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空冷系统凝结水下降管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9665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接空冷系统凝结水下降管缓冲装置,涉及空冷系统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缓冲罐和固定件,缓冲罐与多个固定件固定连接,固定件用于固定在水泥立柱上,缓冲罐用于套设于凝结水下降管的底端外并与凝结水下降管密封连接,且缓冲罐能够与凝结水横向管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直接空冷系统凝结水下降管缓冲装置,使直接空冷系统凝结水下降管振动降低,保证直接空冷系统正常运行。

Buffer Device for Condensation Underwater Downcomer in Direct Air Cool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接空冷系统凝结水下降管缓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冷系统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直接空冷系统凝结水下降管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凝汽器是将汽轮机排汽冷凝成水的一种换热器,又称复水器,凝汽器主要用于汽轮机动力装置中,分为水冷凝汽器和空冷凝汽器两种;直接空冷系统是汽轮机的排汽通过粗大的排汽管道送到室外布置的空冷凝汽器内,轴流冷却风机使空气流过散热器的外表面,将排汽冷却成水,凝结水再经凝结泵送回汽轮机的回热系统;空冷凝汽器上设置有垂直竖管作为凝结水下降管,在凝结水下降管底部设置有弯头并与横向的管道连接,横向管道通入汽机房内。现有的直接空冷系统凝结水下降管结构装置如图1所示,AB是空气冷却装置收集凝结水的水平管道,沿空冷岛(所谓空冷岛,实际上是对电厂空气冷却装置的一个形象称谓)钢结构的上边缘行走,标高大约45m,从C点开始凝结水收集管道由水平的管道转入凝结水下降管,一直下降到D点之后,设置有一个75°弯头并与DE管段连接,DE管段斜率为0.017,DE管段进入汽机房内,EG管段进入位于0m以下的凝汽器地坑中(标高为-4m),G点连接到汽轮机排汽装置内的雾化喷嘴。从D点到E点之间仅有3个管道支撑和1个吊架垂直限位装置,FG管段基于地坑基础有1个支撑点,仅限制了EG管段的垂直方向自由度,D点以后的整根管段水平方向自由度不受约束。在空冷机组运行过程中,凝结水下降管产生了剧烈振动现象,容易出现管道焊口开裂、漏真空,严重时管道焊口大量漏水,严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1.1凝结水下降管振动现象描述凝结水下降管振动最严重的部位集中在DEF管段,最严重时振动造成的位移可达几厘米,振动表现的规律性不强,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有位移,但是明显沿水平方向的位移大于垂直方向。1.2凝结水下降管的运行特点凝结水下降管内液体水不是满管的,而是维持在D点上方大约2m左右一个水位。原因是为实现凝结水除氧需要,G点连接到汽轮机排汽装置内的雾化喷嘴,因此水流通过喷嘴时流道变窄,为克服喷嘴的阻力并且形成一定的喷射速度,需要维持喷嘴前一定的压力,因此凝结水下降管内的水位需维持一定高度。因为喷嘴前的压力、喷嘴流量随机组负荷变化,凝结水下降管内的水位及下降管内下降的水量也与机组负荷有关。1.3凝结水下降管振动原因简要分析凝结水下降管直立部分高度为40m(CD段高度),如果管内水位从D点向上按2~3m计算,管内凝结水从C点开始下落至液面距离至少37m,也就是凝结水落差在37m以上。直径800mm的真空管道内,饱和状态的凝结水下降过程近似接近自由落体的速度向下流动。如果初速度按v0=0m/s,高度h=37m,那么按自由落体计算:下落时间:t=2.75s,末速度:v2=26.95m/s,全部液体如以上述计算末速度撞击液面,则在液面以下很短的一段管段内液体动能全部释放转化其他形式的能量,经计算机组满负荷运行时此处释放的能量将达150kW,相当于一个中型电动机的功率。液体释放的能量集中释放在D点弯头的上部,必然对管道、对弯头造成比较大的冲击和扰动,这是造成直接空冷系统凝结水下降管振动的根本因素。因此,如何避免或是降低直接空冷系统凝结水下降管振动以保证机组正常安全运行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接空冷系统凝结水下降管缓冲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直接空冷系统凝结水下降管振动降低,保证直接空冷系统正常运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接空冷系统凝结水下降管缓冲装置,包括缓冲罐和固定件,所述缓冲罐与多个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在水泥立柱上,所述缓冲罐用于套设于凝结水下降管的底端外外并与所述凝结水下降管密封连接,且所述缓冲罐能够与凝结水横向管连通。优选的,还包括缓冲底座,所述缓冲罐底部与所述缓冲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还包括膨胀节,所述膨胀节用于设置于所述凝结水下降管的底端上并位于所述缓冲罐的上方。优选的,所述膨胀节为法兰式橡胶膨胀节。优选的,所述缓冲底座包括上钢板、槽钢和下钢板,所述上钢板与所述下钢板中间平行布置若干所述槽钢,所述槽钢分别与所述上钢板和所述下钢板焊接固定。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刚性支撑和环形抱箍,所述刚性支撑固定连接在所述缓冲罐侧壁上且所述刚性支撑抵靠在所述水泥立柱侧壁上,所述环形抱箍环套固定在所述水泥立柱上,所述刚性支撑与所述环形抱箍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缓冲罐包括钢管、封头和上封盖,所述封头与所述钢管底部焊接密封连接,所述上封盖与所述钢管顶部焊接密封连接,所述上封盖设有通孔,所述凝结水下降管穿过所述通孔进入所述缓冲罐内。优选的,所述缓冲罐侧壁底部设置有放水管,所述放水管上设置有放水阀。优选的,所述刚性支撑和所述环形抱箍的材质均为碳素钢。优选的,所述钢管、所述封头和所述上封盖的材质均为碳素钢。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直接空冷系统凝结水下降管缓冲装置,将连接凝结水下降管和凝结水横向管的弯头拆除,在凝结水下降管的底端外套设一个缓冲罐,并将缓冲罐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水泥立柱上,将凝结水横向管与缓冲罐连通,凝结水从凝结水下降管下落进入到缓冲罐内,由高度差产生的冲击力直接作用在缓冲罐的底部,进而通过缓冲罐的底部传递到混凝体地面上,当缓冲罐内的水位升高超过凝结水下降管的管口后,凝结水的冲击力将分散作用在液面以下的整个缓冲罐体上,进一步提高缓冲罐受力的均匀性,通过缓冲罐的设置,降低了凝结水下降管的振动,保证直接空冷系统正常运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直接空冷系统凝结水下降管结构装置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直接空冷系统凝结水下降管缓冲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直接空冷系统凝结水下降管缓冲装置中的缓冲底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直接空冷系统凝结水下降管缓冲装置中的放水管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缓冲罐、2-固定件、3-水泥立柱、4-凝结水下降管、5-凝结水横向管、6-缓冲底座、7-膨胀节、8-上钢板、9-槽钢、10-下钢板、11-放水管、12-放水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接空冷系统凝结水下降管缓冲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直接空冷系统凝结水下降管振动降低,保证直接空冷系统正常运行。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直接空冷系统凝结水下降管缓冲装置,包括缓冲罐1和固定件2,缓冲罐1与多个固定件2固定连接,固定件2用于固定在水泥立柱3上,缓冲罐1用于套设于凝结水下降管4的底端外并与凝结水下降管4密封连接,且缓冲罐1能够与凝结水横向管5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接空冷系统凝结水下降管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罐和固定件,所述缓冲罐与多个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在水泥立柱上,所述缓冲罐用于套设于凝结水下降管的底端外并与所述凝结水下降管密封连接,且所述缓冲罐能够与凝结水横向管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接空冷系统凝结水下降管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罐和固定件,所述缓冲罐与多个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在水泥立柱上,所述缓冲罐用于套设于凝结水下降管的底端外并与所述凝结水下降管密封连接,且所述缓冲罐能够与凝结水横向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空冷系统凝结水下降管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底座,所述缓冲罐底部与所述缓冲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空冷系统凝结水下降管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膨胀节,所述膨胀节用于设置于所述凝结水下降管的底端上并位于所述缓冲罐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接空冷系统凝结水下降管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节为法兰式橡胶膨胀节。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接空冷系统凝结水下降管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底座包括上钢板、槽钢和下钢板,所述上钢板与所述下钢板中间平行布置若干所述槽钢,所述槽钢分别与所述上钢板和所述下钢板焊接固定。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华沈亭尚宪猛付海元陈万峒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宁夏灵武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