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342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锅盖部件,其上设有扣槽部;外锅,其上设有用于与扣槽部扣合的扣牙,其中,扣牙的纵向高度D和扣槽部的纵向高度E满足:1.05≤E/D≤2.4。本方案的烹饪设备,通过综合地控制扣牙的纵向高度D和扣槽部的纵向高度E满足1.05≤E/D≤2.4,相对于仅单一地增加扣牙壁厚、增加扣槽部壁厚及合理调整扣槽部与扣牙配合间隙等改良手段而言,可充分发挥并综合性地提升由于扣牙、扣槽部材料壁厚增大所带来的承压强度提升效果,实现满足不同要求的承压需求,同时兼顾提升产品控制扣槽部与扣牙扣合或分离时的操作体验。

Cook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压力锅、微压饭煲等烹饪设备中,采用外锅扣牙与锅盖扣牙扣合来进行承压,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在烹饪设备发展趋势中,对烹饪压力需求越来越高,这相应提升了设备的承压强度要求,但是,对提升外锅扣牙与锅盖扣牙扣合强度进行改良设计所涉及到的因素众多,使得改良设计难以达到针对性和有效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锅盖部件,其上设有扣槽部;外锅,其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扣槽部扣合的扣牙,其中,所述扣牙的纵向高度D和所述扣槽部的纵向高度E满足:1.05≤E/D≤2.4。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除了常规地对扣牙壁厚、扣槽部壁厚、扣槽部与扣牙配合间隙等参数分别设计外,通过综合地控制扣牙的纵向高度D和扣槽部的纵向高度E满足1.05≤E/D≤2.4,相对于仅单一地增加扣牙壁厚、增加扣槽部壁厚及合理调整扣槽部与扣牙配合间隙等改良手段而言,可使得扣牙壁厚、扣槽部壁厚及扣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盖部件,其上设有扣槽部;外锅,其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扣槽部扣合的扣牙,其中,所述扣牙的纵向高度D和所述扣槽部的纵向高度E满足:1.05≤E/D≤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盖部件,其上设有扣槽部;外锅,其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扣槽部扣合的扣牙,其中,所述扣牙的纵向高度D和所述扣槽部的纵向高度E满足:1.05≤E/D≤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内起压时,所述扣牙底端与所述扣槽部内底面相互抵靠,且所述D、所述扣槽部的壁厚G、所述扣槽部内底面与所述扣牙底端的任一抵靠点位置处的所述E、所述扣牙顶面与所述扣槽部之间的间隙在所述任一抵靠点位置处的纵向宽度F满足:E=2G+F+D。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F≥0.3mm。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槽部的壁厚G满足:0.2mm≤G≤3mm。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D≤10mm。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槽部与所述扣牙扣合时,所述扣牙外沿与所述扣槽部之间间隙的横向宽度B≥0.3mm。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槽部包括构造出其槽底部位的外挡边和构造出其槽侧壁部位的上翻边及下翻边,所述扣槽部的所述纵向高度E为所述上翻边顶面与所述下翻边底面的纵向距离。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牙与所述扣槽部扣合时,所述扣牙顶面与所述上翻边底面之间间隙的纵向宽度均大于等于0.3mm。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俊宋延平韩平英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