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的强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15497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0 19:14
一种餐具的强化结构,其包括一金属内支件及复合置设于该金属内支件外部的一搪瓷体;该金属内支件具有盛装部及取食部的至少其一,且该搪瓷体烧结复合于该金属内支件的至少一局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全面提升餐具体的耐腐蚀、耐热、耐磨耗、耐碰撞及易清洗等特性;而且,利用该金属内支件所提供的基础支持度及强韧性,恰又得以降低外部搪瓷体在烧结过程,容易产生外形变化以及材性易碎裂的缺失,更由于搪瓷的类玻璃特性,让金属内支件与搪瓷内支件的结合温度降低,结合密着度相对增强,进一步提升整体产品的良率及实用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餐具的强化结构,尤指一种餐具本体由金属内支件复合一搪瓷体而构成,以全面提升该餐具本体的耐腐蚀、耐热、耐磨耗、耐碰撞、韧度及易清洗等特性,兼而改善传统陶瓷材料与金属材料结合不易,以及在烧制过程容易变形的餐具强化结构。
技术介绍
餐具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其不仅提供每次进食时的基本使用器具,若具有美观的外形,更具有营造用餐气氛的功效。传统的金属或塑料制餐具,虽具有制造容易、高韧性、加工较容易的优点,但是其表面易磨损、易腐蚀、不耐热,不易印刷、清洗不易则为其缺点。另有传统的陶瓷制餐具(请参图1)虽然具有表面硬度佳,不易磨损,纳米化后清洗容易,表面色彩或图案加工较容易等特色,但其结构过于硬脆不耐碰撞,本体加工较为费时费工,则是较难克服的缺点。因此金属型餐具在外形的塑造及保持上较为不易,陶瓷制餐具则强韧性大不如金属制餐具,且制造过程极为耗时,质量控制不易,重量亦高。近来虽有业者尝试将上述陶瓷与金属结合以制成复合型餐具,但由于陶瓷与金属材料间的熔点差异明显,热膨胀系数并不接近制造过程仍需先将陶瓷体制备,再于这些陶瓷体内预设中空区,而后在该陶瓷体烧制完成之后,于该中空区中施以金属化处理或加入接合填充料,并置入该金属加强件材料,再进行二次烧制,加工步骤繁复耗时,且为配合该陶瓷体的材料特性,不仅烧制温度极高(1600°C?2000°C ),烧成后的冷却又需耗费长时间在炉内完成,无形中大幅增加了类产品的制造成本,而且在高温烧制过程,该金属加强件料均已产生熔化,对陶瓷体的型塑支持度将完全丧失,仍然无法达成一完善且理想的产业可利用价值。本案设计人有鉴于上述现况,为了加以改善,爰戮力研宄终而提供出一种餐具的强化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强硬、耐磨耗、耐腐蚀耐热、耐碰撞、高韧性及易清洗的餐具强化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餐具的强化结构包括一金属内支件及复合置设于该金属内支件外部的一搪瓷体;该金属内支件具有盛装部及取食部的至少其一,且该搪瓷体烧结复合于该金属内支件的至少一局部。该金属内支件可更具有持执部。该金属内支件的外部也可完全烧结复合有该搪瓷体。金属内支件由纯金属或合金或塑钢材料所构成。该金属内支件的外形选择自汤匙、筷子、叉子、碗、盘子、碟子及杯子中的一种。本技术餐具包括一金属内支件及一复合搪瓷体,藉以全面提升餐具的强硬度、耐磨耗、耐腐蚀耐热、耐碰撞、高韧性及易清洗的性能。具体而言,藉由该金属或类金属内支件与该搪瓷体的高密着性,以增进该搪瓷体的强韧度、碰撞耐受性,及可塑形性的稳定;俾利于在餐具遭受碰撞或撞击时,可有效降低该餐具的可能破裂损坏机率,进而达到整体餐具,又藉由该搪瓷体的复合,达到上述耐磨、耐热、耐腐蚀及易清洗等功效,藉以增进该餐具的整体实用价值。本技术的餐具强化结构,若依上述予以强化后,因整体餐具,可以充份地减少该搪瓷部分的厚度及重量,以缩短烧制及冷却的耗时度,且藉由该金属内支件的支持,可使该搪瓷部分的形塑或烧制过程较为简易省时且不易变形,可在加工过程中,达到质量控制简化及烧制加工时间大幅缩短等优点。再者,由于该搪瓷体具有远低于陶瓷的烧制温度(800?1200°C ),以及类玻璃的高流动性、黏着性及渗入性,可在较低温的环境条件下,与金属内支件达成高密着度的复合成型,且冷却时间亦大幅缩短,有效降低制造过程的时间、人力及物力等成本。本技术的可行实施例,将可以藉由如下的附图及进一步的说明,而得以更加清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汤匙餐具的可行实例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2 — I为图2的2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汤匙餐具的可行实例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筷子餐具的可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叉子餐具的可行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6 — I为图6的6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一碗餐具的可行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7 — I为图7的7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一盘餐具的可行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8 — I为图8的8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本技术一杯餐具的可行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9 一 I为图9的9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0为本技术一碟餐具的可行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10 — I为图10的1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符号说明:10金属内支件;11取食部;12盛装部;13持执部;20搪瓷体。【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10,本技术主要包括有一金属内支件10,以及一复合设置在该金属内支件10外部的搪瓷体20 ;其中,该金属内支件10由金属或塑钢等强韧材料设制成一具有取食部11及盛装部12/或一持执部13的一餐具体物:且在该取食部11、盛装部12及/或持执部13的至少一部分的外部,以复合烧结的型态置设有该搪瓷薄层体20 ;该搪瓷薄层体20由无机玻璃质材料或瓷釉材料所混加形成,其可以在较低温(800?1200°C )的条件上,复合烧制在该金属内支件10外围的全部或局部;上述搪瓷体20所用材料可为纳米级或非纳米级;上述的金属内支件10则可制成日常所见的各式餐具,例如图1至3所示的汤匙、图4至5所示的禊子、图6所示的叉子、图7所示的碗、图8所示的盘子、图9所示的杯子、图10所示的小碟子及餐刀等。依以上所揭示的餐具强化结构,由于搪瓷体20呈现在整体餐具的外部,可藉由其坚硬不易磨损或刮伤、耐热、耐腐蚀及易清洗的特性,长保其外型的光鲜明亮,且依其表面加工(如印制或设色)的简易可行,提高外观设计的可多变性及可观性。另设置于该餐具内部的金属内支件10,则提供优良的强韧性、耐碰撞缓冲性,能有效吸收来自外部的冲击或碰撞能量,让原本极度硬脆的搪瓷体20,实具有特佳的冲撞击耐受特性,恰能改善其易受冲撞而碎裂的缺点,使整体餐具的耐用性及实用价值为的提升。此外,由于该金属内支件10,在该搪瓷体20复合烧制过程,仍能保持未熔化的坚硬状态,保有优良的支撑特性,恰能提供外部搪瓷体10,在烧结过程降低变形的可能性,且该搪瓷体20与金属内支件10之间,具有更接近的热膨胀系数,在烧结复合过程能达成高密着效果,进一步提尚广品的良率。依上所述,本技术所揭示的强化型餐具结构,显然具有如下的结构特征及优占.V.1.以强韧的金属内支件10与该搪瓷体20能达到优良的密切复合作用,可大大增进该搪瓷体20的耐冲击或耐撞强度,降低该搪瓷体20遭受冲撞而碎裂的机率,也解决了陶瓷材料与金属材料无法有效且简便地烧结复合的缺点。2.搪瓷体20提供了其耐磨损、耐腐蚀、易清洗、耐热及易表面加工的特性,解决了金属餐具,不易表面加工及表面易磨损的缺失。3.搪瓷体20提供了可纳米化的表面特性,将使餐具表面不易滞留污秽,且使用后的清洁更为简易的优点。4.该搪瓷体20可依金属内支件10的形式变化,提供适切的表面强化布置,金属内支件10则相对提供该搪瓷体20充分的内部支撑强韧性,产品的实用特性更为完善,应用上更为便利。5.金属内支件10的强化支持,可大幅减少搪瓷材料的使用量,加工及烧制速度得以加快,烧结温度得以降低,且冷却时间可以大幅缩短,对于纳米化的推动,提供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餐具的强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金属内支件及复合置设于该金属内支件外部的一搪瓷体;该金属内支件具有盛装部及取食部的至少其一,且该搪瓷体烧结复合于该金属内支件的至少一局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鹏祺
申请(专利权)人:茱莉亚化妆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