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荞麦剥壳装置的荞麦脱壳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8261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荞麦剥壳装置的荞麦脱壳工艺,属于农业加工技术领域。荞麦剥壳装置包括缓冲料仓、振动给料装置、剥壳工作室和吸风分离器;剥壳工作室设置剥壳胶辊和剥壳砂板,缓冲料仓底部设置出料口,出料口下方设置振动给料装置;振动给料器下方设置导料板;导料板上端与振动给料器相连接,导料板可根据胶辊直径大小的不同进行调节,使导料板下端正对着剥壳胶辊和剥壳砂板;剥壳胶辊和剥壳砂板装置由圆柱形胶辊及与胶辊平行的两相连砂板组成,相连砂板工作面与胶辊工作面相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荞麦脱壳工艺用于荞麦剥壳,实现了荞麦剥壳的新突破。

A buckwheat shelling process using a buckwheat shel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荞麦剥壳装置的荞麦脱壳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荞麦剥壳工艺,具体是一种荞麦剥壳装置的荞麦脱壳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荞麦等杂粮绿色健康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由于荞麦加工工艺的重点是将荞麦的颖壳和果仁剥离,而此工艺的关键设备是荞麦脱壳机。如何提高荞麦的脱壳率,减小荞麦仁的破碎率,保证荞麦皮的完整率是荞麦加工的关键问题。传统的荞麦剥壳一般采用砂盘荞麦脱壳机,如专利号00212114.X摘要:一种荞麦脱壳机,它有一个机架,机架上装有动力传动装置,其特殊之处是,在机架上装有两个由动力传动装置带动的相对转动的片装圆形砂轮,物料在两个旋转方向不同的砂轮之间受到摩擦和挤压,达到脱壳的目的,优点在于,开壳率高,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降低了荞麦皮的破碎率,提高了荞麦皮的利用价值。用该设备生产出的荞麦仁碎粒较多,荞麦皮的破碎也较大,单机加工产量较小。随着荞麦加工技术的发展,加工领域先后采用滚筒揉搓式荞麦脱壳机、平面揉搓式荞麦脱壳机,申请号:201410797188.7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荞麦脱壳机,主要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进料斗、碾磨脱壳室、揉搓脱壳室、风管、撞击脱壳室和风管。碾磨脱壳室内对应设置旋转盘和固定盘,底部有出料口,顶部有碾磨盘间隙调节阀;碾磨脱壳室出料口下方连接揉搓脱壳室,揉搓脱壳室内对应设置转速不同和转向相反的2个橡胶辊,底部有出料口,侧面有橡胶辊间距调节阀;揉搓脱壳室出料口下方连接风管,风管连接有风机、送料口和壳尘排出口;风管送料口与撞击脱壳室连接,撞击脱壳室内设置有离心叶轮,底部有出料口;撞击脱壳室出料口下方连接风管,风管连接有风机、荞麦米出口和壳尘排出口。本专利技术可降低荞麦脱壳加工的荞麦米破碎率,提高脱壳工作效率和荞麦米纯净度。荞麦撞击式脱壳机、稻谷胶辊脱谷机方面,瑞士布勒公司,公开号CN1504265A,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辊式脱壳机,尤其是用于为稻谷或其它谷物脱壳的橡胶辊脱壳机(1)。该脱壳机包括一个杠杆机构(11一13),该杠杆结构利用连接件以如下方式连接至一个进给斜槽(5)、可动辊(8)和辊式脱壳机的外壳(2),即通过可动辊(8)支承点的偏移,进给斜槽(5)可随之将谷物送入辊隙(10)。但此类设备都存在各自的缺陷,脱壳完整的机型产量低下,脱壳率较低;生产量大的设备荞麦仁棱角损伤率太大。陈伟,杜文亮,吕少中等.一种自动调节荞麦剥壳机剥壳间隙的方法和装置:中国,201510000565.4[P].2015-05-20.一种自动调节荞麦剥壳机剥壳间隙的方法和装置,通过电动推杆、锁紧齿轮、齿圈对上砂盘进行锁紧或解锁,利用步进电机和齿轮副传动对砂盘的间隙进行准确控制;砂盘间隙的控制和上砂盘的锁紧或解锁完全由单片机系统控制;在剥壳机的后续设备上安装出米率图像识别系统,当图像识别系统检测出米率减小到正常范围以下时,单片机系统便给控制信号使电动推杆带动锁紧齿轮转动完成解锁、随后步进电机带动齿轮转动实现上砂盘高度的调节、高度调节完毕后再给电动推杆信号使其带动锁紧齿轮转动完成锁紧操作,一次间隙调整过程结束;如出米率仍不能满足要求则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出米率恢复至正常范围。实现了剥壳机间隙的自动调节,提高了生产效率。苦荞麦脱壳方法:中国,201410442984.9[P],2014-11-19.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苦荞麦脱壳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原料苦荞麦除尘、除杂;步骤(2):用清水浸泡;步骤(3):将浸泡过的苦荞麦通过提升机送到蒸锅中,利用锅炉蒸汽将苦荞麦蒸熟,蒸的时间为40-50分钟;步骤(4):将蒸熟后的苦荞麦放入微波炉进行烘干,加热的温度控制在60度,使苦荞麦内的水分含量为15%-25%;步骤(5):将烘干的苦荞麦送入脱壳设备进行脱壳;步骤(6):经筛选、风选分离已脱开的苦荞麦壳;步骤(7):筛选或重力谷糙分离机分选出苦荞麦仁;本专利技术能保留苦荞麦原有的营养成分,并可获得90%以上的完整形态苦荞仁。李进才,赵习姮,任贵兴等.复合式荞麦脱壳机:中国,201410797188.7[P],2015-05-27.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荞麦脱壳机,主要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进料斗、碾磨脱壳室、揉搓脱壳室、风管、撞击脱壳室和风管。碾磨脱壳室内对应设置旋转盘和固定盘,底部有出料口,顶部有碾磨盘间隙调节阀;碾磨脱壳室出料口下方连接揉搓脱壳室,揉搓脱壳室内对应设置转速不同和转向相反的2个橡胶辊,底部有出料口,侧面有橡胶辊间距调节阀;揉搓脱壳室出料口下方连接风管,风管连接有风机、送料口和壳尘排出口;风管送料口与撞击脱壳室连接,撞击脱壳室内设置有离心叶轮,底部有出料口;撞击脱壳室出料口下方连接风管,风管连接有风机、荞麦米出口和壳尘排出口。本专利技术可降低荞麦脱壳加工的荞麦米破碎率,提高脱壳工作效率和荞麦米纯净度。于虹.一种苦荞麦分选筛选装置:中国,201310514839.2[P],2014-01-2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苦荞麦分选筛选装置,它包括架体(1)、倒斗(2)、第一转轴(3)、千斤顶(4)、顶杆(5)、第一筛网(6)、中间板(7)、第二转轴(8)、第二筛网(9)和千斤顶控制装置(10),将苦荞麦通过第一筛网(6)和第二筛网(9)分别筛选,可筛选出三种不同粒径的苦荞麦。本专利技术简单实用,操作方便,可以非常便捷地筛选出不同粒径的苦荞麦,具有很好地推广应用价值。申请号200610134792.7,一种微调式荞麦脱壳机,解决了现有荞麦脱壳机存在的工作间隙难以精确调整、生产效率低、破碎率高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有一个作为外罩的外桶,在外桶中装有内套,内套上有一个轴承座,轴承座中装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装有动轮,在外桶的上部装有上盖,在上盖的下部装有与动轮相配的定轮,其特殊之处是,上盖由内圈和外圈构成,内圈与外圈之间为螺纹连接,利用螺纹对定轮与动轮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在外圈上有若千个刻度定位孔,在内圈上有一个刻度指针,实现定轮与动轮之间的微调;优点在于,调整的精度高、简便、快捷,从而使本专利技术能够适应和加工不同品种、不同饱满程度的荞麦,并确保荞麦和荞麦皮不破碎,并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但在实际工作中,荞麦的脱壳率不高,荞麦仁破碎较多现象仍普遍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砂板、胶辊荞麦剥壳装置及荞麦脱壳新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克服荞麦脱壳生产的技术难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砂板、胶辊荞麦剥壳装置,包括:缓冲料仓、振动给料装置、剥壳工作室、垂直吸风分离器。缓冲料仓底部设置出料口,出料口下方设置振动给料器;振动给料器下方设置导料板;导料板倾斜设置,导料板可根据胶辊直径大小的不同进行调节,使导料板下端正对着剥壳工作室的剥壳胶辊和剥壳砂板,让物料落点正好在胶辊和砂板中间位置。剥壳工作室内设置剥壳胶辊和剥壳砂板,剥壳胶辊为圆柱形胶辊,剥壳砂板为与胶辊平行的两相连砂板组成,相连砂板工作面与胶辊工作面相对,两相连砂板紧固连接,两相连砂板夹角为145-155度;两砂板夹角的钝角与胶辊靠近,下砂板与剥壳工作室的水平底面夹角为48-52°,胶辊不与砂板接触,相连砂板与胶辊切向最小距离为3.30-3.70mm,荞麦谷粒通过导料板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荞麦剥壳装置的荞麦脱壳工艺,其特征在于:荞麦剥壳装置包括缓冲料仓、振动给料装置、剥壳工作室和吸风分离器;剥壳工作室设置剥壳胶辊和剥壳砂板,缓冲料仓底部设置出料口,出料口下方设置振动给料装置;振动给料器下方设置导料板;导料板倾斜设置,导料板可根据胶辊直径大小的不同进行调节,使导料板下端正对着剥壳胶辊和剥壳砂板,让物料落点正好在胶辊和砂板中间位置;剥壳胶辊为圆柱形胶辊,剥壳砂板装置由与胶辊平行的两相连砂板组成,相连砂板工作面与胶辊工作面相对,两相连砂板紧固连接,两相连砂板夹角为145‑155度;两砂板夹角的钝角与胶辊靠近,下砂板与剥壳工作室的水平底面夹角为50°,相连砂板与胶辊切向最小距离为3.30‑3.70mm;剥壳工作室下方设置成品收集装置,吸风分离器设置于剥壳工作室下方一侧;缓冲料仓上设置有料位计,料位计上设置料位计控制开关;砂板设置位置微调装置,位置微调装置为带有手柄的调节丝杠及调节距离指针;胶辊的表面是聚氨酯涂层,表面设置细密的纵向螺纹,胶辊为顺时针转动;砂板选为金刚砂砂板;上砂板与胶辊的最小距离点低于导料板的落料点2‑15cm;荞麦脱壳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荞麦润湿处理:荞麦脱壳用溶液:乙醇8‑10%,NaHCO3 4‑6%,2‑4%的氯化钠;采用上述物质混合后制备水溶液,调整混合溶液温度在39‑42度,荞麦放置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通过喷雾方式处理要进行加工的荞麦,喷雾过程中保持缓慢搅拌,每批处理200‑400公斤荞麦,每次处理3‑5分钟,处理后保持20‑30分钟,水溶液用量为荞麦重量的0.1‑0.8%;步骤二:润湿处理后的荞麦加入缓冲料仓,通过出料口进入振动给料器和导料板;振动给料器通过内部振动元件产生振动运动将谷粒均匀输送至导料板上;导料板倾斜设置,通过导料板进入剥壳胶辊和剥壳砂板装置组成的剥壳工作室,相连砂板角度设置为150度,相连砂板与胶辊切向间距为3.30‑3.70mm,下砂板与剥壳工作室的水平底面夹角为50°,荞麦外壳在胶辊与砂板相对运动的撕搓、剪切力作用下破裂而剥离荞麦外壳,剥离的荞麦外壳与去壳后的荞麦米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入至成品收集装置;在胶辊另一侧设有吸风分离器,可将荞壳与荞米混合料中的荞麦壳,由于悬浮速度不同而被吸入吸风分离器进入风网在旋风分离器内卸料至收集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荞麦剥壳装置的荞麦脱壳工艺,其特征在于:荞麦剥壳装置包括缓冲料仓、振动给料装置、剥壳工作室和吸风分离器;剥壳工作室设置剥壳胶辊和剥壳砂板,缓冲料仓底部设置出料口,出料口下方设置振动给料装置;振动给料器下方设置导料板;导料板倾斜设置,导料板可根据胶辊直径大小的不同进行调节,使导料板下端正对着剥壳胶辊和剥壳砂板,让物料落点正好在胶辊和砂板中间位置;剥壳胶辊为圆柱形胶辊,剥壳砂板装置由与胶辊平行的两相连砂板组成,相连砂板工作面与胶辊工作面相对,两相连砂板紧固连接,两相连砂板夹角为145-155度;两砂板夹角的钝角与胶辊靠近,下砂板与剥壳工作室的水平底面夹角为50°,相连砂板与胶辊切向最小距离为3.30-3.70mm;剥壳工作室下方设置成品收集装置,吸风分离器设置于剥壳工作室下方一侧;缓冲料仓上设置有料位计,料位计上设置料位计控制开关;砂板设置位置微调装置,位置微调装置为带有手柄的调节丝杠及调节距离指针;胶辊的表面是聚氨酯涂层,表面设置细密的纵向螺纹,胶辊为顺时针转动;砂板选为金刚砂砂板;上砂板与胶辊的最小距离点低于导料板的落料点2-15cm;荞麦脱壳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荞麦润湿处理:荞麦脱壳用溶液:乙醇8-10%,NaHCO34-6%,2-4%的氯化钠;采用上述物质混合后制备水溶液,调整混合溶液温度在39-42度,荞麦放置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通过喷雾方式处理要进行加工的荞麦,喷雾过程中保持缓慢搅拌,每批处理200-400公斤荞麦,每次处理3-5分钟,处理后保持20-30分钟,水溶液用量为荞麦重量的0.1-0.8%;步骤二:润湿处理后的荞麦加入缓冲料仓,通过出料口进入振动给料器和导料板;振动给料器通过内部振动元件产生振动运动将谷粒均匀输送至导料板上;导料板倾斜设置,通过导料板进入剥壳胶辊和剥壳砂板装置组成的剥壳工作室,相连砂板角度设置为150度,相连砂板与胶辊切向间距为3.30-3.70mm,下砂板与剥壳工作室的水平底面夹角为50°,荞麦外壳在胶辊与砂板相对运动的撕搓、剪切力作用下破裂而剥离荞麦外壳,剥离的荞麦外壳与去壳后的荞麦米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入至成品收集装置;在胶辊另一侧设有吸风分离器,可将荞壳与荞米混合料中的荞麦壳,由于悬浮速度不同而被吸入吸风分离器进入风网在旋风分离器内卸料至收集仓内。2.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荞麦脱壳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荞麦润湿处理:荞麦脱壳用溶液:乙醇9%,NaHCO35%,3%的氯化钠;采用上述物质混合后制备水溶液,调整混合溶液温度在40度,荞麦放置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通过高压喷雾方式处理要进行加工的荞麦,喷雾过程中保持缓慢搅拌,每批处理300公斤荞麦,每次处理4分钟,处理后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恺翔陈玮琳何兰兰
申请(专利权)人:盐池县荣桂昌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