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以直接驱动轮为驱动轮的车辆中使用的轮内马达系统。
技术介绍
通常,在行走部分具有弹簧等悬挂机构的车辆中,车轮或转向节、悬架臂这样的相当于弹簧下的零件的质量越大,即所谓弹簧下质量越大,则在行驶在凹凸路面上时轮胎接地力的变动就越加增大,并且附路性也变差,这些是公知的。但是,虽然在电动汽车等由马达驱动的车辆中,正在采用将马达内置于车轮中的轮内马达系统,但在以往的轮内马达中,马达部固定在主轴上,该主轴与作为构成车辆行走部分的零件之一的、被称为立柱或转向节的零件连接,成为能使马达转子和车轮旋转的结构,因此上述弹簧下质量相应地增加了轮内马达的质量,其结果,存在轮胎接地力的变动增大,附路性变差这样的问题(例如,参照日本特许第2676025号公报、日本特表平9-506236号公报和日本特开平10-305735号公报)。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提出了有如下结构的轮内马达系统,即借助缓冲机构50将图6所示的用于支承定子3S的非旋转侧壳体3a弹性支承在转向节5上;上述缓冲机构50具有动作方向被夹在两者间的直线运动引导件51相互限定为车辆的上下方向的两张板54、55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内马达系统,该轮内马达系统的中空状的直接驱动马达的定子侧通过弹性体和/或减震机构支撑于车辆的行走部分零件上,上述直接驱动马达设于车轮部,其特征在于,上述轮内马达系统具有缓冲机构、第1直线运动引导件、固定构件、第2直线运动引导件 、支承构件及弹簧构件;上述缓冲机构具有马达侧板、转向节侧板和减震器,上述马达侧板结合于上述马达的非旋转侧壳体,上述转向节侧板与上述马达侧板同轴配置、并结合于转向节,上述减震器将上述马达侧板和转向节侧板相结合、并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动作; 上述第1直线运动引导件由直线轴承和杆构成,并安装于上述转向节侧板上;上述固定构件从上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4-4-5 111516/20041.一种轮内马达系统,该轮内马达系统的中空状的直接驱动马达的定子侧通过弹性体和/或减震机构支撑于车辆的行走部分零件上,上述直接驱动马达设于车轮部,其特征在于,上述轮内马达系统具有缓冲机构、第1直线运动引导件、固定构件、第2直线运动引导件、支承构件及弹簧构件;上述缓冲机构具有马达侧板、转向节侧板和减震器,上述马达侧板结合于上述马达的非旋转侧壳体,上述转向节侧板与上述马达侧板同轴配置、并结合于转向节,上述减震器将上述马达侧板和转向节侧板相结合、并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动作;上述第1直线运动引导件由直线轴承和杆构成,并安装于上述转向节侧板上;上述固定构件从上述第1直线运动引导件或转向节侧板突出;上述第2直线运动引导件安装在该固定构件上,由直线轴承和杆组成,在与上述第1直线运动引导件相同方向上动作;上述支承构件将上述第1和第2直线运动引导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上述马达侧板上;上述弹簧构件配置于上述支承构件与固定上述第1或第2直线运动引导件的固定构件之间。2.一种轮内马达系统,该轮内马达系统的中空状的直接驱动马达的定子侧通过弹性体和/或减震机构支撑于车辆的行走部分零件上,上述直接驱动马达设于车轮部,其特征在于,具有缓冲机构、第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康弘,田代胜巳,黑川尚史,中村善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