需要一种压榨效果好、榨取彻底且汁液收集方便的大麦青汁榨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大麦青汁生产用压榨装置,本技术可以提高榨取效果,使压榨更加彻底,且可以方便的收集大麦青汁。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大麦青汁生产用压榨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一侧通过支撑柱连接有入料筒,所述入料筒内壁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外侧固接有初压辊,所述转轴一端穿过所述入料筒一侧外壁并连接有被动齿轮,所述被动齿轮外侧绕接有传动链,所述传动链一侧绕接在主动轮上,所述入料筒外侧还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轮一侧中心处固接,所述底板顶部中心处设有压榨筒,所述压榨筒内设有压榨腔与电机腔,所述压榨腔与电机腔之间设有分隔板,所述电机腔内横向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顶部输出端连接驱动轴,所述驱动轴顶部连接有打汁辊,所述分隔板两侧贯通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底部连接有第一下料通道,所述压榨腔对应所述打汁辊位置设有滤网,所述滤网外侧设有第二下料通道,所述第一下料通道与所述第二下料通道底端均穿过所述底板并连接有收集箱。进一步而言,所述入料筒一端开口,且所述入料筒为倾斜设置。进一步而言,所述分隔板中心处设有轴承,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轴承并连接打汁辊。进一步而言,所述初压辊与所述打汁辊外侧均设有凸起块。进一步而言,所述打汁辊上部结构为半圆形状,下部结构为圆锥台形状。进一步而言,所述压榨腔内壁与所述打汁辊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减小。进一步而言,所述分隔板顶部设有挡圈,所述挡圈设于所述下料口与所述驱动轴之间。本技术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初压辊,将大麦若叶从入料筒的初压辊左端位置入料,打开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使第一电机驱动主动轮并带动被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初压辊转动,初压辊转动对大麦若叶进行初步挤压,挤压后的大麦若叶与青汁进入压榨筒内,第二电机带动打汁辊转动,由于压榨腔内壁与打汁辊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因此经过初步挤压后的大麦若叶很容易进入压榨腔内壁与打汁辊之间,并且在下降的过程中不断被打汁辊打碎,由于离心力一部分青汁通过滤网进入第二下料通道,另外一部分青汁可最终通过下料口进入第一下料通道,且第一下料通道与第二下料通道流出的青汁均通入收集箱被收集,因此本技术可以提高榨取效果,使压榨更加彻底,且可以方便的收集大麦青汁。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入料筒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入料筒的内部主视图。图中标号:1、底板;2、支撑柱;3、入料筒;4、转轴;5、初压辊;6、被动齿轮;7、传动链;8、主动轮;9、第一电机;10、压榨筒;11、压榨腔;12、电机腔;13、分隔板;14、支撑板;15、第二电机;16、驱动轴;17、打汁辊;18、下料口;19、第一下料通道;20、滤网;21、第二下料通道;22、收集箱;23、轴承;24、挡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麦青汁生产用压榨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部一侧通过支撑柱2连接有入料筒3,所述入料筒3内壁设有转轴4,所述转轴4外侧固接有初压辊5,所述转轴4一端穿过所述入料筒3一侧外壁并连接有被动齿轮6,所述被动齿轮6外侧绕接有传动链7,所述传动链7一侧绕接在主动轮8上,所述入料筒3外侧还设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轮8一侧中心处固接,所述底板1顶部中心处设有压榨筒10,所述压榨筒10内设有压榨腔11与电机腔12,所述压榨腔11与电机腔12之间设有分隔板13,所述电机腔12内横向设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顶部设有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电机15顶部输出端连接驱动轴16,所述驱动轴16顶部连接有打汁辊17,所述分隔板13两侧贯通设有下料口18,所述下料口18底部连接有第一下料通道19,所述压榨腔11对应所述打汁辊17位置设有滤网20,所述滤网20外侧设有第二下料通道21,所述第一下料通道19与所述第二下料通道21底端均穿过所述底板1并连接有收集箱22。所述入料筒3一端开口,且所述入料筒3为倾斜设置,方便入料,所述分隔板13中心处设有轴承23,所述驱动轴16穿过所述轴承23并连接打汁辊17,方便驱动轴16的转动,所述初压辊5与所述打汁辊17外侧均设有凸起块,方便压榨大麦若叶,所述打汁辊17上部结构为半圆形状,下部结构为圆锥台形状,上部结构为半圆形状使进入压榨筒10的大麦若叶方便进入到压榨腔11内壁与打汁辊17之间,所述压榨腔11内壁与所述打汁辊17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使大麦若叶在下降的过程中不断被打汁辊17打碎,所述分隔板顶部设有挡圈24,所述挡圈24设于所述下料口18与所述驱动轴16之间,一部分青汁可最终通过下料口18进入第一下料通道19,设置了挡圈24使青汁不至于飞溅到下料口18外侧。本技术工作原理:本技术先接入220V市电,将大麦若叶从入料筒3的初压辊5左端位置入料,打开第一电机9与第二电机15,使第一电机9驱动主动轮8并带动被动齿轮6转动,从而使初压辊5转动,初压辊5转动对大麦若叶进行初步挤压,挤压后的大麦若叶与青汁进入压榨筒10内,第二电机15带动打汁辊17转动,由于压榨腔11内壁与打汁辊17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因此挤压后的大麦若叶很容易进入压榨腔11内壁与打汁辊17之间,并且在下降的过程中不断被打汁辊17打碎,由于离心力一部分青汁通过滤网20进入第二下料通道21,另外一部分青汁可最终通过下料口18进入第一下料通道19,且第一下料通道19与第二下料通道21流出的青汁均通入收集箱22被收集。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麦青汁生产用压榨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一侧通过支撑柱(2)连接有入料筒(3),所述入料筒(3)内壁设有转轴(4),所述转轴(4)外侧固接有初压辊(5),所述转轴(4)一端穿过所述入料筒(3)一侧外壁并连接有被动齿轮(6),所述被动齿轮(6)外侧绕接有传动链(7),所述传动链(7)一侧绕接在主动轮(8)上,所述入料筒(3)外侧还设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轮(8)一侧中心处固接,所述底板(1)顶部中心处设有压榨筒(10),所述压榨筒(10)内设有压榨腔(11)与电机腔(12),所述压榨腔(11)与电机腔(12)之间设有分隔板(13),所述电机腔(12)内横向设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顶部设有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电机(15)顶部输出端连接驱动轴(16),所述驱动轴(16)顶部连接有打汁辊(17),所述分隔板(13)两侧贯通设有下料口(18),所述下料口(18)底部连接有第一下料通道(19),所述压榨腔(11)对应所述打汁辊(17)位置设有滤网(20),所述滤网(20)外侧设有第二下料通道(21),所述第一下料通道(19)与所述第二下料通道(21)底端均穿过所述底板(1)并连接有收集箱(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麦青汁生产用压榨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一侧通过支撑柱(2)连接有入料筒(3),所述入料筒(3)内壁设有转轴(4),所述转轴(4)外侧固接有初压辊(5),所述转轴(4)一端穿过所述入料筒(3)一侧外壁并连接有被动齿轮(6),所述被动齿轮(6)外侧绕接有传动链(7),所述传动链(7)一侧绕接在主动轮(8)上,所述入料筒(3)外侧还设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轮(8)一侧中心处固接,所述底板(1)顶部中心处设有压榨筒(10),所述压榨筒(10)内设有压榨腔(11)与电机腔(12),所述压榨腔(11)与电机腔(12)之间设有分隔板(13),所述电机腔(12)内横向设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顶部设有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电机(15)顶部输出端连接驱动轴(16),所述驱动轴(16)顶部连接有打汁辊(17),所述分隔板(13)两侧贯通设有下料口(18),所述下料口(18)底部连接有第一下料通道(19),所述压榨腔(11)对应所述打汁辊(17)位置设有滤网(2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祝善王一盛葛其高薛岑岑
申请(专利权)人:顶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