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产生器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6442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频率产生器的装置,包括一袖套本体、至少一固设于该袖套本体上的导电结合件、至少一结合于该袖套本体内侧且电性连结该导电结合件的导电布、一可拆卸的结合于该导电结合件上的频率产生装置,供产生同频共振波,以经由该导电布作用于手臂、及至少一设于该频率产生装置内的供电装置。藉上述结构,可将频率产生装置利用导电结合件,以免外接电线的方式,轻松结合于袖套本体上,并配合袖套本体可直接穿戴于手臂的便利性、及频率产生装置小体积的便携性,使利用同频共振的电疗效果,能更广泛的使用于各种场合。

Frequency Generator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频率产生器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频率产生器的装置,尤指一种可对手臂进行同频共振的电疗效果,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方便携带等优势的频率产生器的装置。
技术介绍
按,现代人由于工作繁忙或因从事如运动、搬运工作等活动,而容易引发肌肉酸痛、疲劳或疼痛等现象,为减轻人体肌肉的不适症状,目前市面上常见有一种可贴附于人体的药性贴布,藉以促进人体周身的血液循环,使细胞再生能力增强,并改善人体如肩颈等部位的酸痛及消除疲劳;或是利用一种可穿戴于人体的电疗物品,藉以透过电能的刺激达到调整身体磁场的目的,而同样可达到症状缓解及加速人体组织愈合的功能。惟,上述药性贴布或电疗物品,虽可达到预定的医疗保健效果,然实际使用时,仍存在下列问题与缺失尚待改进:一、使用药性贴布时,必需紧密贴附于人体皮肤表面方可达到预定疗效,惟,此举会产生透气性不佳等缺点,并不适用于过敏体质的使用者,且通常为一次性产品,故其实用性不佳。二、贴片式电疗系利用导电贴布平贴于人体皮肤,并外接电疗装置来达成电疗效果,虽可多次使用,但贴布仍属耗材,且电疗装置一般为大型设备,需于医疗院所等处定点使用,而每一片导电贴布皆需牵设电线,活动性及安全性皆有不便之处。三、穿戴式电疗物品则是将金属导电片结合于衣服、裤子等,虽具有可重复使用及透气性佳等优点,但仍有电线问题及高成本的问题。如何解决上述习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技术的申请人与从事此行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故,本技术的申请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可对手臂进行同频共振的电疗效果,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方便携带等优势的频率产生器的装置。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将频率产生装置结合于袖套本体,以利于使用者随身携带、实时将同频共振效应作用于手臂,而达到症状舒缓、促进体内循环等目的。本技术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利用铆钉扣(导电结合件),使频率产生装置可自由拆装于袖套本体上。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频率产生器的装置,包括:一袖套本体,该袖套本体上固设有至少一导电结合件,并于该袖套本体内侧结合有至少一电性连结该导电结合件的导电布,且于该导电结合件上可拆卸的结合一频率产生装置,供产生同频共振波,以经由导电布作用于手臂,另具有至少一设于该频率产生装置内的供电装置。俾当使用者将本技术用于手臂电疗时,只要将袖套本体穿戴于手臂上,使导电结合件裸露于外,而使导电布贴靠近手臂一侧,接着将频率产生装置组装于导电结合件上,即可经由供电装置的电力输出,让频率产生装置产生的同频共振波,经由导电结合件、导电布作用于手臂,藉此,以免外接电线的方式,轻松将频率产生装置结合于袖套本体上,并配合袖套本体可直接穿戴于手臂的便利性、及频率产生装置小体积的便携性,使利用同频共振的电疗效果,能更广泛的使用于各种场合。藉由上述技术,可针对习用药性贴布或电疗物品所存在的透气性不佳、包含有消耗品、需牵设电线、及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上述优点的实用进步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图2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4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图5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6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充电示意图。图7为本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其中:袖套本体、1,导电结合件、2,限位凸柱、21,固定杆体、211,限位头、212,卡扣凸柱、22,固定槽、221,卡扣头、222,导电布、3,频率产生装置、4、4a,电路基板、41、41a,控制芯片、411,讯号传输模块、412a,控制件、42,卡扣座、43,供电装置、5,充电端口、51,行动电子装置、6a。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结合附图就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请参阅图1、2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包括:一袖套本体1;至少一固设于该袖套本体1上的导电结合件2,该导电结合件2包括一设于该袖套本体1内侧的限位凸柱21、及一设于该袖套本体1外侧且与该限位凸柱21对应结合的卡扣凸柱22,其中该限位凸柱21包括一穿设该袖套本体1的固定杆体211、及一形成于该固定杆体211一端的限位头212,供抵持于该袖套本体1内侧及下述导电布3,而卡扣凸柱22包括一穿设该袖套本体1并与该固定杆体211相互穿设的固定槽221、及一形成于该固定槽221一侧的卡扣头222,裸露于该袖套本体1外侧以供固定下述频率产生装置4;至少一结合于该袖套本体1内侧且电性连结该导电结合件2的导电布3;一可拆卸的结合于导电结合件2上的频率产生装置4,供产生同频共振波,以经由该导电布3作用于手臂,该频率产生装置4内包括至少一电路基板41、及一设于该电路基板41上供改变输出频率的控制芯片411;至少一设于该频率产生装置4上且信息连接该控制芯片411的控制件42,系供设定该控制芯片411;至少一设于该频率产生装置4上并与该卡扣头222对应结合的卡扣座43;及至少一设于该频率产生装置4内的供电装置5,该供电装置5一侧界定有至少一充电端口51。藉由上述的说明,已可了解本技术的结构,而依据这个结构的对应配合,更可达到对手臂进行同频共振的电疗效果,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方便携带等优势,而详细的解说将于下述说明。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至6所示,藉由上述构件组构时,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包括一袖套本体1上设置至少一导电结合件2,本实施例的导电结合件2为铆钉扣,故只要利用频率产生装置4底部的卡扣座43,即可轻松将频率产生装置4固定于袖套本体1上。具体而言,请同参图2所示,导电结合件2在设置于袖套本体1时,分别利用一限位凸柱21及一卡扣凸柱22,由袖套本体1的内外两侧相互对接,对接时则将限位凸柱21的限位头212置于内侧的导电布3上,并将固定杆体211穿过袖套本体1,然后将卡扣凸柱22的固定槽221,从袖套本体1外侧与固定杆体211卡合固定,如此,便可将卡扣凸柱22的卡扣头222裸露于袖套本体1外侧,以供固定频率产生装置4的卡扣座43。实际操作时,则先将袖套本体1穿戴于手臂上,使导电结合件2裸露于外,而使导电布3贴靠近手臂一侧,接着将频率产生装置4的卡扣座43组装于导电结合件2的卡扣头222上(如图3所示),即可经由供电装置5的电力输出,让频率产生装置4产生的同频共振波,经由导电结合件2、导电布3作用于手臂(如图5所示)。此外,用户可利用频率产生装置4上的控制件42,设定控制芯片411的输出频率,以因应用户需求或使用者习惯等因素,以增加本新型之实用性(如图4所示)。藉此,以导电结合件2的结合方式,取代习知电线连结的结合方式,而避免使用时因电线缠绕、或受限于电线长度而造成安全性或便利性的问题,并配合袖套本体1可直接穿戴于手臂之便利性、及频率产生装置4小体积的便携性,使利用同频共振之电疗效果,能更广泛的使用于各种场合。另外,如图6所示,频率产生装置4上具有充电端口51(本实施例系以USB端口为例),可对供电装置5进行充电,且因频率产生装置4可从袖套本体1上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频率产生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袖套本体;至少一固设于袖套本体上的导电结合件;至少一结合于袖套本体内侧且电性连结导电结合件的导电布;一可拆卸的结合于导电结合件上的频率产生装置,供产生同频共振波,以经由导电布作用于手臂;及至少一设于该频率产生装置内的供电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频率产生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袖套本体;至少一固设于袖套本体上的导电结合件;至少一结合于袖套本体内侧且电性连结导电结合件的导电布;一可拆卸的结合于导电结合件上的频率产生装置,供产生同频共振波,以经由导电布作用于手臂;及至少一设于该频率产生装置内的供电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率产生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电结合件包括一设于该袖套本体内侧的限位凸柱、及一设于该袖套本体外侧且与限位凸柱对应结合的卡扣凸柱。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频率产生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凸柱包括一穿设该袖套本体的固定杆体、及一形成于该固定杆体一端的限位头,供抵持于袖套本体内侧及导电布。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频率产生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卡扣凸柱包括一穿设该袖套本体并与固定杆体相互穿设的固定槽、及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启尧
申请(专利权)人:金上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