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筒钻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8725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32
一种机筒钻孔装置,包括钻孔机构和机筒夹固装置,机筒夹固装置固定于能左右移动的底座上,机筒夹固装置包括能夹持机筒前部的夹持机构和能夹持机筒尾部并能将夹固的机筒作圆周转动的夹持装置,夹持装置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联动,驱动电机通过线路与数控分度控制器相连接,底座上设置有能驱动底座左右移动的移动电机,移动电机亦通过线路与数控分度控制器相连接,钻孔机构中的钻头通过钻孔电机能转动并能左右移动地位于夹持机构的左边,钻头与经数控分度控制器精确定位后并将伸出夹持机构的机筒端面打孔位置相正对。其优点在于:机筒定位精度高,实现机筒钻深孔的精密加工,还能换装不同规格的机筒并精确调节机筒至相应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筒钻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筒制作
,尤其指一种机筒钻孔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320594158.7名称为《一种挤出机机筒钻孔用定位工装》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挤出机机筒钻孔用定位工装,包括设置在钻床工作台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端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板上的下定位梁和与下定位梁平行设置的上定位梁,所述上定位梁与下定位梁两端通过连杆连接,所述上定位梁下端设置有定位槽。该专利技术提供的挤出机机筒钻孔用定位工装,结构设计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固定较大径向尺寸的圆柱状或圆筒状工件,该定位工装通过紧固件固定在钻床上,方便拆卸和调整位置。然而,该机筒打孔定位不方便,定位难度大、精度低且不能适用于不同直径机筒的打孔之用,因此该定位工装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机筒打孔定位精度高,能通过数控分度机自动调节机筒钻孔位置的定位,定位方便准确且能对不同规格的直径的机筒实现实现钻孔加工。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机筒钻孔装置,包括有钻孔机构和机筒夹固装置,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筒钻孔装置,包括有钻孔机构和机筒夹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筒夹固装置固定于能左右移动的底座(2)上,所述机筒夹固装置包括能夹持机筒前部的夹持机构和能夹持机筒尾部并能将夹固的机筒(1)作圆周转动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电机(35)的输出轴相联动,所述驱动电机(35)通过线路与数控分度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能驱动底座左右移动的移动电机(27),所述移动电机(27)亦通过线路与数控分度控制器相连接,所述钻孔机构中的钻头(43)通过钻孔电机(41)能转动并能左右移动地位于夹持机构的左边,打孔时,所述钻头(43)与经数控分度控制器精确定位后并将伸出夹持机构的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筒钻孔装置,包括有钻孔机构和机筒夹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筒夹固装置固定于能左右移动的底座(2)上,所述机筒夹固装置包括能夹持机筒前部的夹持机构和能夹持机筒尾部并能将夹固的机筒(1)作圆周转动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电机(35)的输出轴相联动,所述驱动电机(35)通过线路与数控分度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能驱动底座左右移动的移动电机(27),所述移动电机(27)亦通过线路与数控分度控制器相连接,所述钻孔机构中的钻头(43)通过钻孔电机(41)能转动并能左右移动地位于夹持机构的左边,打孔时,所述钻头(43)与经数控分度控制器精确定位后并将伸出夹持机构的机筒端面打孔位置相正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筒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等分于圆周面上能作径向移动的夹持头(31)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能转动地设置于夹持装置的框架(33)上,与夹持部相固定的中心轴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电机(35)的输出轴相联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筒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为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将夹持部与驱动电机(35)的输出轴联动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筒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部与传动齿轮相连接的具体结构为,所述夹持部包括转动盘(32)和夹持盘(3),所述夹持头(31)分布在夹持盘(3)上,所述夹持盘(3)与转动盘(32)能脱卸地同心连接在一起,所述转动盘(32)能转动地连接在框架(33)上,所述传动齿轮包括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第三传动齿轮和第四传动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驱动电机(35)的输出轴同心相连接,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相啮合,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三传动齿轮同心相固定,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第四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四传动齿轮与转动盘(32)同心相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所述的机筒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位于夹持部左右两侧的左导杆(23)与右导杆(24)以及能相对左右导杆上下移动而夹紧机筒(1)的上夹部(21)与下夹部(22),所述左导杆(23)为下部杆体表面有传动螺纹上部杆体表面光滑的第一丝杆,所述右导杆(24)为上部杆体表面有传动螺纹下部杆体表面光滑的第二丝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盛兵洪宇泽
申请(专利权)人:舟山市宇泽橡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