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安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普遍性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中电动汽车的使用率占据主要地位,一些大型电动汽车的电池体积较大,质量较重,一般安装在汽车的车底板下方,安装时需要先将汽车的车底板升起,然后将电池箱安装上去,由于电池箱的体积较大所以安装拆卸都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安装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安装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风扇本体、固定杆、固定架、安装箱、丝杆、螺母座、升降箱、电池箱、安装架和密封支撑板,所述安装箱的顶板底面四个转角位置处均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转轴用联轴器和丝杆一端固定连接,丝杆竖向设置,丝杆另一端用固定轴承固定在安装箱的底板顶面转角处,丝杆上安装有螺母座,所述丝杆和其上面的螺母座螺纹连接,安装箱里面四个螺母座分别和升降箱两侧顶部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箱正面不设箱板,所述升降箱底部箱板位置处安装有密封支撑板,所述密封支撑板和升降箱一体成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安装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风扇本体、固定杆、固定架、安装箱、丝杆、螺母座、升降箱、电池箱、安装架和密封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的顶板底面四个转角位置处均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转轴用联轴器和丝杆一端固定连接,丝杆竖向设置,丝杆另一端用固定轴承固定在安装箱的底板顶面转角处,丝杆上安装有螺母座,所述丝杆和其上面的螺母座螺纹连接,安装箱里面四个螺母座分别和升降箱两侧顶部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箱正面不设箱板,所述升降箱底部箱板位置处安装有密封支撑板,所述密封支撑板和升降箱一体成型,所述安装箱的底板中部开设有方形通孔,所述电池箱置入升降箱里面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安装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风扇本体、固定杆、固定架、安装箱、丝杆、螺母座、升降箱、电池箱、安装架和密封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的顶板底面四个转角位置处均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转轴用联轴器和丝杆一端固定连接,丝杆竖向设置,丝杆另一端用固定轴承固定在安装箱的底板顶面转角处,丝杆上安装有螺母座,所述丝杆和其上面的螺母座螺纹连接,安装箱里面四个螺母座分别和升降箱两侧顶部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箱正面不设箱板,所述升降箱底部箱板位置处安装有密封支撑板,所述密封支撑板和升降箱一体成型,所述安装箱的底板中部开设有方形通孔,所述电池箱置入升降箱里面放置在密封支撑板上,所述密封支撑板底面两侧分别和一个安装架的横向板一端固定连接,两侧安装架对称设置,所述安装架呈L型设置,所述安装架的横向板另一端和竖向板,分别用固定螺栓和安装箱的底板和侧面箱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箱顶部固定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转轴用联轴器和转杆一端固定连接,转杆竖向设置,转杆另一端经安装箱顶部中间位置穿过伸入安装箱里面,转杆另一端和风扇本体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风扇本体两侧对称设置有纵向的固定架,固定架顶面两端分别用一根固定杆和安装箱的顶板底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支撑板的横截面的尺寸大于升降箱的横截面的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支撑板的横截面的尺寸和方形通孔的尺寸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的两块竖向板之间的距离等于电池箱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里面安装有电池包,所述电池包按照供电设备不同分为一类电池包、二类电池包和三类电池包,一类电池包为输出功率随汽车速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的电池包,二类电池包、三类电池包为输出功率随汽车速度的变化不发生明显改变的电池包,一类电池包、二类电池包在汽车启动后始终呈供电状态,三类电池包可由驾驶员控制开闭;所述的一类电池包包括:用于给汽车驱动电机供电的主动力电池组、用于给强制水冷循环装置供电的冷却系统供电电池组;所述的二类电池包包括:用于给汽车行车电脑及监测诊断装置供电的主控制单元供电电池组,用于给汽车照明装置供电的照明供电电池组,用于驱动辅助电机的辅助动力电池组;所述的三类电池包包括:用于分别给车内多媒体装置、空调装置供电的辅助控制单元供电电池组;所述的一类电池包、二类电池包、三类电池包相互并联设置且均通过通断开关与汽车侧面设置的充电插头的电源线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里面固定有一类电池包,所述的一类电池包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圆形连接板,连接板的中部设置贯通的通孔,两个连接板相对的端面上设置多个同心的圆形凹槽,圆筒形散热片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圆形连接板的凹槽内;凹槽的底部设置长条形引导孔,散热片的端头处设置凸出的长条形引导片,引导片穿入引导孔内;引导孔与圆形连接板的侧壁上沿其径向方向设置的导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子龙,刘舰徽,袁伦文,
申请(专利权)人:西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