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空肠营养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929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空肠营养管,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一端连接有外管,且过滤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有内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过滤装置过滤不溶于水的片剂包膜,避免了片剂包膜堵塞营养管,当营养管的外管堵塞后,直接更换外管即可,而无需直接全部拔出营养管,再重新插入新的营养管,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为患者节省了费用,注液口在注入营养液的同时,可以从注药口注入溶于片剂口服药溶液,而不影响营养液的输入,提高了营养管的实用性,当口服药注入结束后,可以通过旋帽密封注药口,当营养液输入结束后,可以通过橡胶塞密封注液口,避免了注液口和注药口被污染,提高了营养管的安全性。

A jejunal feeding tube with filter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空肠营养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耗材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空肠营养管。
技术介绍
食管癌、食管平滑肌瘤、消化道疾病、胃部疾病等常规的肠道疾病,进行胸外科手术后,通常需要患者在胃镜下留置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管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三腔肠内营养,另一种是单腔空场营养管,为了让患者更快的恢复,遵医嘱会在肠内营养管给予口服药,口服药有些是片剂的,在打药之前会将片剂口服药磨碎,磨碎后会出现片剂的包膜,片剂的包膜是融不开的,如果注入到患者的肠内营养管后包膜会贴在肠内营养管管壁上,时间长了会出现堵管的现象,导致营养管无法使用。手术后,有些患者需要一个月,甚至三个月才能恢复,所以这段时间会一直用肠内营养管,一旦肠内营养管发生堵塞,需要更换肠内营养管,这样会增加术后吻合口瘘等其他疾病的机率,且反复插管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患者的费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空肠营养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空肠营养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一旦肠内营养管发生堵塞,需要更换肠内营养管,这样会增大发生发病的机率,且反复插管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患者的费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空肠营养管,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一端连接有外管,且过滤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有内管,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一端连接有进液口,且外壳体的另一端连接有出液口,所述外壳体的内部靠近进液口的一侧设置有齿状滤网,且外壳体的内部靠近出液口的一侧设置有滤芯,所述外壳体的前侧设置有固定夹。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状滤网为一种粗无纺布材质的构件,所述滤芯为一种PBT多层树脂纤维改性无纺布材质的构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管包括外连通管,所述外连通管的一端连接有外管接口,且外连通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注液口,所述注液口的外侧的上端连接有注药口,且注液口的外侧的下端连接有橡胶塞,所述注药口的上端的外侧连接有旋帽。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管包括内连通管,所述内连通管的一端连接有内出口,且内连通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内管接口。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液口的一端嵌入在外管接口的内侧,所述出液口的一端嵌入在内管接口的内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过滤装置过滤不溶于水的片剂包膜,避免了片剂包膜堵塞营养管,当营养管的外管堵塞后,直接更换外管即可,而无需直接全部拔出营养管,再重新插入新的营养管,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加快了患者的恢复速度,为患者节省了费用,注液口在注入营养液的同时,可以从注药口注入溶于片剂口服药溶液,而不影响营养液的输入,提高了营养管的实用性,当口服药注入结束后,可以通过旋帽密封注药口,当营养液输入结束后,可以通过橡胶塞密封注液口,避免了注液口和注药口被污染,提高了营养管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空肠营养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空肠营养管中的爆炸图;图3为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空肠营养管中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空肠营养管中过滤装置的剖视图;图5为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空肠营养管中外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空肠营养管中内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过滤装置;11、外壳体;12、固定夹;13、进液口;14、出液口;15、滤芯;16、齿状滤网;2、外管;21、外连通管;22、外管接口;23、旋帽;24、注药口;25、注液口;26、橡胶塞;3、内管;31、内连通管;32、内出口;33、内管接口。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6,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空肠营养管,包括过滤装置1,过滤装置1的一端连接有外管2,过滤装置1的另一端连接有内管3。为了过滤不溶于水的片剂包膜,过滤装置1包括外壳体11,外壳体11的一端连接有进液口13,外壳体11的另一端连接有出液口14,外壳体11的内部靠近进液口13的一侧设置有齿状滤网16,外壳体11的内部靠近出液口14的一侧设置有滤芯15,外壳体11的前侧设置有固定夹12。为了对片剂包膜进行分级过滤,齿状滤网16为一种粗无纺布材质的构件,滤芯15为一种PBT多层树脂纤维改性无纺布材质的构件。为了方便拆下外管2,外管2包括外连通管21,外连通管21的一端连接有外管接口22,外连通管21的另一端连接有注液口25,注液口25的外侧的上端连接有注药口24,注液口25的外侧的下端连接有橡胶塞26,注药口24的上端的外侧连接有旋帽23。为了方便拆下外管2,内管3包括内连通管31,内连通管31的一端连接有内出口32,内连通管31的另一端连接有内管接口33。为了使内管3和外管2分别与过滤装置1连接在一起,进液口13的一端嵌入在外管接口22的内侧,出液口14的一端嵌入在内管接口33的内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首先,把进液口13插入外管接口22内,把出液口14插入内管接口33内,然后,把内出口32连同内连通管31一起从患者的鼻孔插入到胃肠里,当需要在空肠营养管对患者给予口服药时,先把片剂口服药磨碎后,用水把药融开,再用注射器把药水吸入注射器内,接着,逆时针转动旋帽23,打开旋帽23,接着,把注射器插入注药口24内,挤压注射器,药水便沿着外连通管21进入过滤装置1内,先经过齿状滤网16进行初步过滤,再经过滤芯进行进一步的过滤,从而过滤不溶于水的片剂包膜,避免了片剂包膜堵塞内连通管31,当外管堵塞后,直接更换外管即可,而无需直接全部拔出营养管,再重新插入新的营养管,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空肠营养管,包括过滤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1)的一端连接有外管(2),且过滤装置(1)的另一端连接有内管(3),所述过滤装置(1)包括外壳体(11),所述外壳体(11)的一端连接有进液口(13),且外壳体(11)的另一端连接有出液口(14),所述外壳体(11)的内部靠近进液口(13)的一侧设置有齿状滤网(16),且外壳体(11)的内部靠近出液口(14)的一侧设置有滤芯(15),所述外壳体(11)的前侧设置有固定夹(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空肠营养管,包括过滤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1)的一端连接有外管(2),且过滤装置(1)的另一端连接有内管(3),所述过滤装置(1)包括外壳体(11),所述外壳体(11)的一端连接有进液口(13),且外壳体(11)的另一端连接有出液口(14),所述外壳体(11)的内部靠近进液口(13)的一侧设置有齿状滤网(16),且外壳体(11)的内部靠近出液口(14)的一侧设置有滤芯(15),所述外壳体(11)的前侧设置有固定夹(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空肠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状滤网(16)为一种粗无纺布材质的构件,所述滤芯(15)为一种PBT多层树脂纤维改性无纺布材质的构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蒙蒙王栩轶朱晓君张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