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低损耗的中药破壁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1388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降低损耗的中药破壁生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01、原料制作,选择无病虫害、株型完整同时年分足够的中药材,保证药材的药性,从而保证后期产品的质量,将选择完成后的中药材利用25‑30度的流动清水冲洗2‑3分钟,去除中药材外表面灰尘,然后将清洗完成后的中药材放置在60‑70度的烘干装置内烘干3分钟,对中药材外表面进行干燥,之后通过机械将初步处理的中药材进行切片。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杀菌完成后的粉末利用合适大小的塑料袋进行包装,包装完成后将包装袋抽离成真空状态,并且将包装袋口进行密封,完成后将小包装按照一定规格包装在大号包装袋内,最后将大号包装袋进行密封,方便使用者拿取,然后利用温水冲开后即可进行服用,使用方便。

A Production Method of Wall Breaking of Chinese Medicine with Reduced Lo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低损耗的中药破壁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降低损耗的中药破壁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中药是中国特色医疗使用的治疗物质,同时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等多种原因,各地区的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应用范围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形成了具有不同内涵、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个部分,即中药材、民间药和民族药;对于这些宝贵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己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几千年来,以之作为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对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药物中,植物性药材占大多数,使用也更普遍,所以古来相沿药学叫做“本草学”,目前全国中药材家种品种达300多种,种植面积500万亩以上,年产量5亿多公斤,全国已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现有的中药材一般都可以进行人工种植生产,一般使用中药材时,将配好的中药材进行熬煮,然后饮用药水对病进行治疗,但是熬煮无法将中药材内部的有效成分全部发挥出来,因此造成了大量的有效中药材成分被损耗,同时一般中药材直接放置在空气内,空气中的水分与细菌容易侵蚀中药材,造成中药材腐烂,降低了中药材的保质时间,所以急需要一种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损耗的中药破壁生产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降低损耗的中药破壁生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01、原料制作,选择无病虫害、株型完整同时年分足够的中药材,保证药材的药性,从而保证后期产品的质量,将选择完成后的中药材利用25-30度的流动清水冲洗2-3分钟,去除中药材外表面灰尘,然后将清洗完成后的中药材放置在60-70度的烘干装置内烘干3分钟,对中药材外表面进行干燥,之后通过机械将初步处理的中药材进行切片;S102、初步粉碎,启动粉碎机空转2-3分钟,将主轴转速控制在10000r/min-11000r/min,再将切片后的中药材倒入粉碎机内部,利用粉碎刀片对中药材进行进一步的粉碎,得到中药材碎粒,并且将碎粒集中收集;S103、一次脱水,将粉碎后的碎粒平摊安置在50-60度烘干装置内部2-3个小时,使得碎粒被初步脱水干燥,方便进一步的加工;S104、破壁粉碎,将中药碎粒送入气流式超微粉碎机内,启动粉碎机将中药碎粒进行破壁粉碎,粉碎细度在300-400目,同时通入气流温度20-30度,气流湿度20-40%,气压0.7-0.9帕,利用气流带走中药粉内的部分水分,粉碎完成后收集粉料,利用破壁粉碎使得中药材更好的发挥其药效,从而避免了药物资源的浪费,达到降低损耗的目的;S105、二次脱水,将粉碎后的粉料平铺安置在烘干装置内部,紧烘干温度设置在40-60度,对中药材粉末进行1-2小时的烘干,使其彻底脱水,延长中药材粉末的保质期,防止其内部水源含量造成中药材粉末腐化变质;S106、光照杀菌,将脱水完成后的粉末中药材放置在紫外灯下照射30-40分钟,对中药材粉末进行杀菌处理,保证其无菌;S107、成型包装,将杀菌完成后的粉末利用合适大小的塑料袋进行包装,包装完成后将包装袋抽离成真空状态,并且将包装袋口进行密封,完成后将小包装按照一定规格包装在大号包装袋内,最后将大号包装袋进行密封。优选的,所述步骤S101选择无病虫害、株型完整同时年分足够的中药材,保证药材的药性,从而保证后期产品的质量。优选的,所述步骤S101切片厚度为0.3-0.6公分,方便中药材后续的粉碎。优选的,所述步骤S102粉碎机空转2-3分钟,将粉碎机进行预热,保证粉碎效果,防止粉碎机粉碎时卡死。优选的,所述步骤S103碎粒平摊安置在50-60度烘干装置内部2-3个小时,对碎粒进行干燥,防止碎粒在进行超微粉碎时粘接在粉碎装置内壁上,同时增强中药材的硬度,提高粉碎效果。优选的,所述步骤S104粉碎细度在300-400目,保证中药材的破壁粉碎,从而便于中药材发挥其最大的药效。优选的,所述步骤S106紫外灯波长为200-280nm。优选的,所述步骤S107包装袋抽离成真空状态,从而有效延长整个中药材的保质时间。优选的,所述步骤S102粉碎机、步骤S103和步骤S105烘干装置、步骤S104入气流式超微粉碎机内、步骤S106紫外灯和步骤S107保证设备均为市场常见机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选择无病虫害、株型完整同时年分足够的中药材,保证药材的药性,从而保证后期产品的质量;2、本专利技术利用破壁粉碎使得中药材更好的发挥其药效,从而使得更少的药物资源发挥常态更多中药材相同的药性,达到相对应的治疗效果,避免了药物资源的浪费,达到降低中药材损耗的目的;3、本专利技术利用烘干装置对中药药粉进行烘干,从而降低药粉中的水分含量,防止中药材腐烂,同时利用紫外灯进行杀菌,再利用真空包装,从而避免了药材直接接触空气,大大延长了药粉的保质期限;4、本专利技术将杀菌完成后的粉末利用合适大小的塑料袋进行包装,包装完成后将包装袋抽离成真空状态,并且将包装袋口进行密封,完成后将小包装按照一定规格包装在大号包装袋内,最后将大号包装袋进行密封,方便使用者拿取拆卸,然后利用温水冲开后即可进行服用,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降低损耗的中药破壁生产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降低损耗的中药破壁生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01、原料制作,选择无病虫害、株型完整同时年分足够的中药材,保证药材的药性,从而保证后期产品的质量,将选择完成后的中药材利用25度的流动清水冲洗2分钟,去除中药材外表面灰尘,然后将清洗完成后的中药材放置在60度的烘干装置内烘干3分钟,对中药材外表面进行干燥,之后通过机械将初步处理的中药材进行切片;S102、初步粉碎,启动粉碎机空转2分钟,将主轴转速控制在10000r/min,再将切片后的中药材倒入粉碎机内部,利用粉碎刀片对中药材进行进一步的粉碎,得到中药材碎粒,并且将碎粒集中收集;S103、一次脱水,将粉碎后的碎粒平摊安置在50度烘干装置内部2个小时,使得碎粒被初步脱水干燥,方便进一步的加工;S104、破壁粉碎,将中药碎粒送入气流式超微粉碎机内,启动粉碎机将中药碎粒进行破壁粉碎,粉碎细度在300目,同时通入气流温度20度,气流湿度20%,气压0.7帕,利用气流带走中药粉内的部分水分,粉碎完成后收集粉料,利用破壁粉碎使得中药材更好的发挥其药效,从而避免了药物资源的浪费,达到降低损耗的目的;S105、二次脱水,将粉碎后的粉料平铺安置在烘干装置内部,紧烘干温度设置在40度,对中药材粉末进行1小时的烘干,使其彻底脱水,延长中药材粉末的保质期,防止其内部水源含量造成中药材粉末腐化变质;S106、光照杀菌,将脱水完成后的粉末中药材放置在紫外灯下照射30分钟,对中药材粉末进行杀菌处理,保证其无菌;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降低损耗的中药破壁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01、原料制作,选择无病虫害、株型完整同时年分足够的中药材,保证药材的药性,从而保证后期产品的质量,将选择完成后的中药材利用25‑30度的流动清水冲洗2‑3分钟,去除中药材外表面灰尘,然后将清洗完成后的中药材放置在60‑70度的烘干装置内烘干3分钟,对中药材外表面进行干燥,之后通过机械将初步处理的中药材进行切片;S102、初步粉碎,启动粉碎机空转2‑3分钟,将主轴转速控制在10000r/min‑11000r/min,再将切片后的中药材倒入粉碎机内部,利用粉碎刀片对中药材进行进一步的粉碎,得到中药材碎粒,并且将碎粒集中收集;S103、一次脱水,将粉碎后的碎粒平摊安置在50‑60度烘干装置内部2‑3个小时,使得碎粒被初步脱水干燥,方便进一步的加工;S104、破壁粉碎,将中药碎粒送入气流式超微粉碎机内,启动粉碎机将中药碎粒进行破壁粉碎,粉碎细度在300‑400目,同时通入气流温度20‑30度,气流湿度20‑40%,气压0.7‑0.9帕,利用气流带走中药粉内的部分水分,粉碎完成后收集粉料,利用破壁粉碎使得中药材更好的发挥其药效,从而避免了药物资源的浪费,达到降低损耗的目的;S105、二次脱水,将粉碎后的粉料平铺安置在烘干装置内部,紧烘干温度设置在40‑60度,对中药材粉末进行1‑2小时的烘干,使其彻底脱水,延长中药材粉末的保质期,防止其内部水源含量造成中药材粉末腐化变质;S106、光照杀菌,将脱水完成后的粉末中药材放置在紫外灯下照射30‑40分钟,对中药材粉末进行杀菌处理,保证其无菌;S107、成型包装,将杀菌完成后的粉末利用合适大小的塑料袋进行包装,包装完成后将包装袋抽离成真空状态,并且将包装袋口进行密封,完成后将小包装按照一定规格包装在大号包装袋内,最后将大号包装袋进行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低损耗的中药破壁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01、原料制作,选择无病虫害、株型完整同时年分足够的中药材,保证药材的药性,从而保证后期产品的质量,将选择完成后的中药材利用25-30度的流动清水冲洗2-3分钟,去除中药材外表面灰尘,然后将清洗完成后的中药材放置在60-70度的烘干装置内烘干3分钟,对中药材外表面进行干燥,之后通过机械将初步处理的中药材进行切片;S102、初步粉碎,启动粉碎机空转2-3分钟,将主轴转速控制在10000r/min-11000r/min,再将切片后的中药材倒入粉碎机内部,利用粉碎刀片对中药材进行进一步的粉碎,得到中药材碎粒,并且将碎粒集中收集;S103、一次脱水,将粉碎后的碎粒平摊安置在50-60度烘干装置内部2-3个小时,使得碎粒被初步脱水干燥,方便进一步的加工;S104、破壁粉碎,将中药碎粒送入气流式超微粉碎机内,启动粉碎机将中药碎粒进行破壁粉碎,粉碎细度在300-400目,同时通入气流温度20-30度,气流湿度20-40%,气压0.7-0.9帕,利用气流带走中药粉内的部分水分,粉碎完成后收集粉料,利用破壁粉碎使得中药材更好的发挥其药效,从而避免了药物资源的浪费,达到降低损耗的目的;S105、二次脱水,将粉碎后的粉料平铺安置在烘干装置内部,紧烘干温度设置在40-60度,对中药材粉末进行1-2小时的烘干,使其彻底脱水,延长中药材粉末的保质期,防止其内部水源含量造成中药材粉末腐化变质;S106、光照杀菌,将脱水完成后的粉末中药材放置在紫外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天乐王庆丁锐修慧迪罗浩孙守国
申请(专利权)人: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