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轮叶片的弯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9227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轮叶片的弯压装置,其结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滑轨、滑块和调节螺栓,所述滑轨位于所述固定座上表面的内部,所述滑块活动连接在所述滑轨的内部,所述调节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座的左端,所述滑块的上方设置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上设置有限位柱、第一压轮和联接座,所述限位柱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压轮活动连接在所述活动座的右端,所述联接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座的上端,所述联接座上设置有限位槽、第二压轮、内置槽和嵌合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扩大了弯压装置的使用范围,避免了压弯装置工作的过程中固定板出现松动的现象,加快了压弯装置拆装时的速度,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A Bending and Pressing Device for Wind Turbine Blad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轮叶片的弯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弯压装置
,具体为一种风轮叶片的弯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风轮叶片的弯压装置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风轮叶片的弯压装置不能根据风轮叶片的厚度来调节第二压轮和第一压轮之间的间距,缩小了弯压装置的使用范围,风轮叶片会因过厚或过薄而导致压弯装置不能使用,压弯装置工作的过程中固定板容易出现松动的现象,降低了压弯装置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而且当弯压装置需要拆卸的时候,需要使用拆卸工具来对其进行操作,减慢了压弯装置拆装时的速度,增加了拆装的时间,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压弯装置拆装时的灵活性。为此,需要设计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轮叶片的弯压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轮叶片的弯压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滑轨、滑块和调节螺栓,所述滑轨位于所述固定座上表面的内部,所述滑块活动连接在所述滑轨的内部,所述调节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座的左端,所述滑块的上方设置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上设置有限位柱、第一压轮和联接座,所述限位柱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压轮活动连接在所述活动座的右端,所述联接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座的上端,所述联接座上设置有限位槽、第二压轮、内置槽和嵌合槽,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联接座的底部,所述第二压轮活动连接在所述联接座的右端,所述内置槽位于所述联接座的内部,所述嵌合槽位于所述联接座的上方,所述内置槽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嵌合柱。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活动座通过滑块与所述固定座相连接,所述滑块的上端通过铆钉与所述活动座相连接,所述滑块的下端嵌合在所述滑轨的内部,并且通过调节螺栓与所述固定座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限位柱设有四个,并且通过焊接与所述活动座相连接,所述联接座通过限位槽与所述活动座相连接,所述限位槽的位置与所述限位柱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限位柱嵌合在所述限位槽的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压轮通过铆钉与所述活动板相连接,所述活动板嵌合在所述内置槽的内部,所述连接杆通过铆钉与所述活动板的上端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板通过螺纹与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嵌合柱通过焊接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接,并且嵌合在所述嵌合槽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活动板、连接杆和内置槽的结合,先根据风轮叶片的厚度来调节第二压轮和第一压轮之间的间距,然后再使用固定板对连接杆进行固定,有效的扩大了弯压装置的使用范围,避免了风轮叶片因过厚或过薄而导致压弯装置不能使用。2、本技术通过嵌合柱和嵌合槽的增加,在固定板固定的时候需要将嵌合柱嵌合到嵌合槽的内部,有效的避免了压弯装置工作的过程中固定板出现松动的现象,提高了压弯装置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3、本技术通过滑块、滑轨、限位柱和限位槽的结合,当弯压装置需要拆卸的时候,首先将调节螺栓从固定座内部拧出来,然后活动座通过滑块在滑轨的内部进行滑动,直接将滑块从滑轨的内部滑出即可,然后再将联接座上的限位柱直接从限位槽的内部拔出,有效的加快了压弯装置拆装时的速度,节省了拆装的时间,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压弯装置拆装时的灵活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风轮叶片的弯压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风轮叶片的弯压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风轮叶片的弯压装置的联接座侧视图。图中:固定座1、滑轨2、滑块3、调节螺栓4、活动座5、限位柱6、第一压轮7、联接座8、限位槽9、第二压轮10、内置槽11、嵌合槽12、活动板13、连接杆14、固定板15、嵌合柱16。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风轮叶片的弯压装置,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上设置有滑轨2、滑块3和调节螺栓4,所述滑轨2位于所述固定座1上表面的内部,所述滑块3活动连接在所述滑轨2的内部,所述调节螺栓4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座1的左端,所述滑块3的上方设置有活动座5,所述活动座5上设置有限位柱6、第一压轮7和联接座8,所述限位柱6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座5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压轮7活动连接在所述活动座5的右端,所述联接座8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座5的上端,所述联接座8上设置有限位槽9、第二压轮10、内置槽11和嵌合槽12,所述限位槽9位于所述联接座8的底部,所述第二压轮10活动连接在所述联接座8的右端,所述内置槽11位于所述联接座8的内部,所述嵌合槽12位于所述联接座8的上方,所述内置槽11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板13,所述活动板13上设置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上设置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上设置有嵌合柱16,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通过活动板13、连接杆14和内置槽11的结合,先根据风轮叶片的厚度来调节第二压轮10和第一压轮7之间的间距,然后再使用固定板15对连接杆14进行固定,有效的扩大了弯压装置的使用范围,避免了风轮叶片因过厚或过薄而导致压弯装置不能使用,通过嵌合柱16和嵌合槽12的增加,在固定板15固定的时候需要将嵌合柱16嵌合到嵌合槽12的内部,有效的避免了压弯装置工作的过程中固定板15出现松动的现象,提高了压弯装置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滑块3、滑轨2、限位柱6和限位槽9的结合,当弯压装置需要拆卸的时候,首先将调节螺栓4从固定座1内部拧出来,然后活动座5通过滑块3在滑轨2的内部进行滑动,直接将滑块3从滑轨2的内部滑出即可,然后再将联接座8上的限位柱6直接从限位槽9的内部拔出,有效的加快了压弯装置拆装时的速度,节省了拆装的时间,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压弯装置拆装时的灵活性。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活动座5通过滑块3与所述固定座1相连接,所述滑块3的上端通过铆钉与所述活动座5相连接,所述滑块3的下端嵌合在所述滑轨2的内部,并且通过调节螺栓4与所述固定座1相连接,其作用在于能有效的提高了活动座5的灵活性。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限位柱6设有四个,并且通过焊接与所述活动座5相连接,所述联接座8通过限位槽9与所述活动座5相连接,所述限位槽9的位置与所述限位柱6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限位柱6嵌合在所述限位槽9的内部,其作用在于能有效的增强了联接座8与活动座5之间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第二压轮10通过铆钉与所述活动板13相连接,所述活动板13嵌合在所述内置槽11的内部,所述连接杆14通过铆钉与所述活动板13的上端相连接,其作用在于能有效的提高了第二压轮10位置调节时的便捷性。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固定板15通过螺纹与所述连接杆14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嵌合柱16通过焊接与所述固定板15相连接,并且嵌合在所述嵌合槽12的内部,其作用在于能有效的增强了嵌合柱16与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轮叶片的弯压装置,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上设置有滑轨(2)、滑块(3)和调节螺栓(4),所述滑轨(2)位于所述固定座(1)上表面的内部,所述滑块(3)活动连接在所述滑轨(2)的内部,所述调节螺栓(4)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座(1)的左端,所述滑块(3)的上方设置有活动座(5),所述活动座(5)上设置有限位柱(6)、第一压轮(7)和联接座(8),所述限位柱(6)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座(5)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压轮(7)活动连接在所述活动座(5)的右端,所述联接座(8)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座(5)的上端,所述联接座(8)上设置有限位槽(9)、第二压轮(10)、内置槽(11)和嵌合槽(12),所述限位槽(9)位于所述联接座(8)的底部,所述第二压轮(10)活动连接在所述联接座(8)的右端,所述内置槽(11)位于所述联接座(8)的内部,所述嵌合槽(12)位于所述联接座(8)的上方,所述内置槽(11)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板(13),所述活动板(13)上设置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上设置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上设置有嵌合柱(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轮叶片的弯压装置,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上设置有滑轨(2)、滑块(3)和调节螺栓(4),所述滑轨(2)位于所述固定座(1)上表面的内部,所述滑块(3)活动连接在所述滑轨(2)的内部,所述调节螺栓(4)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座(1)的左端,所述滑块(3)的上方设置有活动座(5),所述活动座(5)上设置有限位柱(6)、第一压轮(7)和联接座(8),所述限位柱(6)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座(5)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压轮(7)活动连接在所述活动座(5)的右端,所述联接座(8)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座(5)的上端,所述联接座(8)上设置有限位槽(9)、第二压轮(10)、内置槽(11)和嵌合槽(12),所述限位槽(9)位于所述联接座(8)的底部,所述第二压轮(10)活动连接在所述联接座(8)的右端,所述内置槽(11)位于所述联接座(8)的内部,所述嵌合槽(12)位于所述联接座(8)的上方,所述内置槽(11)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板(13),所述活动板(13)上设置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上设置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上设置有嵌合柱(1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中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亨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