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开门式汽车电动尾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77421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开门式汽车电动尾门,其结构包括支撑框体、电机、尾门感应器、电动外管以及电动内管,所述支撑框体的外部设有门体,所述门体的内侧设有橡胶缓冲垫,所述支撑框体的上方固定连接尾门感应器,所述支撑框体的上方设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的右侧设有电池,所述门体的内侧固定连接轴承底座,所述轴承底座的上方设有轴承柱,所述轴承柱连接电动内管,所述电动内管固定连接电动外管,所述电动外管连接电机。该一种双开门式汽车电动尾门,通过将传统的翻盖式电动尾门改为双开门式,提供了更大的开启空间,同时无需担心尾门过重从而导致升降不便的问题,结构简单,较为实用。

A Double Open Door Electric Tail Door for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开门式汽车电动尾门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电动尾门,具体为一种双开门式汽车电动尾门。
技术介绍
汽车电动尾门,其实也就是电动后备箱,指后备箱采用电动或者是遥控方式开启或关闭,若要开启后备箱,只需按一下车里的按钮或者是遥控钥匙,后备箱就会自己打开,如果要关闭后备箱,就按一下后备箱里的关闭按钮或者车内的关闭按钮后,或者是遥控钥匙备箱就会自己关闭,现市面上的汽车电动尾门大多为传统的翻盖升降式,当电动尾门应用在中型车和SUV等车型上时,较重的门体会为整体的电动升降带来压力,并且电动尾门想要完全打开时用户需要远离电动尾门的开启范围,然后才可以低头探身进入,将物品放入后备箱或取出,过程较为麻烦,且用户体验感较差,同时部分的电动尾门在关闭时,若是有障碍物阻挡,便会将障碍物卡主,导致尾门关闭不严或无法关闭的现象,此时行车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双开门式汽车电动尾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开门式汽车电动尾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开门式汽车电动尾门,其结构包括支撑框体、电机、尾门感应器、电动外管以及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开门式汽车电动尾门,其结构包括支撑框体(1)、电机(2)、尾门感应器(7)、电动外管(13)以及电动内管(1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体(1)的外部设有门体(4),所述门体(4)的内侧设有橡胶缓冲垫(6),所述支撑框体(1)的上方固定连接尾门感应器(7),所述支撑框体(1)的上方设有蜂鸣器(8),所述蜂鸣器(8)的右侧设有电池(10),所述门体(4)的内侧固定连接轴承底座(11),所述轴承底座(11)的上方设有轴承柱(12),所述轴承柱(12)连接电动内管(14),所述电动内管(14)固定连接电动外管(13),所述电动外管(13)连接电机(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开门式汽车电动尾门,其结构包括支撑框体(1)、电机(2)、尾门感应器(7)、电动外管(13)以及电动内管(1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体(1)的外部设有门体(4),所述门体(4)的内侧设有橡胶缓冲垫(6),所述支撑框体(1)的上方固定连接尾门感应器(7),所述支撑框体(1)的上方设有蜂鸣器(8),所述蜂鸣器(8)的右侧设有电池(10),所述门体(4)的内侧固定连接轴承底座(11),所述轴承底座(11)的上方设有轴承柱(12),所述轴承柱(12)连接电动内管(14),所述电动内管(14)固定连接电动外管(13),所述电动外管(13)连接电机(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开门式汽车电动尾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体(1)的外部固定连接转轴柱(5),所述转轴柱(5)固定连接门体(4),所述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王芳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方胜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