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制式模块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5613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制式模块天线系统,包括PCB板,还包括第一WiFi天线结构、第二WiFi天线结构和BT天线结构,所述BT天线结构设置于所述PCB板的一端,所述第一WiFi天线结构和第二WiFi天线结构设置于所述PCB板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WiFi天线结构和第二WiFi天线结构之间设有隔离结构。在第一WiFi天线结构和第二WiFi天线结构之间设置隔离结构,可以提高两个WiFi天线结构之间的隔离度;设置两个WiFi天线结构可以提高其传输效率和吞吐量;集WiFi功能和BT传输功能为一体,具有尺寸小和低功耗的特性。

Multi-Modular Antenna System and Mobile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制式模块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
,尤其涉及一种多制式模块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目前,WiFi技术是大众较为熟知的技术,人们通过WiFi进行电脑和手机上网,对WiFi的配置和上网操作比较熟悉。随着物联网在智能农业、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医疗和智能家居等方面的广泛应用,采用WiFi技术(IEEE802.11ac/a/b/g/n标准)的物联网设备逐渐被公众接受,这些智能化的应用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现有市面上的单天线无法满足物联网设备的通信需求,存在无线信号稳定性差,无法承载多业务模式,特别是高速上网会遇到信号拥堵和交叉干扰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制式模块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其传输效率高且隔离度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制式模块天线系统,包括PCB板,还包括第一WiFi天线结构、第二WiFi天线结构和BT天线结构,所述BT天线结构设置于所述PCB板的一端,所述第一WiFi天线结构和第二WiFi天线结构设置于所述PCB板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WiFi天线结构和第二WiFi天线结构之间设有隔离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WiFi天线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固定分支、第一辐射分支、第一接地分支和第一馈电分支,所述第一固定分支与所述PCB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地分支和第一馈电分支之间还设有第二辐射分支。进一步的,所述第二WiFi天线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固定分支、第三辐射分支、第二接地分支和第二馈电分支,所述第二固定分支与所述PCB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馈电分支和第二接地分支之间还设有第四辐射分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辐射分支、第三辐射分支和第四辐射分支的形状均为L形。进一步的,所述隔离结构包括隔离分支、第一支撑分支和第三固定分支,所述第三固定分支的一端与所述隔离分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分支的另一端与所述PCB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分支的一端与所述隔离分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分支的另一端抵持所述第三固定分支与PCB板连接的一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固定分支远离隔离分支的一端设有插针,所述PCB板上设有与所述插针相配合的插孔。进一步的,所述BT天线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支撑分支、第五辐射分支、第三接地分支和第三馈电分支,所述第二支撑分支远离第五辐射分支的一端与所述PCB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五辐射分支的形状为U形,所述第五辐射分支远离第三接地分支的一端还设有第三支撑分支,所述第三支撑分支远离第五辐射分支的一端抵持所述PCB板。进一步的,所述PCB板上还设有U形的第一接地结构和U形的第二接地结构,所述第一接地结构与所述第一接地分支电气连接,所述第二接地结构与所述第二接地分支电气连接。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所述的多制式模块天线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第一WiFi天线结构和第二WiFi天线结构之间设置隔离结构,可以提高两个WiFi天线结构之间的隔离度;设置两个WiFi天线结构可以提高其传输效率和吞吐量;集WiFi功能和BT传输功能为一体,具有尺寸小和低功耗的特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多制式模块天线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多制式模块天线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多制式模块天线系统中的PCB板的部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多制式模块天线系统中的匹配电路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第一WiFi天线结构的回波损耗测试结果;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第一WiFi天线结构的驻波比测试结果;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第一WiFi天线结构的Smith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第二WiFi天线结构的回波损耗测试结果;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第二WiFi天线结构的驻波比测试结果;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第二WiFi天线结构的Smith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BT天线结构的回波损耗测试结果;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BT天线结构的驻波比测试结果;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BT天线结构的Smith圆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第一WiFi天线结构与第二WiFi天线结构之间的隔离度测试结果;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第一WiFi天线结构与BT天线结构之间的隔离度测试结果;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第二WiFi天线结构与BT天线结构之间的隔离度测试结果。标号说明:1、PCB板;11、馈电位;12、接地位;13、第一接地结构;14、第二接地结构;2、第一WiFi天线结构;21、第一固定分支;22、第一辐射分支;23、第一接地分支;24、第一馈电分支;25、第二辐射分支;3、第二WiFi天线结构;31、第二固定分支;32、第三辐射分支;33、第二接地分支;34、第二馈电分支;35、第四辐射分支;4、隔离结构;41、隔离分支;42、第一支撑分支;43、第三固定分支;5、BT天线结构;51、第二支撑分支;52、第五辐射分支;53、第三接地分支;54、第三馈电分支;55、第三支撑分支。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专利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第一WiFi天线结构和第二WiFi天线结构之间设置隔离结构,可以提高两个WiFi天线结构之间的隔离度。请参照图1至图3,一种多制式模块天线系统,包括PCB板1,还包括第一WiFi天线结构2、第二WiFi天线结构3和BT天线结构5,所述BT天线结构5设置于所述PCB板1的一端,所述第一WiFi天线结构2和第二WiFi天线结构3设置于所述PCB板1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WiFi天线结构2和第二WiFi天线结构3之间设有隔离结构4。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第一WiFi天线结构和第二WiFi天线结构之间设置隔离结构,可以提高两个WiFi天线结构之间的隔离度;设置两个WiFi天线结构可以提高其传输效率和吞吐量;集WiFi功能和BT传输功能为一体,具有尺寸小和低功耗的特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WiFi天线结构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固定分支21、第一辐射分支22、第一接地分支23和第一馈电分支24,所述第一固定分支21与所述PCB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地分支23和第一馈电分支24之间还设有第二辐射分支25。由上述描述可知,可以通过第一固定分支将第一WiFi天线结构焊接在PCB板上,其固定效果好,且易于装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WiFi天线结构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固定分支31、第三辐射分支32、第二接地分支33和第二馈电分支34,所述第二固定分支31与所述PCB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馈电分支34和第二接地分支33之间还设有第四辐射分支35。由上述描述可知,可以通过第二固定分支将第二WiFi天线结构焊接在PCB板上,其固定效果好,且易于装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辐射分支22、第三辐射分支32和第四辐射分支35的形状均为L形。进一步的,所述隔离结构4包括隔离分支41、第一支撑分支42和第三固定分支43,所述第三固定分支43的一端与所述隔离分支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分支43的另一端与所述PCB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分支42的一端与所述隔离分支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分支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制式模块天线系统,包括PCB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WiFi天线结构、第二WiFi天线结构和BT天线结构,所述BT天线结构设置于所述PCB板的一端,所述第一WiFi天线结构和第二WiFi天线结构设置于所述PCB板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WiFi天线结构和第二WiFi天线结构之间设有隔离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制式模块天线系统,包括PCB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WiFi天线结构、第二WiFi天线结构和BT天线结构,所述BT天线结构设置于所述PCB板的一端,所述第一WiFi天线结构和第二WiFi天线结构设置于所述PCB板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WiFi天线结构和第二WiFi天线结构之间设有隔离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制式模块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WiFi天线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固定分支、第一辐射分支、第一接地分支和第一馈电分支,所述第一固定分支与所述PCB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地分支和第一馈电分支之间还设有第二辐射分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制式模块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WiFi天线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固定分支、第三辐射分支、第二接地分支和第二馈电分支,所述第二固定分支与所述PCB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馈电分支和第二接地分支之间还设有第四辐射分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制式模块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分支、第三辐射分支和第四辐射分支的形状均为L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制式模块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结构包括隔离分支、第一支撑分支和第三固定分支,所述第三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海军蒋林杰陈正伟尹强刘汉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三极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