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有衡专利>正文

一种垫圈强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7351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垫圈强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在垫圈中心设有一轴孔,并从该轴孔向外侧周缘设有倾斜角,即轴孔周缘与垫圈外缘不在一个平面上。(*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垫圈强化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垫圈强化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普通垫圈又称为平垫圈,因其具有可增加受力面积以及具有防松作用,因此广泛的使用於各种机械、器具组件等等。一般在使用螺纹扣件时,常会因为所处环境不同,而使用的扣件有所不同;其中,以接合方式而言,随着被接合之元件的大小、厚薄不同及所需受力大小不同,会使得所需引用的螺纹扣件有所差异。在使用螺栓及螺钉时,由於需考虑所用的场合是否有震动的情况,所以为避免在震动中发生松脱,除了要以正确的方式使用外,在螺栓与元件之间使用垫圈,垫圈的使用可使扣件在锁紧时,产生一轴向作用力,此作用力可使扣件松脱的机会减小。现今材质、型态众多的垫圈,其广泛在各业界中使用,它不仅具有避震、防止松脱等功效,亦具有防水、保护等功能。在此,仅就使用於供电脑荧幕枢设在架体上的枢接组件而言,由於该枢接组件是用以供电脑荧幕在架体上进行角度倾斜的调整,因此该枢接组件必须在枢转的同时承载荧幕重量。由於枢接组件固定在荧幕后方的定位架是组设在荧幕后方的转轴上,因此,该定位架与转轴间须设置有数个垫圈,以防止定位架与转轴产生松脱。一般枢接组件所使用的垫圈均为金属的平面式垫圈,因此,当定位架及数个垫圈穿设於转轴,并利用一固定帽锁固於转轴轴心时,为防止组件在使用中发生松脱的现象,该固定帽在固定时须持续向轴心内锁至无法动弹为止,然而在此情形下,该平面式垫圈极易因固定帽的过度锁固而发生弹性疲劳及结构强度受到破环,并进而导致使用寿命缩短,因此,该种电脑枢接组件所使用的垫圈实有再予以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之缺点,而提供一种结构强度不易受到损坏,亦不会因过度锁固动作而使其发生弹性疲劳的垫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设计方案:-->它主要是在垫圈中心设有一轴孔,并从该轴孔向外侧周缘设有倾斜角,即轴孔周缘与垫圈外缘不在一个平面上。本技术设计方案可有效防止因过度锁固作业而产生的弹性疲劳及结构强度受到破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状态图图2为本技术平面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使用时受压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所提供之垫圈(10)系於中心设有一轴孔(11),该垫圈(10)由轴孔(11)向外侧周缘呈一适当倾斜的斜角(12),藉由该斜角(12)的形成,以增加使用时的强度,以摒除现有垫圈因过度锁固动作而衍生弹性疲劳之缺点。如图1所示,一般使电脑荧幕枢设在架体上,供电脑荧幕进行角度倾斜调整之枢接组件(20),其系由转轴(21)、定位架(22)、限位片(23)、垫片(24)及固定帽(25)所组构而成。当上述枢接组件(20)的垫片(24)制成本技术之垫圈(10),以进行构件之组合锁固作业时,各组件依序组设在转轴(21)的轴心(210)上,并利用固定帽(25)与轴心(210)末端形成锁固状态时,藉由该垫圈(10)中心轴孔(11)至外侧周缘所形成的斜角(12),当使固定帽(25)向轴心(210)锁固时,不会使垫圈(10)因锁固动作之过度受压,而产生弹性疲劳及结构强度受到破环的现象。再者,上述固定帽(25)向轴心(210)进行锁固作业时,由於该垫圈(10)材质本身具有一弹性张力,因此在受压时略微向外扩张(如图3所示),藉此,不仅可防止垫圈(10)因过度锁固受压过大而产生弹性疲劳及结构强度受到破环,更可令枢接组件(20)之转轴(21)於枢转时,不会因固定帽(25)与轴心(210)的过度迫紧,而产生转动困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垫圈强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在垫圈中心设有一轴孔,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有衡
申请(专利权)人:刘有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