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卡车用组合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9761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重型卡车用组合框架,包括底框架、顶框架、连接底框架和顶框架的支撑杆,底框架上设有多个下横梁,顶框架上设有多个上横梁,底框架下端设有支承横梁;所述上横梁、顶框架的两边侧设有槽型板,槽型板上搭接焊有弧形板;本新型装置将储气筒、电瓶箱、膨胀水箱、干燥器四回路阀、工作灯等集成装配,在保证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节省了整车布置空间且便于其它零部件的装配,此种组合框架结构简单,结构合理,产品强度满足使用要求,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A Composite Frame for Heavy Truck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型卡车用组合框架
本技术属于重型牵引车零部件
,具体是一种重型卡车用组合框架。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快运、高效物流行业的发展,对车辆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特别是汽车的连续“作战”能力,最直接的就是车辆的续航能力。针对这种要求,大油箱、双油箱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装配中,限制于整车布置和轴距要求,组合框架应运而生。但传统的组合框架存在以下缺陷:其一、机构复杂,焊接所需零部件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不利于实现载重汽车轻量化节能高效的目的。其二、通用性不高,传统组合框架的复杂性也决定了不利于零部件的通用性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即在满足增加燃油储存量的情况下保证现有整车轴距要求而设计了一种组合框架装置,本装置集储气筒、电瓶箱、膨胀水箱、干燥器四回路阀、换向阀于一体,极大的释放了车架左右纵梁装配空间,可以装配容积更大的燃油箱或者左右双油箱。本装置通过结构优化,结构紧凑,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自重;同时在框架本体的竖梁或横梁上预留多种安装孔,使得多种零部件可以直接或间接完成装配,最大限度降低组合框架总成的零部件的种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重型卡车用组合框架,包括底框架、顶框架、连接底框架和顶框架的支撑杆,底框架上设有多个下横梁,顶框架上设有多个上横梁,底框架下端设有支承横梁;所述上横梁、顶框架的两边侧设有槽型板,槽型板上搭接焊有弧形板。优选的,所述槽型板、弧形板在上横梁、顶框架的两边侧上下位置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支撑杆数量为5根,支撑杆与底框架连接处设有加强筋,支撑杆与顶框架连接处设有角板。优选的,所述支承横梁呈U型,侧面设有多个螺栓安装孔。优选的,所述弧形板上设有定位安装孔。安装使用说明:本装置包括支撑横梁和主体支架两部分,组合框架通过安装板安装于车架纵梁上翼面,支撑横梁上留有孔距为50mm的九组标准孔,极大的方便了组合框架总成在整车位置的布置和安装板结构的通用性;主体支架由顶框架、底框架、支撑杆共同拼焊构成,主体支架通过焊接与支撑横梁连接,并通过安装板连接到车架上。上述顶框架、底框架、支撑杆采用空心方管,易于加工、且节约材料;上述加强筋与角板由钢板冲压而成,便于加工;加强筋与角板起到增强管梁之间的连接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可通过上述方案得出:本技术中,将储气筒、电瓶箱、膨胀水箱、干燥器四回路阀、工作灯等集成装配,在保证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节省了整车布置空间便于其它零部件的装配。此种组合框架结构简单,结构合理,产品强度满足使用要求,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储气筒、电瓶箱、膨胀水箱、干燥器四回路阀、工作灯等集成装配,在保证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节省了整车布置空间且便于其它零部件的装配。此种组合框架结构简单,结构合理,产品强度满足使用要求,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重型卡车用组合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重型卡车用组合框架车架附件装配第一方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重型卡车用组合框架车架附件装配第二方位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框架,2.顶框架,3.支撑杆,4.下横梁,5.上横梁,6.支承横梁,7.槽型板,8.弧形板,9.加强筋,10.角板,11.定位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一种重型卡车用组合框架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重型卡车用组合框架,包括底框架1、顶框架2、连接底框架1和顶框架2的支撑杆3,底框架1上设有多个下横梁4,顶框架2上设有多个上横梁5,底框架1下端设有支承横梁6;所述上横梁5、顶框架2的两边侧设有槽型板7,槽型板7上搭接焊有弧形板8;所述槽型板7、弧形板8在上横梁5、顶框架2的两边侧上下位置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杆3数量为5根,支撑杆3与底框架1连接处设有加强筋9,支撑杆3与顶框架2连接处设有角板10;所述支承横梁6呈U型,侧面设有多个螺栓安装孔;所述弧形板8上设有定位安装孔1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型卡车用组合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框架(1)、顶框架(2)、连接底框架(1)和顶框架(2)的支撑杆(3),底框架(1)上设有多个下横梁(4),顶框架(2)上设有多个上横梁(5),底框架(1)下端设有支承横梁(6);所述上横梁(5)、顶框架(2)的两边侧设有槽型板(7),槽型板(7)上搭接焊有弧形板(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型卡车用组合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框架(1)、顶框架(2)、连接底框架(1)和顶框架(2)的支撑杆(3),底框架(1)上设有多个下横梁(4),顶框架(2)上设有多个上横梁(5),底框架(1)下端设有支承横梁(6);所述上横梁(5)、顶框架(2)的两边侧设有槽型板(7),槽型板(7)上搭接焊有弧形板(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型卡车用组合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板(7)、弧形板(8)在上横梁(5)、顶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可前常建军王哲苏征石可路郑晓军孙超王杰高扬周中亚杨叶成申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宁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