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用按摩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644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按摩枕,包括有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枕头本体的一侧面上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凹槽与所述开口相互连通,所述凹槽的侧壁设置有环形气囊,所述环形气囊的内侧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电极贴,所述环形气囊通过管路连接有充气气囊,所述环形气囊一侧设置有排气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使用方便,可适应不同的使用人群,避免了理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接触到人体的问题,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用按摩枕
本技术涉及一种理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按摩枕。
技术介绍
理疗电极片的使用原理是将电极片附于人体相应的治疗部位,使治疗仪正负极连通,治疗仪产生的脉冲通过贴片,像无数电针进行模拟针灸及按摩治疗等功能,对于诊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病、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四肢麻木、无力)及重症肌无力等疾病时,诊治时通常需要配合电疗对脑部神经进行刺激,在现有技术中,一些按摩枕可配合对疾病进行治疗,但这些装置普遍都存在着不适合每个人的头型,使得疗效降低,或者独个安装在患者的头部,使用麻烦,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一种可适应大部分人群头型的按摩枕,调节使用时更加方便,提高疗效。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神经内科用按摩枕,包括有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枕头本体的一侧面上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凹槽与所述开口相互连通,所述凹槽的侧壁设置有环形气囊,所述环形气囊的内侧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电极贴,所述环形气囊通过管路连接有充气气囊,所述环形气囊一侧设置有排气阀。本技术提供一种神经内科用按摩枕,包括有枕头本体,枕头本体顶部设置有凹槽,枕头本体的一侧面上部设置有开口,凹槽与开口相互连通,人体躺卧时,头部可放置在凹槽内,凹槽的侧壁设置有环形气囊,环形气囊的内侧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电极贴,环形气囊通过管路连接有充气气囊,环形气囊一侧设置有排气阀,人体的头部放在凹槽后,可通过挤压充气气囊,向环形气囊充气,环形气囊膨胀过程中,将第一电极贴向人体头部贴紧,当环形气囊的内侧面基本与头部贴紧后,可停止使用充气气囊充气,此方法可有效避免对不同的人群尺寸不通用的尴尬,不需要将头枕设计多个型号尺寸,减少生产成本,并且可对人体头部更加紧密贴合,同时也不会令人体产生不适、甚至疼痛感,使用时也非常方便,非常人性化,当使用完后,打开排气阀即可排出环形气囊内的气体,操作简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气囊为弹性材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底侧设置有振动按摩器,所述振动按摩器顶侧设置有按摩垫。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内通过线路连接有不少于一个第二电极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气囊的内侧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电热片,所述电热片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电热片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面设置为倒圆角结构。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还可对人体颈部进行按摩,提高疗效,整体设计适应人体,进一步提高使用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枕头本体、2-凹槽、3-环形气囊、4-第一电极贴、5-充气气囊、6-振动按摩器、7-按摩垫、8-第二电极贴、9-电热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一种神经内科用按摩枕,包括有枕头本体1,所述枕头本体1顶部设置有凹槽2,所述枕头本体1的一侧面上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凹槽2与所述开口相互连通,所述凹槽2的侧壁设置有环形气囊3,所述环形气囊3的内侧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电极贴4,所述环形气囊3通过管路连接有充气气囊5,所述环形气囊3一侧设置有排气阀。由上述可知,本技术提供一种神经内科用按摩枕,包括有枕头本体1,枕头本体1顶部设置有凹槽2,枕头本体1的一侧面上部设置有开口,凹槽2与开口相互连通,人体躺卧时,头部可放置在凹槽2内,凹槽2的侧壁设置有环形气囊3,环形气囊3的内侧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电极贴4,环形气囊3通过管路连接有充气气囊5,环形气囊3一侧设置有排气阀,人体的头部放在凹槽2后,可通过挤压充气气囊5,向环形气囊3充气,环形气囊3膨胀过程中,将第一电极贴4向人体头部贴紧,当环形气囊3的内侧面基本与头部贴紧后,可停止使用充气气囊5充气,此方法可有效避免对不同的人群尺寸不通用的尴尬,不需要将头枕设计多个型号尺寸,减少生产成本,并且可对人体头部更加紧密贴合,同时也不会令人体产生不适、甚至疼痛感,使用时也非常方便,非常人性化,当使用完后,打开排气阀即可排出环形气囊3内的气体,操作简便。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环形气囊3为弹性材质,使得环形气囊3充气膨胀时,可产生适当的弹性形变,使环形气囊3处于张紧状态,更好地使得环形气囊3内侧面的第一电极贴4与人体头部紧密接触。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凹槽2底侧设置有振动按摩器6,所述振动按摩器6顶侧设置有按摩垫7,人体颈部放置在按摩垫7上,振动按摩器6运行后,可对人体颈部位置进行按摩,舒缓颈部压力,提高使用时的舒适性。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凹槽2内通过线路连接有不少于一个第二电极贴8,由于充气气囊5膨胀后,第一电极贴4难以与人体头部的前额位置贴紧,因此第二电极贴8可用于人体头部的前额位置,保证可对头部各位置进行电疗刺激。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环形气囊3的内侧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电热片9,所述电热片9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电热片9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出电热片9的温度值,如超过设定值时,则温度传感器反馈控制电热片9停止加热工作,如低于设定值时,则温度传感器反馈控制电热片9加热工作。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凹槽2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面设置为倒圆角结构,优选的,可根据人体头部形状而设定,使得电极贴在充气气囊5膨胀状态下,更容易与人体头部贴紧。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用按摩枕,包括有枕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本体(1)顶部设置有凹槽(2),所述枕头本体(1)的一侧面上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凹槽(2)与所述开口相互连通,所述凹槽(2)的侧壁设置有环形气囊(3),所述环形气囊(3)的内侧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电极贴(4),所述环形气囊(3)通过管路连接有充气气囊(5),所述环形气囊(3)一侧设置有排气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用按摩枕,包括有枕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本体(1)顶部设置有凹槽(2),所述枕头本体(1)的一侧面上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凹槽(2)与所述开口相互连通,所述凹槽(2)的侧壁设置有环形气囊(3),所述环形气囊(3)的内侧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电极贴(4),所述环形气囊(3)通过管路连接有充气气囊(5),所述环形气囊(3)一侧设置有排气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按摩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气囊(3)为弹性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按摩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峰叶志辉范伟棋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