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饵保持架和保持架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32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钓饵保持架和保持架单元。钓饵保持架(10)具有钓钩部(12),该钓钩部(12)由轴部(18)、钩柄(19)和钩尖弯曲部(20)构成。夹持片(15、16)设置于轴部(18)。夹持片(15、16)以轴部(18)为基准转动而进行开闭。夹持片(15、16)由聚酰胺(PA)等树脂构成。夹持片(15、16)呈C字形,形成有窗口(51)。钓饵保持架(10)设置有用于保持夹持片(15、16)关闭状态的棘轮机构(3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钓饵保持架通过简单的操作可靠地保持柔软的钓饵且钓线不容易缠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钓饵保持架和保持架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持钓饵的钓饵保持架和适用于该钓饵保持架的保持架单元的结构。
技术介绍
例如在钓带鱼中,被称为“天亚(Tenya)”的钓饵保持架被安装于钓钩组件上。一般而言,钓饵保持架具有:头部,其具有铅坠的功能;保持部,其保持钓饵(典型的是沙丁鱼或日本银带鲱);和钓钩,其钩住攻击钓饵的目标(参照专利文献1)。该钓钩具有轴部、钩柄和钩尖弯曲部,在钩柄和钩尖弯曲部朝向下方的状态下,轴部的基端与上述头部连接。在上述钓钩的轴部突出设置有刺针,该刺针以其顶部朝向上方的方式配置。该刺针具有用于固定钓饵的绕线。上述保持部由上述轴部、刺针和绕线构成。在实际钓鱼中,钓鱼者将作为钓饵的沙丁鱼或日本银带鲱插在上述刺针上而配置于上述轴部上,在该状态下将上述绕线卷绕在该钓饵上。据此,上述钓饵固定于上述轴部和刺针,变为由钓饵保持架保持的状态。钓鱼者为了提高钓鱼成果,而需要在目标的觅食动作频繁的时间段(所谓的“适合钓鱼时间”)迅速地进行钓饵的装卸作业。但是,作为钓饵的沙丁鱼的身体,尤其是冷冻或者解冻后的沙丁鱼的身体非常脆弱,不容易以上述的结构快速地进行将沙丁鱼安装于钓饵保持架的作业。尤其是,在进行更换钓饵的作业时,即在因目标进行攻击而引起沙丁鱼走样且绕线互相缠绕的状况下,将该沙丁鱼从上述保持部取下的作业有时也会变得非常麻烦。为了消除这种问题,申请人提出了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快速地更换钓饵的钓饵保持架(参照专利文件2)。该钓饵保持架具有从侧方支承沙丁鱼的防护件,该防护件设置于钓钩的轴部。另外,该钓饵保持架具有辅助臂。该辅助臂具有固定沙丁鱼的固定针,其在从上方接近上述轴部的接近姿势与从上述轴部向上方远离的远离姿势之间位移。当该辅助臂位移到接近姿势时,上述固定针从上方刺入沙丁鱼的背部,来固定沙丁鱼。通过辅助臂位移到远离姿势,沙丁鱼能够简单地从轴部取下。即,只要钓鱼者将沙丁鱼放于轴部,上述防护件就能支承该沙丁鱼,并且,钓鱼者通过操作辅助臂,来能够简单地对沙丁鱼进行装卸。【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3-230330号【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2-120496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另外,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钓饵保持架通过辅助臂弹性变形而位移,能够与轴部卡合。因此,在该钓饵保持架被用于以大带鱼为目标的船钓的情况下,如果钓鱼者猛烈地操作在水中的钓钩组件的话,存在上述辅助臂弹性变形而从轴部脱落的担忧。另外,辅助臂由弯曲的金属线构成,因此,钓线容易在水中卡在辅助臂上。其结果,在多个钓鱼者同船的情况下,还存在相邻的钓鱼者的钓钩组件缠绕在辅助臂上的担忧。本专利技术是在上述背景下而创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钓饵保持架,该钓饵保持架通过简单的操作可靠地保持沙丁鱼、日本银带鲱等柔软的钓饵,并且在用于船钓等的情况下钓线也不容易缠绕。【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1)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钓饵保持架,其适用于钓饵钓钩组件,用于保持饵料鱼,该钓饵保持架具有:铅坠,其具有能够与钓线连接的环状件;钓钩部,其具有一端固定于上述铅坠的笔直延伸的轴部、以及连续于该轴部的钩柄和钩尖弯曲部;固定针,其突出设置于上述轴部,刺入于沿该轴部配置的饵料鱼;一对夹持片,其由树脂或橡胶构成,其通过以上述轴部为基准转动,而在保持姿势和敞开姿势之间进行姿势变化,其中,上述保持姿势为上述一对夹持片在将上述固定针配置于内侧的状态下彼此接近的姿势,上述敞开姿势为上述一对夹持片彼此远离的姿势。根据该结构,钓鱼者使一对夹持片位移到敞开姿势,将饵料鱼沿轴部配置于该轴部上。此时,固定针刺入配置于轴部上的饵料鱼,因此,饵料鱼稳定地配置于轴部上。在该状态下,一对夹持片位移到保持姿势。即,一对夹持片以轴部为转动基准转动,且将上述固定针和饵料鱼配置于内侧并以从侧方包围的方式围绕。各夹持片不是由金属构成,而是由树脂或橡胶构成,因此,在水中被操作的情况下也不容易变形。因此,能够可靠地保持饵料鱼,防止钓鱼者不经意地使饵料鱼脱落。不仅如此,由于上述夹持片由树脂或橡胶构成,因此,钓线不容易缠绕。当一对夹持片位移到敞开姿势时,该夹持片远离轴部上的饵料鱼,因此,钓鱼者能够快速地取下饵料鱼,进行更换。(2)优选在上述一对夹持片之间配置有姿势保持机构,该姿势保持机构将该一对夹持片保持在上述保持姿势。在该结构中,通过姿势保持机构,一对夹持片被保持在保持姿势。所以,即使在实际钓鱼中钓钩组件猛烈地被操作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防止上述夹持片位移到敞开姿势。(3)优选上述姿势保持机构为棘轮机构。在该结构中,通过简单的机构,一对夹持片被可靠地保持在保持姿势。(4)优选上述夹持片具有窗口,当上述夹持片位移到上述保持姿势时,上述窗口使饵料鱼的身体侧中央部露出。在该结构中,配置于上述轴部上的饵料鱼较大地露出,因此,能够向作为目标的鱼较强地展示钓饵的存在。(5)优选上述夹持片具有细长棒状的抵接部,该抵接部沿上述轴部延伸而形成上述窗口的边缘,且当上述夹持片位移到上述保持姿势时,沿饵料鱼的身体侧背部与之抵接。在该结构中,上述抵接部按压饵料鱼的身体侧背部,因此,使该饵料鱼更加地保持稳定。而且,由于该抵接部区划出上述窗口的一部分,因此,该窗口变大。因此,具有饵料鱼的身体侧部更大地露出的优点。(6)优选上述夹持片经由多个连接凸起自如转动地连接于上述轴部。此时,优选上述连接凸起中的至少一个贯通形成有长孔,上述钩尖弯曲部能够沿长度方向贯插于该长孔。在该结构中,夹持片相对于轴部顺利地转动。因此,支承于该连接凸起的夹持片能够顺利地使姿势变化。由于在上述连接凸起贯通形成有上述长孔,因此,当该夹持片安装于轴部时,上述钩尖弯曲部、钩柄和该轴部容易地贯插于该长孔。即,即使在钩尖弯曲部形成有倒刺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钓钩部简单地穿过连接凸起的同时,使该连接凸起可靠地安装于上述轴部。(7)可以采用如下结构:上述夹持片经由多个连接凸起自如转动地连接于上述轴部,上述连接凸起中的至少一个形成有槽,该槽在该连接凸起的周面上开口,上述轴部沿上下方向从上向下与该槽嵌合。在该结构中,夹持片相对于轴部顺利地转动。因此,支承于该连接凸起的夹持片能够顺利地使姿势变化。由于在上述连接凸起形成有上述槽,因此,当该夹持片安装于轴部时,上述轴部进入到该槽。即,该连接凸起能够简单且可靠地安装于上述轴部。在实际钓鱼中,多种情况下,目标从下向上咬住饵料鱼。由于上述连接凸起从下方向上方与轴部嵌合,因此,夹持片从下向上与钓钩部嵌合。因此,即使在目标咬住饵料鱼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夹持片因碰撞而从钓钩部脱落。(8)优选构成为一方的夹持片固定于上述轴部,另一方的夹持片以上述轴部为基准转动。在该结构中,通过仅对一对夹持片中的另一方的夹持片进行操作,能够简单地进行上述姿势变化。因此,具有能够在实际钓鱼中迅速地对饵料鱼进行装卸的优点。(9)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保持单元适用于钓饵保持架,该钓饵保持架具有:铅坠,其具有能够与钓线连接的环状件;钓钩部,其具有一端固定于上述铅坠的笔直延伸的轴部、以及连续于该轴部的钩柄和钩尖弯曲部。该保持架单元具有:一对夹持片,其由树脂或橡胶构成,其通过以规定的连接轴为基准转动,而在保持姿势和敞开姿势之间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钓饵保持架,其适用于钓饵钓钩组件,用于保持饵料鱼,其特征在于,具有:铅坠,其具有能够与钓线连接的环状件;钓钩部,其具有一端固定于所述铅坠的笔直延伸的轴部、以及连续于该轴部的钩柄和钩尖弯曲部;固定针,其突出设置于所述轴部,刺入于沿该轴部配置的饵料鱼;一对夹持片,其由树脂或橡胶构成,其通过以所述轴部为基准转动,而在保持姿势和敞开姿势之间进行姿势变化,其中,所述保持姿势为所述一对夹持片在将所述固定针配置于内侧的状态下彼此接近的姿势,所述敞开姿势为所述一对夹持片彼此远离的姿势。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2.22 JP 2018-0293011.一种钓饵保持架,其适用于钓饵钓钩组件,用于保持饵料鱼,其特征在于,具有:铅坠,其具有能够与钓线连接的环状件;钓钩部,其具有一端固定于所述铅坠的笔直延伸的轴部、以及连续于该轴部的钩柄和钩尖弯曲部;固定针,其突出设置于所述轴部,刺入于沿该轴部配置的饵料鱼;一对夹持片,其由树脂或橡胶构成,其通过以所述轴部为基准转动,而在保持姿势和敞开姿势之间进行姿势变化,其中,所述保持姿势为所述一对夹持片在将所述固定针配置于内侧的状态下彼此接近的姿势,所述敞开姿势为所述一对夹持片彼此远离的姿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饵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对夹持片之间配置有姿势保持机构,该姿势保持机构将该一对夹持片保持在所述保持姿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钓饵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姿势保持机构为棘轮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钓饵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片具有窗口,当所述夹持片位移到所述保持姿势时,所述窗口使饵料鱼的身体侧中央部露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钓饵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片具有细长棒状的抵接部,该抵接部沿所述轴部延伸而形成所述窗口的边缘,且当所述夹持片位移到所述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寺田岳文小林洋介平原研治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