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梁柱钢筋笼主筋定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704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物梁柱钢筋笼主筋定位架,包括两个相平行设置的顶部支撑钢梁、多个沿顶部支撑钢梁长度方向相平行设置在两个顶部支撑钢梁顶部的钢筋笼承重杆和多个沿顶部支撑钢梁长度方向相平行设置在两个顶部支撑钢梁底部的支撑定位机构,钢筋笼的一层主筋搭设在钢筋笼承重杆上,箍筋套设在主筋外;支撑定位机构包括底部支撑杆和两个沿底部支撑杆长度方向相对安装在底部支撑杆上的竖向支撑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钢筋笼承重杆水平承托钢筋笼的第一层主筋和套设在第一层主筋外的箍筋,利用支托座放置定位杆支托件,将定位杆放置在对应的两个定位杆支托件上,通过定位杆与箍筋的限位,定位主筋位置,抽出定位杆支托件使定位杆下落,定位杆取出省力。

A Main Reinforcement Locating Frame for Reinforcement Cage of Beam and Column in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物梁柱钢筋笼主筋定位架
本专利技术属于梁柱钢筋笼主筋定位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物梁柱钢筋笼主筋定位架。
技术介绍
目前,各类建筑工程中桩基极为关键,而桩基钢筋笼的制作质量和制作效率是影响桩基施工质量与进度的重要因素,钢筋笼一般由主筋、箍筋、加强筋、定位筋等构成,钢筋笼对主体工程的稳定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在建筑施工钢筋笼现场制作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各主筋间间距排布不可靠,位置校对复杂、误差大,若主筋不能按照需求准确的排布,会使钢筋笼不能平均受力,对后期建筑物产生影响,同时在排布钢筋笼主筋时,由于主筋比较重,长度较长,因此会使制作钢筋笼的过程非常复杂,耗费人力物力,使得制作钢筋笼时间过长,会影响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物梁柱钢筋笼主筋定位架,其设计新颖合理,通过钢筋笼承重杆水平承托钢筋笼的第一层主筋和套设在第一层主筋外的箍筋,利用支托座放置定位杆支托件,将定位杆放置在对应的两个定位杆支托件上,通过定位杆与箍筋的限位,进而定位主筋位置,使主筋间间距排布位置可靠准确,无需校对,并且通过抽出定位杆支托件使定位杆下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物梁柱钢筋笼主筋定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平行设置的顶部支撑钢梁(9)、多个沿顶部支撑钢梁(9)长度方向相平行设置在两个顶部支撑钢梁(9)顶部的钢筋笼承重杆(14)和多个沿顶部支撑钢梁(9)长度方向相平行设置在两个顶部支撑钢梁(9)底部的支撑定位机构,所述支撑定位机构的数量与钢筋笼承重杆(14)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钢筋笼的一层主筋(17)搭设在钢筋笼承重杆(14)上,箍筋(16)套设在主筋(17)外,顶部支撑钢梁(9)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供定位杆(8)穿过的限位通孔(10),每个顶部支撑钢梁(9)上的限位通孔(10)的数量与钢筋笼承重杆(14)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限位通孔(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梁柱钢筋笼主筋定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平行设置的顶部支撑钢梁(9)、多个沿顶部支撑钢梁(9)长度方向相平行设置在两个顶部支撑钢梁(9)顶部的钢筋笼承重杆(14)和多个沿顶部支撑钢梁(9)长度方向相平行设置在两个顶部支撑钢梁(9)底部的支撑定位机构,所述支撑定位机构的数量与钢筋笼承重杆(14)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钢筋笼的一层主筋(17)搭设在钢筋笼承重杆(14)上,箍筋(16)套设在主筋(17)外,顶部支撑钢梁(9)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供定位杆(8)穿过的限位通孔(10),每个顶部支撑钢梁(9)上的限位通孔(10)的数量与钢筋笼承重杆(14)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限位通孔(10)位于对应的钢筋笼承重杆(14)的正下方,顶部支撑钢梁(9)的外侧壁上且位于限位通孔(10)的两侧安装有相等高的上支托座(11),定位杆上支托件(12)放置在两个上支托座(11)上;所述支撑定位机构包括底部支撑杆(1)和两个沿底部支撑杆(1)长度方向相对安装在底部支撑杆(1)上的竖向支撑件,两个所述竖向支撑件中的一个竖向支撑件的顶部与两个顶部支撑钢梁(9)中的一个顶部支撑钢梁(9)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竖向支撑件中的另一个竖向支撑件的顶部与两个顶部支撑钢梁(9)中的另一个顶部支撑钢梁(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竖向支撑件的外侧壁上由上至下安装有多个下支托座,所述竖向支撑件包括设置在底部支撑杆(1)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竖向支撑杆(2)和第二竖向支撑杆(3),第一竖向支撑杆(2)和第二竖向支撑杆(3)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与限位通孔(10)的宽度相等,所述间隙的数量与限位通孔(10)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间隙位于对应的限位通孔(10)的正下方,所述下支托座包括安装在第一竖向支撑杆(2)上的第一下支托座(4)和安装在第二竖向支撑杆(3)上的第二下支托座(5),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超袁筑宇李巨涛郭涛陈楠周鑫张清王长明张网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第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