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解吸装置的自动解析阀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1860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解吸装置的自动解析阀,属于热解吸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自动解析阀主要通过电动控制来实现开关,这样需要在自动解析阀开启前检测挥发气体的气压,增加了检测成本的问题;其技术特征是:包括壳体、排气口、排气管和导流活塞,所述壳体内腔底部设置释放腔,所述释放腔底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方活动设置导流活塞,所述导流活塞右侧设置通孔,所述通孔右侧设置导流腔,所述导流腔右侧连通排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热解吸收挥发性气体进行自动的释放,且能够避免检测人员直接接触挥发性气体,保障了检测人员的生命安全健康,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解吸装置的自动解析阀
本技术涉及热解吸
,具体是一种热解吸装置的自动解析阀。
技术介绍
热解吸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热交换,将污染介质及其所含的有机污染物加热到足够的温度,以使有机污染物从污染介质上得以挥发或分离的过程,热解吸技术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种为土壤或沉积物加热温度为150-315℃的技术的低温热解吸技术;另一种为温度达到315-540℃的高温热解吸技术;目前此类修复工程涉及的污染物包括:苯、甲苯、乙苯、二甲苯或石油烃化合物;在热解吸过程中,挥发逸出的有机污染物需要排除,现有的自动解析阀主要通过电动控制来实现开关,这样需要在自动解析阀开启前检测挥发气体的气压,增加了检测成本,降低了检测效率,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热解吸装置的自动解析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解吸装置的自动解析阀,包括壳体、排气口、排气管和导流活塞,所述壳体内腔底部设置释放腔,所述释放腔底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方活动设置导流活塞,所述导流活塞右侧设置通孔,所述通孔右侧设置导流腔,所述导流腔右侧连通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远离所述导流腔一端贯穿所述壳体右侧壁,并且延伸至所述壳体右侧,以解决现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解吸装置的自动解析阀,包括壳体(1)、排气口(3)、排气管(5)和导流活塞(11),所述壳体(1)内腔底部设置释放腔(19),所述释放腔(19)底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排气口(3),所述排气口(3)上方活动设置导流活塞(1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活塞(11)右侧设置通孔(15),所述通孔(15)右侧设置导流腔(16),所述导流腔(16)右侧连通排气管(5),所述排气管(5)远离所述导流腔(16)一端贯穿所述壳体(1)右侧壁,并且延伸至所述壳体(1)右侧;所述导流活塞(11)两侧壁铰接铰接板(10),所述导流活塞(11)上表面两端对称设置滑杆(13),所述滑杆(13)与所述导流活塞(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解吸装置的自动解析阀,包括壳体(1)、排气口(3)、排气管(5)和导流活塞(11),所述壳体(1)内腔底部设置释放腔(19),所述释放腔(19)底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排气口(3),所述排气口(3)上方活动设置导流活塞(1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活塞(11)右侧设置通孔(15),所述通孔(15)右侧设置导流腔(16),所述导流腔(16)右侧连通排气管(5),所述排气管(5)远离所述导流腔(16)一端贯穿所述壳体(1)右侧壁,并且延伸至所述壳体(1)右侧;所述导流活塞(11)两侧壁铰接铰接板(10),所述导流活塞(11)上表面两端对称设置滑杆(13),所述滑杆(13)与所述导流活塞(11)上表面固定焊接,所述铰接板(10)和滑杆(13)之间设置扭力弹簧(14),所述扭力弹簧(14)两端分别铰接所述铰接板(10)和滑杆(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解吸装置的自动解析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表面对称焊接两个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上端固定焊接定位板(2),所述定位板(2)与所述滑杆(13)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解吸装置的自动解析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活塞(11)横截面为等腰梯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解吸装置的自动解析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活塞(11)两侧壁对称开设两个水平滑槽(8),所述壳体(1)侧壁对应所述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宗胜何荣文王绍武黄威超王睿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普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