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海深基坑支护防渗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1913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近海深基坑支护防渗漏装置,该近海深基坑支护防渗漏装置,设置在墙体连接缝处。包括无底面的壳体、电池、蜂鸣器、浮漂组件和两个导电组件。所述壳体扣在墙体连接缝上,所述浮漂组件设置在壳体内。两个导电组件对称设置在壳体的两侧,所述导电组件与浮漂组件可拆卸式联动连接。所述电池和蜂鸣器通过导线串联。所述电池的负极与一个导电组件相连。该近海深基坑支护防渗漏装置,通过设置的壳体、电池、蜂鸣器、浮漂组件和两个导电组件的相互配合,可以提醒工作人员对某一墙体连接缝出现大量渗水、漏水的情况发生。大大提高人员对墙壁连接处的情况掌控力度。方便人员及时对漏水地方进行止水补救措施。

A Leakage-proof Device for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 in Offsh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海深基坑支护防渗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深基坑施工
,具体为一种近海深基坑支护防渗漏装置。
技术介绍
一些地下水位较高,排水、降水实施困难或对环境有不利影响的复杂岩土地层条件下的深基础建筑物,其基坑开挖、支护、地下室施工等问题是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基础工程的正确设计和合理施工是项目的根本保障。中国专利“近海深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专利号:CN201410011038.9)中对此提出一种基坑支护的安装方法,该专利包括多面地下连续墙、多个套管、多道锚索、橡胶密封板和多个膨胀螺栓。上述近海深基坑支护结构,具有非常优秀的止水效果。然而,在人员使用中,再好的止水、防水的工程在海水长时间的浸泡、侵蚀下会出现漏洞、失效的可能。而上述专利墙体和墙体之间的拼接缝是最容易漏水的地方,由于墙体数量较多,而且墙体的高度较高,所以人要往往不能第一时间的发现墙缝漏水的事故。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近海深基坑支护防渗漏装置,解决了上述专利当出现墙缝漏水的情况时,不能及时提醒工作人员及时修补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近海深基坑支护防渗漏装置,设置在墙体连接缝处。包括无底面的壳体、电池、蜂鸣器、浮漂组件和两个导电组件。所述壳体扣在墙体连接缝上,所述浮漂组件设置在壳体内。两个导电组件对称设置在壳体的两侧,所述导电组件与浮漂组件可拆卸式联动连接。所述电池和蜂鸣器通过导线串联。所述电池的负极与一个导电组件相连,所述蜂鸣器的负极与另一个导电组件相连。优选的,所述浮漂组件包括箱体、浮漂、金属外套和两个磁化铁。所述箱体设置在壳体中,所述浮漂设置在箱体的底部。所述金属外套横向设置在箱体内,两个磁化铁滑动配合在金属外套的两端。所述磁化铁穿过箱体并与导电组件可拆卸式联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导电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橡胶外壳。两个橡胶外壳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可沿橡胶外壳长度方向滑动的铁棒。所述铁棒的一端与导线相连,另一端可与磁化铁相互吸引。优选的,还包括鼓风机和气囊。所述电池、蜂鸣器和鼓风机通过导线依次串联。所述电池的负极与一个导电组件相连,所述鼓风机的负极与另一个导电组件相连。所述气囊设置在墙体连接缝的内部空腔中。所述气囊与鼓风机的输出端相连。优选的,还包括滑道,所述滑道沿壳体长度方向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箱体滑动配合在滑道上。优选的,还包括两个防水橡胶罩。两个防水橡胶罩分别设置在箱体的两侧开口处。优选的,还包括防水罩,所述防水罩设置在橡胶外壳的顶部。优选的,所述导电组件离地高度为30cm-50cm最佳。优选的,所述气囊的形状为柱形。(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近海深基坑支护防渗漏装置。具备有益效果如下:1、该近海深基坑支护防渗漏装置,通过设置的壳体、电池、蜂鸣器、浮漂组件和两个导电组件的相互配合,可以提醒工作人员在某一墙体连接缝出现大量渗水、漏水的情况。大大提高人员对墙壁连接处的具体情况掌控的力度。方便人员及时对漏水地方进行止水补救措施。相较于传感器等电子测漏,本专利技术的耐恶劣环境、天气的能力更好,部件工作和更换更加稳定、方便。相较于人眼检查漏洞,围海支护墙体与墙体之间的连接处较多、其墙缝的长度较长,人员观察不便,很容易出现疏忽。同时也降低了人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正面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局部部件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局部部件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气囊未展开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气囊展开示意图。图中:1墙体连接缝、2壳体、3橡胶外壳、4蜂鸣器、5电池、6浮漂组件、7箱体、8鼓风机、9导电组件、10滑道、11观察窗、12铁棒、13浮漂、14防水橡胶罩、15磁化铁、16金属外套、17防水罩、18气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近海深基坑支护防渗漏装置,如图1-7所示,设置在墙体连接缝1处。包括无底面的壳体2、电池5、蜂鸣器4、浮漂组件6和两个导电组件9。壳体2扣在墙体连接缝1上,浮漂组件6设置在壳体2内。两个导电组件9对称设置在壳体2的两侧,导电组件9与浮漂组件6可拆卸式联动连接。电池5和蜂鸣器4通过导线串联。电池5的负极与一个导电组件9相连,蜂鸣器4的负极与另一个导电组件9相连。壳体2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11。通过设置的观察窗11,人员可以直观的观察到墙体连接缝1的渗水情况。方便人员及时对其进行补救措施。大大提高人员的检测渗水、漏水的效率。浮漂组件6包括箱体7、浮漂13、金属外套16和两个磁化铁15。箱体7设置在壳体2中,浮漂13设置在箱体7的底部。金属外套16横向设置在箱体7内,两个磁化铁15滑动配合在金属外套16的两端。磁化铁15穿过箱体7并与导电组件9可拆卸式联动连接。通过设置的浮漂13,可以让箱体7的上升更为稳定。提高其内部磁化铁15与导电组件9的联动时的稳定性。导电组件9包括设置在壳体2上的橡胶外壳3。两个橡胶外壳3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可沿橡胶外壳3长度方向滑动的铁棒12。铁棒12的一端与导线相连,另一端可与磁化铁15相互吸引。通过设置的磁化铁15和铁棒12的相互配合,在磁化铁15靠近铁棒12时,相互吸引并接触,使得蜂鸣器4和电池5形成一个有效回路。进而提醒人员此处漏水、渗水严重。还包括鼓风机8和气囊18。电池5、蜂鸣器4和鼓风机8通过导线依次串联。电池5的负极与一个导电组件9相连,鼓风机8的负极与另一个导电组件9相连。气囊18设置在墙体连接缝1的内部空腔中。气囊18与鼓风机8的输出端相连。通过将气囊18设置在墙体连接缝1中,当出现漏水时,可以通过鼓风机8工作,使得气囊18膨胀并将两面墙壁连接处堵住,起到临时止水、堵漏的作用。方便人员对漏水处进行补救,同时由于补救措施一般为流状胶体,所以先将漏水处堵住再进行补救的工作过程,也使得其胶体的固化更加快捷、稳固。间接提高了墙缝的修补效果。还包括滑道10,滑道10沿壳体2长度方向设置在壳体2内。箱体7滑动配合在滑道10上。通过设置的滑道10,可以使得浮漂组件6的上浮过程更加稳定。同时也是的铁棒12和磁化铁15的对接更加准确。还包括两个防水橡胶罩14。两个防水橡胶罩14分别设置在箱体7的两侧开口处。通过设置的防水橡胶罩14,可以减少海水进入箱体7中,对箱体7中的部件造成不利影响。还包括防水罩17,防水罩17设置在橡胶外壳3的顶部。通过设置防水罩17,是为了防止海水进入橡胶外壳3中,腐蚀铁棒12,减少本装置的使用寿命。导电组件9离地高度为30cm-50cm最佳。之所以将导电组件9的离地高度设置在30cm-50cm,其原因是,如果将导电组件9的离地高度设置的太高,人员发现墙体漏水的时间较晚,大大减少了人员对事故的反应时间,对补救工作造成一定的不便。如果将导电组件9的离地高度设置的太矮,则该装置容易对其壳体2内的海水量造成错误判断,错误的启动蜂鸣器4或者鼓风机8。给工作人员造成一定不便。气囊18的形状为柱形。其原因是,柱状的气囊18其封堵效果最好。更容易对墙缝进行止水工作。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壳体2扣在墙体连接缝1上,并将壳体2固定住。当墙缝开始渗水时,箱体7在水的浮力下慢慢升高,当箱体7升高到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海深基坑支护防渗漏装置,设置在墙体连接缝(1)处,其特征在于:包括无底面的壳体(2)、电池(5)、蜂鸣器(4)、浮漂组件(6)和两个导电组件(9),所述壳体(2)扣在墙体连接缝(1)上,所述浮漂组件(6)设置在壳体(2)内,两个导电组件(9)对称设置在壳体(2)的两侧,所述导电组件(9)与浮漂组件(6)可拆卸式联动连接,所述电池(5)和蜂鸣器(4)通过导线串联,所述电池(5)的负极与一个导电组件(9)相连,所述蜂鸣器(4)的负极与另一个导电组件(9)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海深基坑支护防渗漏装置,设置在墙体连接缝(1)处,其特征在于:包括无底面的壳体(2)、电池(5)、蜂鸣器(4)、浮漂组件(6)和两个导电组件(9),所述壳体(2)扣在墙体连接缝(1)上,所述浮漂组件(6)设置在壳体(2)内,两个导电组件(9)对称设置在壳体(2)的两侧,所述导电组件(9)与浮漂组件(6)可拆卸式联动连接,所述电池(5)和蜂鸣器(4)通过导线串联,所述电池(5)的负极与一个导电组件(9)相连,所述蜂鸣器(4)的负极与另一个导电组件(9)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海深基坑支护防渗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漂组件(6)包括箱体(7)、浮漂(13)、金属外套(16)和两个磁化铁(15),所述箱体(7)设置在壳体(2)中,所述浮漂(13)设置在箱体(7)的底部,所述金属外套(16)横向设置在箱体(7)内,两个磁化铁(15)滑动配合在金属外套(16)的两端,所述磁化铁(15)穿过箱体(7)并与导电组件(9)可拆卸式联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近海深基坑支护防渗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9)包括设置在壳体(2)上的橡胶外壳(3),两个橡胶外壳(3)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可沿橡胶外壳(3)长度方向滑动的铁棒(12),所述铁棒(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斌成孟宏刚徐涛童仙敏杨剑明童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环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