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奥氏体不锈钢抗晶间腐蚀能力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锈钢材料的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奥氏体不锈钢抗晶间腐蚀能力的方法。
技术介绍
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约18%、Ni8%~25%、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主要是加入了Cr、Ni的缘故。加入的Cr、Ni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这种氧化膜在很多腐蚀介质中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从而防止钢本身被腐蚀介质腐蚀。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会遭受腐蚀。晶间腐蚀就是其中一种腐蚀形式,是在晶粒边界附近发生的、选择性的一种腐蚀现象。受这种腐蚀的设备或部件,表面上虽仍呈金属光泽,但因晶粒之间已失去联系,受到敲击时已没有金属的声音,钢质变脆,设备易突发性破坏。无稳定化元素奥氏体不锈钢,即不含有如钛、铌、δ铁素体等奥氏体稳定化元素的奥氏体不锈钢,相对而言较容易发生晶间腐蚀。为了解决该问题,目前通常采取以下手段:第一种,固溶热处理。此种是目前无稳定化元素奥氏体不锈钢最常用的提高抗晶间腐蚀的方法,该方法生产成本高,造成产品变形,难以修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奥氏体不锈钢抗晶间腐蚀能力的方法,包括步骤:敏化处理 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加热敏化处理,使碳化铬在晶间析出,得到敏化处理后的不锈钢;原子扩散处理 先继续加热所述敏化处理后的不锈钢至880℃~950℃,并进行保温处理,然后冷却至室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奥氏体不锈钢抗晶间腐蚀能力的方法,包括步骤:敏化处理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加热敏化处理,使碳化铬在晶间析出,得到敏化处理后的不锈钢;原子扩散处理先继续加热所述敏化处理后的不锈钢至880℃~950℃,并进行保温处理,然后冷却至室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奥氏体不锈钢抗晶间腐蚀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敏化处理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奥氏体不锈钢加热至600℃~700℃,并保温2~5小时使碳化铬在晶间析出,得到所述敏化处理后的不锈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奥氏体不锈钢抗晶间腐蚀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敏化处理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奥氏体不锈钢加热至600℃~650℃,并保温3~5小时,得到所述敏化处理后的不锈钢。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守东,雷玉川,郜俊亮,岳晓露,孟胜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神州精工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