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幼苗期大麦耐盐性的鉴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3444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09:38
一种幼苗期大麦耐盐性的鉴定方法,将待鉴定的大麦材料进行催芽,待种子出芽后转苗,再进行盐处理,测定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及地上部干物重,经过数据处理,结合相对叶绿素含量和相对地上部干物重的乘积指标,能快速初步鉴定耐盐材料,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大批量多重复筛选大麦材料,占用空间极小,能有效保证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简单、快速、便捷地测定材料的叶绿素含量及地上部干物重,对于群体材料大规模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

A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of Salt Tolerance of Barley at Seedling St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幼苗期大麦耐盐性的鉴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作物种质资源鉴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幼苗期大麦耐盐性的鉴定方法。
技术介绍
土壤盐碱化是制约全球农作物产量和威胁粮食安全最为严重的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盐碱地的改造与开发利用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筛选和遗传改良途径培育耐盐农作物新品种,是高效利用盐碱地、提高土地综合生产力的最根本途径。大麦是全球第四大禾谷类作物,广泛应用于饲料、啤酒、食品、医药领域等。由于其生育期短、适应性广和耐逆性强等优点,一直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也被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模式植物之一。大麦在禾谷类作物中耐盐性最强,是盐碱地改良的先锋作物,研究大麦耐盐机制,不仅对我国大麦耐逆育种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还对于提升其它禾本科作物的耐盐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植物的耐盐性是一种复杂的数量性状,真实反映和衡量植物的耐盐性十分困难,一套行之有效的耐盐筛选指标也是必不可少的。多年来,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筛选试验,探索植物耐盐性的评价方法;如在芽期主要通过发芽率、主根长度和胚芽鞘长度作为指标来反映材料之间的耐盐性差异;在苗期,主要通过土培或者溶液培养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幼苗期大麦耐盐性的鉴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催芽取待鉴定的大麦种子,清水冲洗干净,18‑22℃浸种6‑8个小时,然后催芽过夜,待种子露白后,放到湿润的滤纸上发芽;2)转苗种子出芽后5‑7天,芽长为4‑5cm时,取长势整齐的大麦幼芽,转苗至培养盒中,根部浸入水中,置于温室中培养6‑24小时,培养温度为18‑22℃;3)盐处理将培养盒中的水更换为盐溶液,进行盐处理,以清水中生长的大麦幼苗作为对照处理,每种处理各设5‑20次重复,处理时间为6‑8天,处理3‑4天后更换新的盐溶液,其中,所述盐溶液的浓度为300‑600mmol/L;4)测定数据盐处理完成后,测定第一个展开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幼苗期大麦耐盐性的鉴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催芽取待鉴定的大麦种子,清水冲洗干净,18-22℃浸种6-8个小时,然后催芽过夜,待种子露白后,放到湿润的滤纸上发芽;2)转苗种子出芽后5-7天,芽长为4-5cm时,取长势整齐的大麦幼芽,转苗至培养盒中,根部浸入水中,置于温室中培养6-24小时,培养温度为18-22℃;3)盐处理将培养盒中的水更换为盐溶液,进行盐处理,以清水中生长的大麦幼苗作为对照处理,每种处理各设5-20次重复,处理时间为6-8天,处理3-4天后更换新的盐溶液,其中,所述盐溶液的浓度为300-600mmol/L;4)测定数据盐处理完成后,测定第一个展开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取5株以上经过盐处理的大麦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平均值,作为盐处理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取5株以上对照幼苗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平均值,作为对照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含量测定完成后,分别取盐处理幼苗和对照幼苗的地上部,于100-110℃杀青30-60min,65-80℃烘干至恒重,测定对应幼苗的地上部干物重,分别获得盐处理幼苗的地上部干物重和对照幼苗的地上部干物重;5)数据处理根据测定的盐处理幼苗和对照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干物重分别计算出对应的相对叶绿素含量以及相对地上部干物重;相对叶绿素含量=盐处理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对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红卫刘成洪陆瑞菊黄剑华梁乔伟黄赛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