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封装压合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2426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锂电池封装压合治具,包括上压板、上压板驱动装置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与上压板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上压板驱动装置驱动上压板上下运动;所述下压板中间为向内凹陷的镂空结构的容置区,所述容置区内设有数根结构相同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并排设在容置区内;所述下压板的容置区对应的上压板的位置设有相配合的上腔室,所述上腔室内设有数根压块,所述上腔室内设有数个导向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锂电池封装压合治具,设计结构新颖,设有的压合治具由于上压板和下压板结构的相互配合,避免电解液在刺破时飞溅到锂电池表面或其他作业台面而造成部件的腐蚀等现象,避免影响设备的正常作业,确保了加工环境以及加工质量。

A Lithium Battery Packaging and Pressing F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封装压合治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加工设备
,具体是一种锂电池封装压合治具。
技术介绍
软包锂电池是在原有钢壳、铝壳、塑壳电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三代动力锂电池,以其更轻、更薄、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能量密度高、放电平台稳定、功率性能出色、环保无污染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电动工具、电动玩具、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移动通讯基站、大型服务器备用UPS电源、应急照明、便携移动电源及矿山安全设备等多种领域。目前锂电池在生产中对气袋穿破作业时都要对气袋进行一个压紧刺破,现有的压紧刺破都是采用普通的上平板和下平板的结构进行压紧,下平板会设置栅板结构的底部将废弃的电解液排出,刺刀穿过上平板插入下平板内,但是单纯的平板结构的压紧,在气袋被刺破的时候容易导致电解液会飞溅到各处,容易喷溅到其他部件,影响产品的整洁性且容易对设备上的其他零件造成一定的腐蚀,影响设备正常的使用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封装压合治具,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为实现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封装压合治具,包括上压板、上压板驱动装置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与上压板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上压板驱动装置驱动上压板上下运动;所述下压板中间为向内凹陷的镂空结构的容置区,所述容置区内设有数根结构相同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并排设在容置区内;所述下压板的容置区对应的上压板的位置设有相配合的上腔室,所述上腔室内设有数根压块,所述上腔室内设有数个导向孔。所述容置区的右侧分别设有第一过渡区和第二过渡区,所述第二过渡区在第一过渡区和容置区之间;所述第一过渡区和第二过渡区对应的上压板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压合部和第二压合部。所述支撑条包括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所述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的连接位置为呈向内凹的弧形结构,所述左支撑部的顶端面低于右支撑部的顶端面。所述第一过渡区包括数个结构相同且等距设置的凸块,所述凸块与凸块之间的连接面为向第二过渡区倾斜的第一斜面,所述凸块的纵向截面为直角梯形结构,所述凸块的斜面与第二过渡区位置相对。所述第二过渡区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在容置区的右侧,所述第二挡板在第一挡板和第三挡板之间,所述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的顶端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挡板的顶端面低于第二挡板的顶端面。所述第一压合部为第一压条,所述第一压条压合在第一过渡区端面,所述第二压合部包括第二压条和第三压条,所述第二压条在第一挡板上方,所述第三压条在第三挡板的上方且与第三挡板的顶端面接触,所述第三压条的底端为梳齿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锂电池封装压合治具,设计结构新颖,通过下压板内设有内凹结构的镂空部可让锂电池上多余的电解液顺着容置区的斜面流入气袋中,设有的压合治具由于上压板和下压板结构的相互配合,避免电解液在刺破时飞溅到锂电池表面或其他作业台面而造成部件的腐蚀等现象,避免影响设备的正常作业,确保了加工环境以及加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压合治具结构示意图;图2:下压板俯视图;图3:图2的B-B处剖视图;图4:图3的C处放大图;图5:上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上压板的俯视图;图7:图6的D-D处剖视图;图8:上压板和下压板使用状态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具体实施例1:请参阅图1到图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锂电池封装压合治具,包括上压板1301、上压板驱动装置1303和下压板1302,所述上压板1301与上压板驱动装置1303驱动连接,所述上压板驱动装置1303驱动上压板1301上下运动,所述上压板驱动装置1303采用气缸驱动。所述下压板1302中间为向内凹陷的镂空结构的容置区1302-1,所述容置区1302-1内设有数根结构相同的支撑条1302-2,所述支撑条1302-2并排设在容置区1302-1内,所述支撑条1302-2包括左支撑部1302-2-1和右支撑部1302-2-2,所述左支撑部1302-2-1和右支撑部1302-2-2的连接位置为呈向内凹的弧形结构1302-2-3,所述左支撑部1302-2-1的顶端面低于右支撑部1302-2-2的顶端面;所述左支撑部1302-2-1和右支撑部1302-2-2的连接形成一个“√”型结构;所述下压板1302的容置区1302-1对应的上压板1301的位置设有相配合的上腔室1301-1,所述上腔室1301-1内设有数根压块1301-2,所述上腔室1301-1内设有三个导向孔1301-7,在本专利技术安装使用时,机台上的气袋刺刀会穿过导向孔1301-7到达下压板1301的位置,刺破放置在下压板1301上的锂电池气袋;所述容置区1302-1的右侧分别设有第一过渡区1302-3和第二过渡区1302-4,所述第二过渡区1302-4在第一过渡区1302-3和容置区1302-1之间;所述第一过渡区1302-3和第二过渡区1302-4对应的上压板1301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压合部1301-3和第二压合部1301-4。所述第一过渡区1302-3包括数个结构相同且等距设置的凸块1302-3-1,所述凸块1302-3-1与凸块1302-3-1之间的连接面为向第二过渡区1302-4倾斜的第一斜面1302-3-2,所述凸块1302-3-1的纵向截面为直角梯形结构,所述凸块1302-3-1的斜面与第二过渡区1302-4位置相对;所述第二过渡区1302-4包括第一挡板1302-5、第二挡板1302-6和第三挡板1302-7,所述第一挡板1302-5在容置区1302-1的右侧,所述第二挡板1302-6在第一挡板1302-5和第三挡板1302-7之间,所述第一挡板1302-5、第二挡板1302-6和第三挡板1302-7并排设置;所述第二挡板1302-6和第三挡板1302-7的顶端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挡板1302-5的顶端面低于第二挡板1302-6的顶端面;所述第一压合部1301-3为第一压条,所述第一压条压合在第一过渡区1302-3端面,所述第一压条为完整的平面结构;所述第二压合部1301-4包括第二压条1301-5和第三压条1301-6,所述第二压条1301-5在第一挡板1302-5上方,所述第三压条1301-6在第三挡板1302-7的上方且与第三挡板1302-7的顶端面接触,所述第三压条1301-6的底端为梳齿结构,所述第二压条1301-5的底端两侧分别设有倒角。当锂电池的气袋放置在下压板1302的容置区1302-1内,由于容置区1302-1是倾斜设置的,气袋倾斜放置,锂电池内多余的电解液也会透过第一过渡区1302-3和第二过渡区1302-4流入气袋中。当上压板1301和下压板1302闭合时,通过上压板1301上的压块1301-2将锂电池压合在容置区1302-1内,所述第一压合部1301-3与第一过渡区1302-3压合接触,锂电池多余的电解可透过凸块1302-3-1之间的间隔位置流入第二过渡区1302-4内的第二挡板1302-6位置,通过第三压条1301-6的梳齿结构再流入容置区1302-1内。所述第一挡板1302-5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倒角1302-5-1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封装压合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压板、上压板驱动装置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与上压板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上压板驱动装置驱动上压板上下运动;所述下压板中间为向内凹陷的镂空结构的容置区,所述容置区内设有数根结构相同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并排设在容置区内;所述下压板的容置区对应的上压板的位置设有相配合的上腔室,所述上腔室内设有数根压块,所述上腔室内设有数个导向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封装压合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压板、上压板驱动装置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与上压板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上压板驱动装置驱动上压板上下运动;所述下压板中间为向内凹陷的镂空结构的容置区,所述容置区内设有数根结构相同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并排设在容置区内;所述下压板的容置区对应的上压板的位置设有相配合的上腔室,所述上腔室内设有数根压块,所述上腔室内设有数个导向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封装压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区的右侧分别设有第一过渡区和第二过渡区,所述第二过渡区在第一过渡区和容置区之间;所述第一过渡区和第二过渡区对应的上压板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压合部和第二压合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封装压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包括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所述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的连接位置为呈向内凹的弧形结构,所述左支撑部的顶端面低于右支撑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刚谢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爱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