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膏药贴覆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787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膏药贴覆膜机,包括皮带输送机,皮带输送机的上表面中部前后两侧设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通过设置在其上端面的L形连接架固定连接有U形定位板,U形定位板通过设置在其内侧面的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辊,皮带输送机的前侧面右端设有控制开关组,本膏药贴覆膜机,结构紧凑,操作方便,使用时占用空间小,可以快速有效的将保护膜紧贴在膏药的外表面,第二转辊结合第三转辊的设置可以对贴膜完成后的膏药进行压紧处理,通过分流管可以将膏药均匀的涂抹在无纺布上,通过第一引导杆可以对保护膜进行引导。

A Plaster Coa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膏药贴覆膜机
本技术涉及覆膜机械设备
,具体为一种膏药贴覆膜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药物大多为口服剂型,口服药是经过胃的消化、肝脏的代谢,再由小肠吸收来完成的。但是药物经过肝脏解毒及胃酸、消化酶的破坏后,药效大大降低,而且口服药物随之会对胃部产生较大的刺激,且某些合成药物的某些成分累积于体内不易排出,长期服药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损害,而膏药属于中药外用的一种,是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胶状物质,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以较长时间地贴在患处,因其疗效显著且不会对人体造成多大的伤害,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传统的膏药都是手工或是半机械操作制备而成的,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将药膏保护膜均匀的覆盖在膏药的外表面,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覆膜效率比较低,同时现有技术中的覆膜机无法将保护膜紧压在膏药的外表面,往往会导致膏药在后期加工的过程中保护膜发生脱落,使得膏药的药效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膏药贴覆膜机,可以很方便的对药膏进行覆膜处理,给膏药的生产使用带来了便利,而且有效将保护膜紧压在膏药的外表面,进一步提升了膏药的覆膜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膏药贴覆膜机,包括皮带输送机,所述皮带输送机的上表面中部前后两侧设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通过设置在其上端面的L形连接架固定连接有U形定位板,U形定位板通过设置在其内侧面的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辊,皮带输送机的前侧面右端设有控制开关组,皮带输送机的右上方设有U形支撑板,U形支撑板的下表面通过连接板与皮带输送机的外侧面相连,U形支撑板的内侧面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转辊和第三转辊,第二转辊的前端面设有第二电机,第三转辊的前端面设有第一电机,皮带输送机的后侧设有L形定位板,L形定位板的前侧面左端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二料卷轴和第二引导杆,L形定位板的前侧面右端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料卷轴和第一引导杆,L形定位板通过设置在其前侧面中部的定位肋板固定连接有原料桶,原料桶的下表面设有排液管,排液管的外侧面设有电磁阀,原料桶的上端面设有上盖板,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分别与皮带输送机、电动伸缩杆、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电磁阀的输入端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皮带输送机的下表面设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腿均匀分布在皮带输送机的下表面四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皮带输送机的外侧面左端前后两侧设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限位板,两个限位板的外侧面之间设有限位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液管的下端面设有分流管,分流管的外侧面下端设有导流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盖板的上表面设有增压泵和进料口,进料口的外侧面下端设有进料口阀门,增压泵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上盖板的上表面相连,增压泵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膏药贴覆膜机,结构紧凑,操作方便,使用时占用空间小,可以快速有效的将保护膜紧贴在膏药的外表面,第二转辊结合第三转辊的设置可以对贴膜完成后的膏药进行压紧处理,通过分流管可以将膏药均匀的涂抹在无纺布上,通过第一引导杆可以对保护膜进行引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左视图。图中:1L形定位板、2支撑腿、3皮带输送机、4第一转辊、5支撑板、6电动伸缩杆、7U形定位板、8控制开关组、9L形连接架、10连接板、11第一电机、12第二电机、13第二转辊、14第三转辊、15U形支撑板、16第一料卷轴、17第一引导杆、18进料口、19增压泵、20上盖板、21第二料卷轴、22第二引导杆、23电磁阀、24排液管、25分流管、26定位肋板、27原料桶、28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膏药贴覆膜机,包括皮带输送机3,皮带输送机3的下表面设有支撑腿2,且支撑腿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腿2均匀分布在皮带输送机3的下表面四周,皮带输送机3的外侧面左端前后两侧设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限位板28,两个限位板28的外侧面之间设有限位杆,皮带输送机3的上表面中部前后两侧设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支撑板5,支撑板5的上表面设有电动伸缩杆6,电动伸缩杆6通过设置在其上端面的L形连接架9固定连接有U形定位板7,U形定位板7通过设置在其内侧面的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辊4,皮带输送机3的前侧面右端设有控制开关组8,皮带输送机3的右上方设有U形支撑板15,U形支撑板15的下表面通过连接板10与皮带输送机3的外侧面相连,U形支撑板15的内侧面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转辊13和第三转辊14,第二转辊13的前端面设有第二电机12,第三转辊14的前端面设有第一电机11,第二转辊13结合第三转辊14的设置可以对贴膜完成后的膏药进行压紧处理,皮带输送机3的后侧设有L形定位板1,L形定位板1的前侧面左端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二料卷轴21和第二引导杆22,L形定位板1的前侧面右端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料卷轴16和第一引导杆17,通过第一引导杆17可以对保护膜进行引导,L形定位板1通过设置在其前侧面中部的定位肋板26固定连接有原料桶27,原料桶27的下表面设有排液管24,排液管24的下端面设有分流管25,分流管25的外侧面下端设有导流管,通过分流管25可以将膏药均匀的涂抹在无纺布上,排液管24的外侧面设有电磁阀23,原料桶27的上端面设有上盖板20,上盖板20的上表面设有增压泵19和进料口18,进料口18的外侧面下端设有进料口阀门,增压泵19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上盖板20的上表面相连,增压泵19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组8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8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8的输出端分别与皮带输送机3、电动伸缩杆6、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12和电磁阀23的输入端电连接,本膏药贴覆膜机,结构紧凑,操作方便,使用时占用空间小,可以快速有效的将保护膜紧贴在膏药的外表面。在使用时:接通外部电源,将无纺布料卷套接到第二料卷轴21的外侧面,将保护膜料卷套接到第一料卷轴16的外侧面,然后将无纺布从第二料卷轴21的外侧面绕过,再将无纺布从原料桶27的下方穿过,最后将无纺布从第二转辊13和第三转辊14的外侧面之间穿过,将保护膜从第一引导杆17的外侧面左端绕过,然后再将其从第一转辊的外侧面下端绕过,最后将保护膜覆盖到无纺布的上表面从第二转辊13和第三转辊14的外侧面之间穿过,由第一电机11和第二电机12带动第二转辊13和第三转辊14相对旋转拉动保护膜和无纺布向右移动,当无纺布移动到分流管25的正下方时,原料桶27中的药膏经由分流管25滴加到无纺布的外侧面,当无纺布移动到第一转辊4的正下方时,由第一转辊4将保护膜压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膏药贴覆膜机,包括皮带输送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输送机(3)的上表面中部前后两侧设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支撑板(5),支撑板(5)的上表面设有电动伸缩杆(6),电动伸缩杆(6)通过设置在其上端面的L形连接架(9)固定连接有U形定位板(7),U形定位板(7)通过设置在其内侧面的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辊(4),皮带输送机(3)的前侧面右端设有控制开关组(8),皮带输送机(3)的右上方设有U形支撑板(15),U形支撑板(15)的下表面通过连接板(10)与皮带输送机(3)的外侧面相连,U形支撑板(15)的内侧面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转辊(13)和第三转辊(14),第二转辊(13)的前端面设有第二电机(12),第三转辊(14)的前端面设有第一电机(11),皮带输送机(3)的后侧设有L形定位板(1),L形定位板(1)的前侧面左端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二料卷轴(21)和第二引导杆(22),L形定位板(1)的前侧面右端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料卷轴(16)和第一引导杆(17),L形定位板(1)通过设置在其前侧面中部的定位肋板(26)固定连接有原料桶(27),原料桶(27)的下表面设有排液管(24),排液管(24)的外侧面设有电磁阀(23),原料桶(27)的上端面设有上盖板(20),控制开关组(8)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8)的输出端分别与皮带输送机(3)、电动伸缩杆(6)、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12)和电磁阀(23)的输入端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膏药贴覆膜机,包括皮带输送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输送机(3)的上表面中部前后两侧设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支撑板(5),支撑板(5)的上表面设有电动伸缩杆(6),电动伸缩杆(6)通过设置在其上端面的L形连接架(9)固定连接有U形定位板(7),U形定位板(7)通过设置在其内侧面的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辊(4),皮带输送机(3)的前侧面右端设有控制开关组(8),皮带输送机(3)的右上方设有U形支撑板(15),U形支撑板(15)的下表面通过连接板(10)与皮带输送机(3)的外侧面相连,U形支撑板(15)的内侧面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转辊(13)和第三转辊(14),第二转辊(13)的前端面设有第二电机(12),第三转辊(14)的前端面设有第一电机(11),皮带输送机(3)的后侧设有L形定位板(1),L形定位板(1)的前侧面左端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二料卷轴(21)和第二引导杆(22),L形定位板(1)的前侧面右端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料卷轴(16)和第一引导杆(17),L形定位板(1)通过设置在其前侧面中部的定位肋板(26)固定连接有原料桶(27),原料桶(27)的下表面设有排液管(24),排液管(24)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现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阿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