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传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03026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热传送系统,储水腔与储气腔连通;第一热气管的输入端与储气腔连通,第一热气管的输出端与空气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热气管的输入端和导轨气管的输入端分别与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热气管、传送支架、传送带以及导轨气管分别至少部分收容于烘干室中;导轨气管的横截面为“U”型,传送带设置有若干牵引绳和若干加热箱;加热箱开设有若干蒸汽孔,加热箱平行于导轨气管的方向开设有与导轨气管相适配的“U”型槽,导轨气管插设于各“U”型槽中与各加热箱连接,加热箱包括顶盖和箱体,顶盖盖设于箱体上。

Heating convey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传送系统
本技术涉及泡沫箱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热传送系统。
技术介绍
泡沫箱是以泡沫塑料为材料支撑的箱式包装容器,泡沫塑料是内部具有很多微小气孔的塑料。泡沫塑料的材质松软、密度低、质量轻、价格低廉。由泡沫塑料制成的泡沫箱易成型、造型美观、色泽鲜艳、高效节能、具有缓冲减压、保温隔热的特质。并且,泡沫箱耐水、耐老化、易回收,是一种良好的绿色包装材料。其被广泛应用于物品的封装及运输,尤其是贵重物品、易碎已破物品、对温度有较高要求的水果、食物等。传统的泡沫箱生产工艺流程中,在泡沫箱成型以后需要在特定的烘干室中对成型的泡沫箱进行烘干处理,成型的泡沫箱从泡沫成型机中被取出,由分拣机构传送至烘干室中进行烘干处理。在这个过程中,烘干流程长、烘干效率差、泡沫箱在运输的过程中原本的热量会散失,需要在烘干室内重新加热提温,造成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泡沫箱的烘干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加热传送系统。一种加热传送系统,包括:分拣模块、烘干模块以及控制机构。所述分拣模块包括传送电机、传送带以及传送支架。所述传送电机与所述传送带驱动连接,所述传送带与所述传送支架连接。所述传送电机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所述烘干模块包括锅炉、第一热气管、空气压缩机、第二热气管、烘干室以及导轨气管。所述锅炉开设有加热腔、储水腔以及储气腔。所述储水腔与所述储气腔连通。所述第一热气管的输入端与所述储气腔连通,所述第一热气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热气管的输入端和所述导轨气管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热气管、所述传送支架、所述传送带以及所述导轨气管分别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烘干室中。所述导轨气管的横截面为“U”型,所述传送带设置有若干牵引绳和若干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开设有若干蒸汽孔,所述若干牵引绳与各所述加热箱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加热箱平行于所述导轨气管的方向开设有与所述导轨气管相适配的“U”型槽。所述“U”型槽贯穿所述加热箱的箱体,所述导轨气管插设于各所述“U”型槽中与各所述加热箱连接,所述加热箱包括顶盖和箱体,所述顶盖盖设于所述箱体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若干加热箱在所述传送带上规则排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轨气管上设置有风管开关,所述风管开关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若干蒸汽孔规则开设于所述加热箱的顶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箱外侧设置有隔热套,所述隔热套对应于所述若干蒸汽孔的位置设置有若干隔热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箱内侧设置有油漆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箱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U”型槽底部的内槽壁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箱还包括湿度测试仪,所述湿度测试仪设置于所述加热箱内,所述湿度测试仪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箱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加热箱内,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箱外壳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上述加热传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加热锅炉以提高储水腔中水的温度,所述储气腔内产生的高温水雾在所述空气压缩机的抽送作用下通过所述第一热气管被传送至所述第二热气管和所述导轨气管。“U”型导轨气管插设在各所述加热箱开设的“U”型槽中,所述第二热气管将高温水雾的热量传送至所述烘干室中。所述“U”型导轨气管将高温水雾的热量传送至各所述加热箱中对加热箱中的待烘干泡沫箱进行烘干处理。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通过加热箱上开设的蒸汽孔排出。在所述传送带将加热箱传入烘干室中时,用户可以打开加热箱的顶盖使得带烘干的泡沫箱在烘干室内充分烘干,当该加热箱离开烘干室时再将顶盖盖设在箱体上。这样,泡沫箱在传送过程中就开始了烘干作业,减少了泡沫箱在烘干室的烘干时间,提高了泡沫生产系统对泡沫箱的烘干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泡沫箱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泡沫箱生产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泡沫箱生产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加热传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传送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加热箱的横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其为一个实施例中的泡沫箱生产系统10,一种泡沫箱生产系统包括:泡沫预发机100、若干第一料仓200、若干第二料仓300、若干泡沫成型机400、分拣模块500以及烘干模块600。所述若干第一料仓200的输入端分别和所述泡沫预发机100的输出端连接,EPS经过所述泡沫预发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拣模块、烘干模块以及控制机构;所述分拣模块包括传送电机、传送带以及传送支架;所述传送电机与所述传送带驱动连接,所述传送带与所述传送支架连接;所述传送电机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所述烘干模块包括锅炉、第一热气管、空气压缩机、第二热气管、烘干室以及导轨气管;所述锅炉开设有加热腔、储水腔以及储气腔;所述储水腔与所述储气腔连通;所述第一热气管的输入端与所述储气腔连通,所述第一热气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热气管的输入端和所述导轨气管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热气管、所述传送支架、所述传送带以及所述导轨气管分别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烘干室中;所述导轨气管的横截面为“U”型,所述传送带设置有若干牵引绳和若干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开设有若干蒸汽孔,所述若干牵引绳与各所述加热箱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加热箱平行于所述导轨气管的方向开设有与所述导轨气管相适配的“U”型槽,所述“U”型槽贯穿所述加热箱的箱体,所述导轨气管插设于各所述“U”型槽中与各所述加热箱连接,所述加热箱包括顶盖和箱体,所述顶盖盖设于所述箱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拣模块、烘干模块以及控制机构;所述分拣模块包括传送电机、传送带以及传送支架;所述传送电机与所述传送带驱动连接,所述传送带与所述传送支架连接;所述传送电机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所述烘干模块包括锅炉、第一热气管、空气压缩机、第二热气管、烘干室以及导轨气管;所述锅炉开设有加热腔、储水腔以及储气腔;所述储水腔与所述储气腔连通;所述第一热气管的输入端与所述储气腔连通,所述第一热气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热气管的输入端和所述导轨气管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热气管、所述传送支架、所述传送带以及所述导轨气管分别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烘干室中;所述导轨气管的横截面为“U”型,所述传送带设置有若干牵引绳和若干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开设有若干蒸汽孔,所述若干牵引绳与各所述加热箱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加热箱平行于所述导轨气管的方向开设有与所述导轨气管相适配的“U”型槽,所述“U”型槽贯穿所述加热箱的箱体,所述导轨气管插设于各所述“U”型槽中与各所述加热箱连接,所述加热箱包括顶盖和箱体,所述顶盖盖设于所述箱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鸿展袁明炎袁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广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