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9038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3:08
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结构、搅拌装置、电机、转速控制器、温度数显器和异形加料漏斗结构,搅拌装置与釜体结构中间连接,电机与搅拌装置上端连接,转速控制器与电机连接,温度数显器与转速控制器上方连接,异形加料漏斗结构与釜体结构连接。其中,异形加料漏斗结构包括:漏斗、漏嘴、漏斗进料口和漏斗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增设异形加料漏斗,实现了漏斗的进料口和漏嘴的出料口变为相切结构,在漏斗放入投料口后位置上远离电机马达及搅拌装置,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同时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A 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物料投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釜。
技术介绍
直筒型玻璃反应釜由于其体积较小,投料口与电机马达以及搅拌棒之间的距离较短,常规加料漏斗的中心对称结构使得漏斗放到投料口上时,漏斗上方会碰到电机马达以及搅拌棒,存在安全隐患,而且投料时需要有人扶住,增加了劳动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釜,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结构、搅拌装置、电机、转速控制器、温度数显器和异形加料漏斗结构,所述搅拌装置与釜体结构中间连接,所述电机与搅拌装置上端连接,所述转速控制器与电机连接,所述温度数显器与转速控制器上方连接,所述异形加料漏斗结构与釜体结构连接;其中,所述异形加料漏斗结构包括:漏斗、漏嘴、漏斗进料口和漏斗出料口,所述漏嘴与漏斗下端相切连接,所述漏斗进料口设于漏斗上端,所述漏斗出料口设于漏嘴下端。进一步,所述釜体结构包括:釜体、入料口、固定槽、放空管、出料口和底阀,所述入料口设于釜体上端左侧,所述固定槽设于釜体上,所述固定槽连接异形加料漏斗结构和入料口,所述放空管与釜体上端右侧连接,所述出料口设于釜体底部,所述底阀通过出料口与釜体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增设异形加料漏斗,实现了漏斗的进料口和漏嘴的出料口变为相切结构,在漏斗放入投料口后位置上远离电机马达及搅拌装置,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同时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异形加料漏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异形加料漏斗的俯视图。附图标记:釜体结构100、釜体110、入料口120、固定槽130、放空管140、出料口150和底阀160。搅拌装置200、电机300、转速控制器400和温度数显器500。异形加料漏斗结构600、漏斗610、漏嘴620、漏斗进料口630和漏斗出料口64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异形加料漏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异形加料漏斗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结构100、搅拌装置200、电机300、转速控制器400、温度数显器500和异形加料漏斗结构600,搅拌装置200与釜体结构100中间连接,电机300与搅拌装置200上端连接,转速控制器400与电机300连接,温度数显器500与转速控制器400上方连接,异形加料漏斗结构600与釜体结构100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异形加料漏斗结构600包括:漏斗610、漏嘴620、漏斗进料口630和漏斗出料口640,漏嘴620与漏斗610下端相切连接,漏斗进料口630设于漏斗610上端,漏斗出料口640设于漏嘴620下端。釜体结构100包括:釜体110、入料口120、固定槽130、放空管140、出料口150和底阀160,入料口120设于釜体110上端左侧,固定槽130设于釜体110上,固定槽130连接异形加料漏斗结构600和入料口120,放空管140与釜体110上端右侧连接,出料口150设于釜体110底部,底阀160通过出料口150与釜体110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搅拌装置200设置于釜体110中间,电机300连接控制搅拌装置200工作,转速控制器400控制电机300运转速度,温度数显器500设置于转速控制器400上方,显示釜体110内的温度,釜体110的入料口120插入安装异形加料漏斗结构600,异形加料漏斗结构600的漏斗610和漏嘴620相切连接,将漏斗进料口630和漏斗出料口640两圆的关系由同圆心改变为相切,给整体的漏斗结构留出了部分空间,保证了漏嘴630放入釜体110上的入料口120后不会触碰到电机300和搅拌装置200,保证了生产安全,也减轻了劳动强度,同时釜体110上端右侧安装了放空管140以及底部出料口150处安装了底阀160。本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增设异形加料漏斗,实现了漏斗的进料口和漏嘴的出料口变为相切结构,在漏斗放入投料口后位置上远离电机马达及搅拌装置,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同时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宗旨,本技术还可以有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结构(100)、搅拌装置(200)、电机(300)、转速控制器(400)、温度数显器(500)和异形加料漏斗结构(600),所述搅拌装置(200)与釜体结构(100)中间连接,所述电机(300)与搅拌装置(200)上端连接,所述转速控制器(400)与电机(300)连接,所述温度数显器(500)与转速控制器(400)上方连接,所述异形加料漏斗结构(600)与釜体结构(100)连接;其中,所述异形加料漏斗结构(600)包括:漏斗(610)、漏嘴(620)、漏斗进料口(630)和漏斗出料口(640),所述漏嘴(620)与漏斗(610)下端相切连接,所述漏斗进料口(630)设于漏斗(610)上端,所述漏斗出料口(640)设于漏嘴(620)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结构(100)、搅拌装置(200)、电机(300)、转速控制器(400)、温度数显器(500)和异形加料漏斗结构(600),所述搅拌装置(200)与釜体结构(100)中间连接,所述电机(300)与搅拌装置(200)上端连接,所述转速控制器(400)与电机(300)连接,所述温度数显器(500)与转速控制器(400)上方连接,所述异形加料漏斗结构(600)与釜体结构(100)连接;其中,所述异形加料漏斗结构(600)包括:漏斗(610)、漏嘴(620)、漏斗进料口(630)和漏斗出料口(640),所述漏嘴(620)与漏斗(610)下端相切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俊顾炎颜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西三维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